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末最精锐的军团:关宁铁骑到底是谁编练的?

揭秘明末最精锐的军团:关宁铁骑到底是谁编练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7 15:26:52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

关宁铁骑是谁编练的?

关宁铁骑为袁崇焕一手编练

明朝天年间,面对后金对关外明军的进攻,北京的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明熹宗朱由校甚至抓着大臣的手放声痛哭而不知所措。正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袁崇焕挺身而出,决定组建一支凶猛彪悍的骑兵部队。

袁崇焕从数十万辽东汉人中精挑细选出身体强壮、且骑术娴熟的三四万士兵,提拔了祖大寿吴三桂等土生土长的辽宁人为将。

其时,马市开遍关东,袁崇焕从蒙古人、满族人手里用农具、铁器、食盐换来大批战马,队伍很快就形成了规模。

祖大寿、吴三桂为了报答袁崇焕的知遇之恩,不但尽心尽力地训练部队,而且,向袁崇焕建议,重新启用当年李成梁部队用过的三眼铳。三眼铳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火器,一支铳有三根枪管组成,作战时可以发射三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连发武器。

关宁铁骑为祖大寿家将入关所带军队

有资料记载,“关宁铁骑”四个字最早见于清顺治九年吴伟业所著《绥寇纪略》,书中记载关宁铁骑是祖大寿的嘉奖入关后所带的军队。祖宽(胡人,见明史)是祖大寿的家仆,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堂弟。此两人携家将部队入关清缴农民军。

根据《明季北略》明确记载祖大寿收降夷为家丁,组成一支善战的部队。《明季北略》明确给出了降夷的定义:“降夷者,山北近辽阳人,中国之外为降夷,降夷之外即清地,夹处两国间,故辽东呼为夹道之人,近为清朝所逼,归附中国,称降夷,俱控弦习战之士。”可见降夷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蒙古人胡化的汉人皆有。多是善弓骑的战士。

另据《明档》记载,崇祯元年三月前后,有约十万众蒙古部落归顺明廷,被时任辽抚安置在锦州附近,辽镇将领即从中招募大批精壮善战之夷人充做家丁,时锦州总兵祖大寿更直接将部分蒙古人整编为降夷左右营,以蒙古部落首领为将,成为了祖大寿直属指挥的一直精锐军队,人数约三千人左右。

综上以上史料,关宁铁骑是以祖大寿为首,以降夷家丁为主要战斗力的一只家族化的军队。吴三桂其父为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员。

关于这支军队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关宁铁骑主要由北方边境善骑射的辽人、蒙古人组成,也有汉人,成分比较负责;二、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同时将关宁铁骑一分为三,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松锦之战后投降于皇太极;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随即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还有一部分被调进关内,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如如左良玉 、曹文诏,刘泽清所率部队。

标签: 关宁铁骑明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六大名相的名言:解读铮臣魏征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苏味道,李德裕,

    李德裕的“名言”: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何者?自小便习举业,自熟朝廷间事,台阁仪范,班行准则,不教而自成。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纪》李德裕门第显赫,他爷爷李栖筠做过御史大夫,父亲李吉甫在唐宪宗的时候做过宰相。他后来也做了宰相,对那些从科举入仕

  • 有岳飞之材而无岳飞之名的南宋抗金英雄孟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珙,南宋,抗金名将

    宋蒙襄阳之战是极其关键的一役。襄阳失守后,没有几年南宋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襄阳作为战略要地,是南宋王朝的“国之西门”,是南宋在荆襄防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襄阳失,则江陵危,江陵危;则长江之险不足恃。长江天险不再是天险,门户洞开之后便是大片土地是无险可守,直接威胁到首都临安。襄阳之战最后是以吕文焕的

  • “管理奇才”管仲:一代“窝囊废”的成功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管仲,鲍叔牙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

  • 廖化活了多少岁?三国演义武将中廖化活得最长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廖化,三国名将

    关于廖化的年龄按三国演义里面的说,廖化自幼参加黄巾起义,按185年算,一直到蜀国灭亡(263) 廖化才忧闷而死,就算廖化参加黄巾起义时是15岁,可廖化都快活了100岁,却依然为蜀国先锋,不知道这算不算罗贯中的一个弊端。一,《三国演义》: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

  • 慕容恪:历史上百战百胜未尝一败的第一将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恪

    很多人说白起一生不败,岳飞一生不败,但是纵观二十四史,真正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的只有故燕国太原王慕容恪。他一生都在南征北讨中渡过,灭扶余、慑辽东、平内乱、震前秦、抗东晋,只要有他的名字出现,没有不大胜的。只要他令旗所向,没有不灰飞烟灭的敌人。作为军人,与慕容恪生活在一个时空是军人最大的不幸。因为有这些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封禅,皇帝,泰山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皇帝,武帝在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共到泰山封禅了8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西汉第六位皇帝,汉高祖刘邦之曾孙,景帝刘启第三子。 15岁登基,在位54年,开创了西汉自高祖以来的鼎盛局面。武

  • 张祚怎么死的:滥杀成性的张祚为何会暴尸路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祚,前凉

    一位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皇帝,一位不顾伦理纲常,道德廉耻的皇帝,一位荒淫残暴,无情无义的皇帝。虽说是个学识渊博,雄健威武,理政之才的皇帝【《晋书》记载:“祚,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却是一个不乐意治理国家,贪图享乐,昏庸无道的皇帝,最终激起兵变,落得个国破家亡,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的凄惨下场。他

  • 揭秘:雍正登基皇太后为何要寻死觅活与之作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皇太后

    话说雍正得了皇位后,其生母德妃乌雅氏的第一反应,更多的是错愕与惊讶,而不是由衷的喜悦。《清世宗实录》中即记载说,乌雅氏得知雍正即位后,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按理说,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做母亲的应该是高兴才对,而乌雅氏却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此话颇多玄机,其中似乎透出两层含义:第一

  •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为何要以钦差大臣身份巡阅澳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林则徐,澳门

    1839年10月11日,北京。道光帝正在阅览一副奏折--《巡阅澳门情形折》,里面的“巡视澳之实在情形”,“此次因查办鸦片,执法綦严,澳夷震慑天威,是以倍形逊顺。”等词句吸引住了他,看完后还在上面批“知道了”三个字。上奏这份奏折是刚刚在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在这年的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

  • 勤政崇祯朱由检错在哪?以至于明朝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由检,明朝

    名侦探崇祯崇祯帝朱由检公认的缺点,就是猜忌大臣,事实上他不止猜忌大臣,他几乎猜忌一切人,包括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婆。《明实录》记载,一次朱由检极其宠爱的田贵妃,为朱由检演奏了一首小曲,乐得朱由检心花怒放,但随后朱由检脸色突然阴沉,然后很认真的问:你弹小曲的本事是跟谁学的。田贵妃答:我妈。朱由检立刻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