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在唐朝之后,长安便不再成为国家的首都呢

为什么在唐朝之后,长安便不再成为国家的首都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36 更新时间:2024/1/17 8:46:06

宋朝承接五代,而五代从后梁朱温开始,就把都城定在开封,因为开封当时是他的地盘,便于控制。此后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也都和后梁一样,把都城放在开封,并没有迁往洛阳或者是长安。宋朝开国时,接替了后周的政治遗产,其中也就包括定都在开封这一项。

宋太祖赵匡胤基本上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大体上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国家形势逐步稳定下来,因为赵匡胤是出生在洛阳的,所以他曾有过迁都到洛阳去的想法,遭到群臣反对后,他在愤怒之中曾经刺激朝臣说,不但要迁都洛阳,而且将来还要进一步迁往关中,定都长安。

宋朝的大臣们为什么反对迁都洛阳呢?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在开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产,如果迁往洛阳,这些就很难得到保证了。因为洛阳在唐朝是作为东都存在的,本身也有大量的宫殿和军政建筑及设施,所以在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多次战争的破坏。如果这时迁都,势必要重建,而重建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宋太祖最后放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出自财政压力的考虑。

定都长安就意味着,西到天水,东到洛阳,整个这个地区都是处在京城的外围,在军事上必须保证绝对安全。而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原来陇右、河西走廊地区的驻军内调,吐蕃势力趁机扩张,今天的陕北、宁夏、天水一带几乎都被吐蕃势力占领,导致天水、庆阳都成为边境。到北宋的时候,这个形势并没有变化,所以长安这时候已经不适合做都城了。

实际上,关中地区在汉末就遭遇了持续的战乱破坏,加上水土流失,自然环境变化,关中地区就已经无力自给自足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定都长安的政权不断从其它地区强制迁移人口来充实关中,但实际上关中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到隋唐时期,虽然都城在长安,但都仰赖于从南方运输而来的粮食,这也就是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的作用。

到唐朝时,每年都会有段时期,皇帝会带来大批皇亲贵族浩浩荡荡的前往洛阳,名义上是巡幸,实际上就是逃荒,因为关中每年这个时候青黄不接,粮食就供应不上了,只能去洛阳就食。但运河是需要经常性的疏通、清淤的,在中晚唐时期,朝廷没有能力对运河进行维修和疏通,所以到五代时期,运河的运力已经下降了很多。

所以,不仅是宋朝没有定都在长安或者洛阳,而且是在唐朝灭亡之后的一千年里,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兴起之前,都没有再定都长安了。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水土流失,自然环境变化,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如果国家没有能力组织从江南到关中的大规模粮食运输,而且必须稳定可靠可持续,就不会定都长安了。

从外部条件来说,明朝的条件要比宋朝好很多。所以,在天下大定之后,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考虑过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关中,并且指派太子朱标率领考察团前往关中地区去考察迁都的可行性。而朱标一行人的考察结论则是,关中已经不适合做都城了。所以,朱元璋也放弃了这个打算。

相比之下,开封虽然无险可守,但是日常性的粮食供应还是要比长安和洛阳方便得多,可以依靠当时还比较发达的汴河、泗水、淮河和大运河联通,来保证粮食从南方源源不断的供应过来。所以,虽然宋朝在开封周围和河北囤积的军队越来越多,消耗越来越大,但却能够维持一百六十年的原因。

标签: 唐朝,长安

更多文章

  • 清朝哪个人被称作“烈宦”?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寇连材

    宦官作为六根不全的刑余之人,历代以来都受到人们的侧目歧视,更罔顾一些专权干政,遭人痛恨的权监了。然而在晚清,有一位宦官刚烈直谏,并招致了杀身之祸,其死后受到当时的政治家梁启超的极力讴歌,被称为“烈宦”,其报国之忠,令人钦佩。这个人就是宦

  • 雍正皇帝器重的张廷玉,为什么会被乾隆赶回老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廷玉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这么几位汉族官员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包括范文程、张廷玉、李鸿章等等。其中,张廷玉是唯一能够享受进入太庙的汉族官员。在康熙、雍正时期,这两位皇帝对张廷玉都很器重。尤其是雍正皇帝,对张廷玉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封。但是到了乾隆皇

  • 明朝严嵩为什么会变成奸臣?当时政治有多黑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严嵩,明朝

    严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严嵩被纳入到《明史》的《奸臣传》之中,成为六大奸臣之一。但是其实在严嵩初入官场的时候,其并没有直接变坏成为一个奸臣。在严嵩最早进入官场的时候,他其实也是想成为一个诤臣的。严嵩在年轻的时候,其实对于当时明朝政府官场的腐败以及厂卫机构是非常排斥的。在严嵩24岁的时候,春风得意成

  • 萧何清廉一生为什么晚年会强卖民田,自毁清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评价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再深入分析一下,张良在汉朝建国后已经不管事,韩信在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基本处于一种被“限制居住”状态;萧何曾经

  • 他是五虎将里下场最惨的,全家上下200多人遭屠杀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三国

    三国历来就是爱好历史的朋友最喜欢了解研究的一个时期,因为在这个历史阶段,天下的局势最混乱也最精彩。各路诸侯兵马不断崛起又不断被打败降服,最后慢慢形成了以曹、孙、刘三家鼎立的格局。大家细细品味就能发现,相比于别的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将名士更为大家所熟知,再加上罗贯中老爷子的《三国演义》这个大IP,吸引了

  • 三国名将赵云出身贫困卑微,为什么有一身超强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三国

    提起《三国演义》这本书,那些爱好文学的小伙伴肯定是如数家珍,这还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英雄好汉以及那些武艺高强的将士。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关羽,他能够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中全身而退,切斩杀敌将颜良;还有马超,让曹洪兵荒马乱,且把当时荣耀一时的于禁打败,甚至最后还杀了李通;还有名将

  • 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窅娘——金莲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窅娘,唐朝

    窅娘(yǎo niáng)是南唐后主李煜嫔妃。她善舞,用裹足取悦后主,后主对其甚是欣赏,南唐唐镐曾写一对联写窅娘舞“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只是很快南唐灭亡了。窅娘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据说是混血儿,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样,故名“窅娘”。历程用白帛裹足,身轻如燕,创金莲舞。进南唐

  • 宋朝将军岳飞谥号“武穆”,是一种刻意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

    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词碑,其中有句

  • 伊达政宗有哪些轶事典故?伊达政宗眼睛是怎么瞎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伊达政宗,日本

    右眼失明伊达政宗五岁的时候,也即织田信长火烧圣山比叡,纵横京畿的那一年,他突发疱疮,导致右目失明,“独眼龙”的名号,就从此而来。右眼失明,却也是证明梵天丸为万海上人的重要证据——万海上人在生前同样是一眼独明。不过,梵天丸的母亲义姬在梵天丸右眼失明后,便觉得他的容貌十分的丑恶。因此,义姬将自己对梵天丸

  • 伊达政宗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兄弟?伊达政宗为什么被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伊达政宗,日本

    伊达政宗日本战国时代著名大名,仙台藩始祖。知名度相当高,仅次于日本战国前、后三杰。由于小说和游戏的吹捧,尤其游戏形象英俊潇洒,并且是个独一无二的独眼龙,出生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所以深受很多人喜爱。一顿吹捧后很多朋友发现他身上有很多糟点,随后又开始黑的一无是处。在日本和中国都有很大一批人黑他。伊达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