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贾敢于在刘邦面前直言是一个有胆识的书生

陆贾敢于在刘邦面前直言是一个有胆识的书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1/22 6:18:56

这位书生是个很有口才的人。他才智过人,作为汉高祖的幕僚,跟随左右。常常代表刘邦出使诸侯。他就是陆贾。陆贾是一个敢于在刘邦面前直言的人。陆贾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刘邦大家都知道大老粗,不喜欢文人的诗书之理,便发脾气说:“我在马上得天下,那里需要读书“。

网络配图

陆贾便直言相论说:“在马上得到天下,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刘邦无言以对,尽管心里不痛快,还是觉得有道理。可见陆贾是一个有胆识的书生。

刘邦死后,吕太后专权,陆贾知太后要干预政权,自己暂时不能与其抗衡,便告老还乡。陆贾即便身在家中,但心却在朝廷。他得知吕后封吕氏兄弟为王,胡作非为,很为国家担忧!

他想好计策,直接去找丞相陈平说:“天下平安的时候,大家都注意到丞相;天下危难时,大家都注意到将帅。

网络配图

将相和睦,贤能之士都前来归附。有了贤士的赞助,大权也不会分散,国家就会稳定。”陈平依照陆贾的计谋与太尉周勃庆互相交往,感情甚深。这样吕后便不敢肆意乱为。陈平还送给陆贾一百名奴婢,五百万钱。陆贾便在大臣面前奔走相告,目的是让吕后放松对自己的警惕。暗中为铲除吕氏兄弟做准备。

陆贾在吕后死后,便立刻铲除了吕氏兄弟,并立下了汉文帝。为汉朝立下了大功!

标签: 陆贾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君主——南平王高季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季兴

    南平王高季兴是历史上第一位从奴隶出身的君主,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人,多知道高崇文这位南平王。网络配图《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九十五》载:高崇文,先封渤海郡王,后又受封进检校司空、西川节度副大使,南平郡王。然而,如果说崇文公之后,高家历史上还有没有另一位南平王?知道的族人恐怕就不很多了!我最近读《高

  • 北宋短命皇帝哲宗赵煦有明君之德奈何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煦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不记人无心过失网络配图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

  • 众说纷纭鸿门宴:酒席座次是成心侮辱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众说纷纭鸿门宴

    自古以来,酒宴饭局常常是政治大戏上演的舞台。两千多年前,刘邦、项羽在咸阳城外,面对亡秦那只硕大的胜利果实,用一场宴会暂时化解了迫在眉睫的矛盾冲突。而在太史公司马迁如椽巨笔的生动描述下,这场宴会不但成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也在中国人语库里成了阴谋、凶险的代名词。电影《鸿门宴》正在上映。关于鸿门宴的话题,

  •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厌恶哪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太祖朱元璋

    明初,来朝的国家有日本、占城、真腊、暹罗、琉球和西洋诸国,但朱元璋最反感日本。朱元璋的书房里挂着把日本扇子,是明军从一次剿灭倭寇战斗中缴获献上的。他以此为题写过一首《倭扇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诗中斥

  • 英雄无善终!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悲壮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忠臣

    导读: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这句话往往都会出乎人们的所料,例如,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忠臣之士,他们个个都可以算的上是英雄,可惜的是竟无一人善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悲壮忠臣吧。1、关龙逄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最后一个君王夏桀。夏桀生活奢侈,荒淫无道。他竭尽民力

  • 骁勇善战的匈奴克星霍去病为何在20多岁时突然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匈奴克星霍去病

    霍去病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40年)的时候,出生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武艺超群,用兵灵活,注重方略,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军、军事家,曾经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而且霍去病的背景也非常强大,其姨母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舅舅则是西汉时期最为著名的卫青将军。不管是出于身家背景还是自身过人本领的原因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如何靠三次投降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苻洪

    核心提示:蒲洪改姓苻姓,是他靠着三次投降,羽翼渐丰之后,以谶文有“草付应王”(以上均见《晋书》)的字样,改姓苻氏。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噱头,和汉高祖“斩白蛇”、大泽乡“陈胜王”一样,在为自己称帝做些舆论上的准备,以便名正言顺,天下归心。网络配图靠三次投降成就帝国霸业的牛人投降,在词典中并不是一个可爱的词

  • 中国历史上10位杰出的“圣人”:至圣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10位杰出的“圣人

    一、至圣孔子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南)人。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后世尊称为文宣王。二、亚圣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 大明最后的皇子朱慈焕 75岁时竟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慈焕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赐后妃自尽和刺死女儿后,命内监将太子及诸皇子分别送往勋戚周奎、田弘遇家中避险,崇祯帝则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入主紫禁城后,周奎等将太子、永王等及受伤未死的长平公主献出。从此他们成了李自成的俘虏,被俘的皇五子朱慈焕此时仅有十二岁(

  • 崇祯后人悲惨命运:福王被李自成砍头后炖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后人悲惨命运

    与和平时期皇族的生育率最高相匹配,在明末战乱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网络配图 明末起义军诛戮明皇室成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坚决、彻底。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不论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不论是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是拒不交代藏宝地点,还是痛痛快快地献出所有财富,结果都是一样:一律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