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子牙为何能够活到139岁?他的养身秘诀是啥

姜子牙为何能够活到139岁?他的养身秘诀是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3/10 15:19:35

传说姜子牙是商朝末年出生于山东,在封神榜中,姜子牙先是在朝歌做官,后来又到了西岐。周文王为了能够请来姜子牙,亲自跑到渭水边上去抬车,在此之前姜子牙曾经待过很多地方,还在黄河边上搭了一个棚子卖酒食,可谓是行踪不定,那么姜子牙到底是哪里人呢?历史长河不仅会让地理环境变迁,还会让山川沟壑移位。姜子牙出生在山东省的哪个地方已经很难查明,当时正是战乱纷飞的时期,没有明确的属国地域概念,所以当时史书上记载的东海之滨东吕县究竟在哪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有的人说,东吕听名字就肯定在山东境内,但是有人不同意,认为在河南。

支持在山东海曲县东吕乡的依据是。元朝时期有一个史学家叫做王辉,王辉在研究了司马迁的《史记》后,认为既然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姜子牙出生在山东海曲县东吕乡,那他就应该是那里,毕竟史记是写实不是神话。

清朝是汽油格学者叫做阎若璩,他也支持这种说法。还有其他文献可以证实,但是目前在东吕乡并没有任何关于姜子牙的宗祠等建筑。

网络配图

另外一种说姜子牙生在河南的一依据是“太公望,魏之汲邑人。”。水经注里面曾经记载了姜子牙太公庙和碑庙。并且有县志登记在册,上面标注了姜子牙旧宅地址。

从相关证据上来看,姜子牙是生在河南的可能性比山东大一点,但是作为道教的发源地,更多人愿意将姜子牙和山东划上等于号。

姜子牙封神结束后没有给他老婆任何封号,他老婆很是生气,天天在姜子牙耳边叨叨,姜子牙耐不过唠叨,便封了她为扫把星。为何姜子牙要把扫把星给老婆呢?

姜子牙学成下山后借宿在朋友家中,通过他的介绍,和隔壁村的马氏成了亲,但是马氏嫌他穷,什么事都做不好。这就是一对剩男和剩女的结合,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如果能够好生经营,两人的婚姻也能维持下去,但是天不遂人愿,两人还是闹掰了。

马氏嫁给姜子牙之后,夫妻两人就受着姜子牙朋友的接济,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好受。于是姜子牙的老婆便劝说姜子牙去做生意。

姜子牙懂得道法,但是不懂生意,挑出去多少米就原封不动的挑回来,卖面吧,不仅没有卖出去,面还撒了。之后姜子牙做了一个小官,但是官没有做多久也辞了,这让马氏很不爽,不愿跟随他离开朝歌去西岐。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用这个来形容马氏最是合适不过。尽管姜子牙苦苦挽留,马氏还是一心要离开他,并且让他再娶一房夫人,姜子牙心灰意冷便给了休书,马氏毫不犹豫接过休书离开了。姜子牙感叹马氏就像马蜂尾巴上的针,最毒不过如此。马氏来开姜子牙后嫁给了一个农夫,但是日子还是过得很贫穷,后又听别人说姜子牙封了齐王,富贵显赫,想到这后悔不已,但是木已成舟,自己不能回去了,觉得没脸活在世上,自己一离开他他就发达,难道自己是个穷命,于是悬梁自尽,但是灵魂追着去了封神台,后来姜子牙念及旧情封了她扫帚星。姜子牙活139岁关于姜子牙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还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直都是一个争议,还有姜子牙是否真如史书所记载的活了139岁,比张三丰活的时间还长。为什么他能够活到139岁呢?

网络配图

传说道教是内家修炼之法,能够调节人的呼吸还有身体节奏,让自己吸收天地精华,久而久之就能延年益寿。人到了某种年龄之后,看淡了世间的万物,智慧当然是足够强大。他领悟到了这个时间运行的道理,拥有豁达、淡薄的性格。至于他能够长寿的秘诀就在垂钓之中。

后人曾经在姜子牙垂钓这件事情中发现他的养生术。几十年如一日,能够耐得住性子,坐在溪边,手持一根钓竿,天地万物都在眼前,坐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而且他钓鱼不为功利,能钓到就钓,钓不到也没有关系,大鱼小鱼在眼前晃,只要他们不是自己咬到钩上,姜子牙都不会动手去抓。钓鱼钓到他这个份上,也真是超然了。

垂钓的溪边氧含量充沛,通常环境清幽,听着大自然的鸟语风声,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不断地甩杆子,收杆子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四肢筋骨都可以舒展,舒筋活血。

姜太公还能在钓鱼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毅力,还有常人难以相比的耐性,因此,它能够宠辱不惊,不容易被外界干扰,能够在事件之外看出规律,做成正确的决策。还有古代的食物都是没有污染的,鱼类的蛋白质又很高,从医学上来说,活到150岁都是有可能的。

姜子牙是山东人这点基本上没有什么疑问,他祖上封地吕,就是在山东境内,他封神之后羽化成仙,那么哪里才是他的故里?

在唐宋之前的时期,所有皇帝士大夫都是把姜子牙奉为武圣人唐肃宗时期曾经封了姜太公为武成王,后来改朝换代,宋真宗也封了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之后到了元朝,民间开始兴起了对姜子牙的崇拜,不少神话诗歌都是从这里开始。到明朝时期,许仲的小说《封神演义》问世,从此以后,姜子牙就变成了神,还是百神之神,民间开始供奉香火建立姜子牙庙宗。

网络配图

但是姜子牙的墓葬却在陕西咸阳,在临淄城区的那个墓只是他的衣冠冢,整个墓高18米,依山而建,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祭奠。

1992年,政府在衣冠冢的旁边兴建了一个姜太公祠,方便人们祭拜,也形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姜太公祠堂主要由两大殿堂,分别为三君殿、五祖殿,显示了他在道教等的超然地位。

还有钓翁斋,来纪念姜太公钓鱼这个典故。此外,宗祠还有假山池塘,盆景花卉,整体布局大气典雅,路树成荫,加上每天有虔诚的香客上香,香火不断,整个祠堂笼罩在烟幕之中。姜太公祠堂门口“姜太公祠”金字大匾是由赵朴初先生所提。

在1995年的时候,台湾商人邱正吉先生来临淄寻根问祖,找到了姜太公祠堂,并捐赠100万人民币,在原来的姜太公祠旁边又扩建了一个邱穆公祠供人祭拜。

标签: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家财产清单足以让贪官汗颜让清官受鼓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功高盖世,按理说应该有不少财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家庭财产清单足以让贪官汗颜,让清官受鼓舞,让百姓肃然起敬。网络配图关于诸葛先生的家庭财产,在《又与李严书》中有所表露。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这就是说,他的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 在《自表后主

  • 成吉思汗墓到底在哪里?其中又蕴藏着哪些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成吉思汗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先后统一蒙古各个部落,形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从被部落抛弃的弃儿,成长为一代草原霸主,他经历了多少坎坷?在统一草原的征途上,手足、玩伴、义父,他都除之而后快,亡者的鲜血引领着一个强大帝国的崛起。他到

  • 史上第一权臣,三年内连杀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宇文护

    宇文护(513年-572年4月12日),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宇文护早年跟随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交战,屡建战功,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病逝,临终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接掌

  • 因一句醉话残遭宫女杀害,盘点史上最奇葩的五条帝王遗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洪秀全,刘邦,司马曜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产生了400多个皇帝,有的做出了盛世、有的碌碌无为、有的贻臭万年。翻开各种《XXX本纪》《XX帝传》就会发现,他们的死前遗言不外乎“朕放不下天下苍生”“朕愧对黎明百姓”之类的云云,但今个咱来介绍介绍几个不走寻常路线的帝王遗言。最不靠谱的遗言——洪秀全“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

  • 首富吕不韦:为了上位献身王太后,最后却因男宠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不需要后人口干舍燥的争论不休,因毛泽东早在他的诗里面透露出来对秦始皇的态度,把他和汉武帝,唐太宗还有宋太祖等人放在一起来说,足以见秦始皇的功劳,尽管无法和今朝人物相比。但,一个皇帝也有自己的家,甚至有比普通人难念万倍的经,秦始皇的老爹不论是正统秦王还是商人吕不韦,总之,他的母亲

  • 如何在乱局中生存,康熙皇帝最长寿的儿子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胤禛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而那些失败的皇子,或被圈禁,或被流放。结局大都很悲惨,只有少数勉强活到了乾隆即位,才被释放。在这样的乱局中,却有一位皇子顽强的活了78岁,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爱新觉罗·胤裪,康熙第二十一子,康

  • 都说宦官乱政,这个宦官官至国公却一生忠心耿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高力士

    他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更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他就是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景龙年间,李隆基在藩国,高力士倾心侍奉,获得李隆基

  • 千古一帝秦始皇疑为私生子之谜,吕不韦充当不可思议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嬴政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当时六国养尊处优的君主嫔妃、王孙公主、皇亲国戚无一不胆战心惊地揖首跪地、俯首称臣。然而,有人说,傲视天下的秦始皇内心却是异常脆弱,因为他对身世一直讳莫如深。那么,秦始皇究竟有怎样的身世之谜?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即子楚,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

  • 清朝皇帝给这国国王一道圣旨,国王看过后,假牙都笑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乔治三世

    在中国古代,圣旨代表着皇帝之意,而皇帝是九五之尊,一国之主,权势跟地位无人可比,因而这圣旨也连带着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接旨之人需跪地磕头,以表恭敬臣服,毕竟见圣旨如见皇帝,但是满清时期乾隆皇帝发给英国国王的一道圣旨,乔治三世在看过后,却乐得假牙都掉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乾隆期间,清朝人口比以往增长

  • 一字之差,注定了秦朝的灭亡,无奈秦始皇没能悟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说到秦始皇的残暴统治,都会引用两桩事:修长城和坑儒。而这两桩事始作俑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