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强攻?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强攻?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39 更新时间:2024/1/27 10:08:25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才智不相上下,也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对手。诸葛亮看穿司马懿的无奈和被动,所以处处逞强;司马懿看穿诸葛亮的虚胖和时间紧凑,所以采用一个拖字诀。两人交战接近10年时间,诸葛亮曾差点把曹魏大军全歼,无限接近蜀汉复兴;司马懿也曾差点活捉诸葛亮、歼灭蜀汉。直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因为多年积劳成疾导致病死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离世,蜀汉的战略方向也从主动进攻转变成被动防御。

网络上有人认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已经英雄暮年,胆怯、犹豫不决以至于错失良机,害得自己被司马懿耗死,也让蜀汉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可能。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诸葛亮选择消耗不是他不想强攻司马懿,而是情况不允许。

诸葛亮北伐时期,蜀汉、曹魏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很大。从国家面积来看,曹魏占据了长江以北的所有领土,再加上曹丕上位之后派遣大将曹真重新打下西域,拿回这块丢失百年的领土,全国人口实际上超过600万人。而蜀汉这边经历了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后,国土仅有益州全境和汉中郡,再加上汉中郡的老百姓已经被跟随张鲁到长安,这里实际上是一块无人的荒地,此时的蜀汉全国上下仅有100万人而已。

曹魏因为地缘辽阔人口众多,国内总共有五个军团,分别是曹休都督的淮南军团,大约8万人,主要部署在寿春、合肥、广陵一带防御东吴。另一个是曹仁都督的襄樊军团,大约5万人,主要部署在襄阳、樊城、新野三个地区,主要防御东吴荆州军队北上。还有北方军团14万人,主要部署在幽州、冀州、并州、西凉等边境地区,主要防御匈奴、鲜卑等异族。还有司马懿都督的雍凉军团,兵力10万人,主要部署长安、陇西,目的就是保护关中平原的安全。以及拱戊曹魏核心地区的中央军,兵力大约4万人,全国常备军力超过40万。

而蜀汉因为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导致人口稀少,全国的兵力仅有11万。因为和东吴结盟,所以东面的防御压力不大,仅仅在永安地区部署了5000兵力。南中地区因为诸葛亮平叛顺利,这里也仅部署了1.5万兵力,由军二代霍戈领导,目的就是威慑南中异族,保持地区稳定。还有汉中地区的常备军力3万,直接由魏延领导,负责攻克蜀汉的北大门。蜀汉中央军常备兵力6万人,诸葛亮北伐时倾巢出动,用6万人的兵力硬刚司马懿10万人,兵力对比悬殊。

再加上曹魏地缘辽阔,不论陆路和水路都非常顺利。国内庞大的生产力可以源源不断为前线补给、支援。反观蜀汉这边,崇山峻岭虽然是天然险阻,但实际上给蜀汉运输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运粮过程中成本过高,导致补给不及时的情况时常发生。从综合国力对比来看,蜀汉对曹魏的胜算都不大。

曹魏因为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再加上掌握了产马地,实际上可以装备大量骑兵部队。单单司马懿都督的雍凉军团,有编制的骑兵就有2万人,战马超过3万匹。而且曹魏的经济还比蜀汉要好,军费开支相对更足,士兵的兵甲、武器都很精良。再加上曹魏能工巧匠发明出来的投石机,不论攻城略地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诸葛亮领导的蜀军,其中骑兵仅有不到8000人,而且因为缺少战马的补给,再加上战争的消耗,蜀汉的骑兵部队实际上一直在衰减。北伐军中最多的兵种就是弓弩兵,其次是戟兵和枪兵。诸葛亮配备弓弩兵的原因就是曹魏的骑兵部队太强,蜀军正面交战会很吃亏。再加上作战场地多为山地的原因,配备弓弩兵相对而言更好,但实际上弥补不了庞大的军事是实力差距。

还有一点就是蜀汉的军事人才不比曹魏。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手上能用的大将仅有魏延、廖化杨仪、姜维而已。反观曹魏有司马懿三父子,郭淮陈泰邓艾、张虎、曹休、曹泰等人。司马懿三父子的能力就可以平齐诸葛亮、杨仪、姜维,曹魏剩下将领的能力同样平齐魏延甚至力压廖化。假如蜀军硬着头皮去对阵,假如某个环节被魏军大将击破,那整个阵型都有可能被冲垮,甚至直接造成蜀军全军覆没。

诸葛亮本次北伐曾经和东吴方面约定好一起进攻曹魏,由诸葛亮攻击关中,东吴攻击合肥,同时间给曹魏双线作战,持续消耗曹魏的元气。诸葛亮的确这么做了,但实际上东吴却做不到位。

吴主孙权当年率领10万大军攻打合肥,但却被曹魏大将张辽率领的800骑兵击败,自己差点成为张辽的俘虏,至此以后一直对合肥心有余悸。本次配合诸葛亮的行动虽然不是孙权做主帅,但因为他是君主又对此恐惧,吴军在合肥的战役打得并不理想,连魏军的经历都没有牵扯到,而是走过场一样,去了一趟就回来了。

军力不如曹魏,综合实力不如曹魏,队友还不给力,这就是诸葛亮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无解之局。这也就导致为何即将油尽灯枯了,还是没强攻司马懿的原因。

诸葛亮接手蜀汉的时候他也明白了这个问题,甚至那个时候的蜀汉远远比现在的情况更危险,因为同时面对曹魏和东吴的进攻,而且国内还有很多叛乱。但诸葛亮没有因此妥协,而是逆势而上,果断和东吴重新结盟然后对内发展经济、稳定民生,这才把蜀汉保了下来。

但能保住蜀汉是一回事,能不能击败曹魏又是另一回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能力差距,通过后天的努力是可以弥补的,但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一样,这得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才可以。不论蜀汉的北伐之战是诸葛亮亦或者换做历史上任何一个名将,结局都难以改变。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毕应元是怎么挫败宋江吴用阴谋的?侦破钦差遇害一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毕应元,宋朝

    毕应元是怎么挫败宋江吴用阴谋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荡寇志》中,毕应元是云天彪团队中的一员战将。他本是曹州府的押狱司狱官。招安钦差在境内遇害时临危受命,毕应元以微末之职,凭着超群的智谋,将案件审定查明,挫败了宋江、吴用精心设计的惊天阴谋,得到了贺太平的器重和

  • 宋朝有宋仁宗,明朝有明仁宗,清朝有没有清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明朝

    在古代,当一个皇帝死后,会被供奉在皇族的家庙里。这时候所使用的名号,叫做庙号。庙号根据这位皇帝的生平事迹进行评定,一般来说有好有坏。其中,“仁宗”是公认比较好的庙号,代表着仁慈、宽厚。明朝时期,有一个明仁宗;清朝时期,有一个清仁宗。这两个皇帝,谁值得起“仁”字?先来看明仁宗。明仁宗叫朱高炽,是明太祖

  • 雍正上位三年就杀年羹尧 期间年羹尧为什么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年羹尧,雍正

    你真的了解年羹尧不反雍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古至今,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夺权。不管是开国皇帝,亦或者后来继承皇位的。这是历朝历代永远不变的主题,有的因为功高盖主,有的因为个人的性格问题。下面这个人两样都沾,他就是清朝时期的年羹尧。年羹尧从一个底层小奴才晋升到抚远

  • 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 乾隆又是怎么耗空清朝的气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清朝,我们有太多话题,末代王朝,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闭关锁国等等,但是清朝也曾有过“康乾盛世”,好不夸张的说“康乾盛世”是大清发展的顶峰,然而虽然是说“康乾盛世”,但其实和乾隆没什么关系。军事上是康熙帝的功劳,经济和吏治上则主

  • 李治为什么想立武昭仪为皇后 武昭仪又是如何帮助李治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皇后

    你真的了解李治立皇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李治的仁孝,让李世民很不放心公元643年4月,李世民废了大儿子李承乾的太子位,当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四人的面,立九儿子李治为太子。李治和李承乾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也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7个月后的11月,按照惯例,要选

  • 一直打败仗的夏侯惇,为什么能坐上大将军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三国

    大家好,说起夏侯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夏侯惇,许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曹魏大将军、曹操军团的核心人物。《三国演义》里把他夸得天花乱坠,就拿夏侯惇是独眼龙这件事来说,罗贯中就曾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吕布与曹操大战,吕布这边派出了高顺,曹操这边派出了夏侯惇。在激战中,夏侯惇不慎被高顺的手下曹性

  • 曹丕为何创立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有什么样的弊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为何创立九品中正制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其即位之后为了迅速稳定当时动荡不安的局势便开始在其父曹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魏的运行机制。不久,时任魏国公卿大臣的陈群就上呈上了一道影响魏晋三百多年的选官机制: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九

  •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明明有军权,为什么没有抢到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尔衮,清朝

    大家好,说起多尔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1643年,在明朝精锐损失殆尽的时候,清太祖皇太极突然去世,既没有留下遗诏,也未确定皇位的继承人,在满清入关的前夕,确定谁来当皇帝成了头件大事。史料记载,皇太极死后,他年仅5岁的第九子福临,成了顺治皇帝,而手握重兵的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爱新觉罗·豪格,却

  • 卫瓘为什么会被称为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他有什么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瓘,三国

    卫瓘为什么会被称为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伐蜀战争中,钟馗率领十万兵马作为主力向蜀国挺进,在行程中钟馗还杀死了许褚的儿子许仪,他杀伐果断,颇有一点曹操的风范。他为了独揽军中大权,给司马昭密报说诸葛绪怯战,三言两语就把诸葛绪关进马车里,送往都城去

  • 如果张飞和三国时期的武将单挑的话 打赢张飞的人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张飞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史上,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他以英勇善战被选入武庙七十二将中。史书上对张飞的评价是,熊虎之将,万人之敌,在刘备阵营中亚于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张飞的战争生涯中,单挑方面就没有打过败仗。那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