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的军制改革:削弱藩镇却导致宋军羸弱

宋太祖的军制改革:削弱藩镇却导致宋军羸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3/12/29 19:04:50

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前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他篡权的时候那叫一个水到渠成。

当时正好后周世宗柴荣驾崩,柴荣英年早逝,儿子恭帝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所以赵匡胤等于是欺负人家后周孤儿寡妇,这样的话他篡取政权的时候几乎兵不血刃,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当然,他篡权之后得保证自己的政权长久。自己是造反派,当然怕造反的人,所以他就问宰相赵普,之前的政权为什么不能长久。

这个赵匡胤本人呢是高干子弟出身,他爸爸和他爷爷都是军区司令一级的干部,然后他的曾祖也是知州、知县,就是那种地委书记或者县长之类的干部,所以他属于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赵匡胤从小就整天不好好念书,打架,打到进公安局。公安局一看这是军区赵司令的儿子,不敢管,给他放出来。他又是一个比较豪侠的人,精通武艺,今天咱们中华武术里还有太祖长拳这种套路,还有64路盘龙棍,都是当年赵匡胤发明的,他是一个武将。

赵匡胤认定了一个谋臣叫赵普,这哥们儿天资聪颖,是一个典型的无师自通型知识分子。怎么个无师自通法?就是赵普这哥们儿不看书,一共就看过半本《论语》,所以人们才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嘛,物尽其用的话,天才看半本就够了。赵匡胤跟赵普聊天,赵匡胤问赵普,他说“为何唐季以来,帝王凡易八姓”。为什么自从唐朝末年以来,那帝王换了八个姓。“吾欲为国家建长久之策,卿谓计将安出?”你给我出个主意,咱们怎么能为把国家政权维持得久一点。这个赵普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跪下回答: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老大,你说这话是天下所有人的福气,前面的国家更替那么快,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藩镇权力太大的缘故。藩镇就是那种手握重兵的大将,尤其武将,他们的权力太重,比皇帝的权力还重,故而助长政权更替。“今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安矣。”你现在要想治他们,也没别的,就夺他们权,收他们兵,控制他们的钱粮,天下就肯定没事儿了。宋太祖听到这儿非常高兴:“卿勿复言,朕已喻矣。”你不用再说了,我听明白了。所以他就开始这么做,从三个方面入手治这帮人,权、兵、钱。一个藩镇没权,没兵,没钱,能干个甚?谁还听你的,这不就完了嘛,问题解决了。

唐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意思就是,没有职业军人。唐朝以前中国的兵都哪来的,就是平时您种地,然后到打仗的时候您就上,不用为了打仗成天在那儿练兵。府兵制的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叫折冲府,一个折冲府是1800人,由折冲都尉一人管辖。如果有战事爆发,朝廷临时选将率领折冲府的部队去打仗,打完仗之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比如这次打突厥,皇帝调山东的折冲府,然后由左卫大将军指挥。下次可能打回纥,还是左卫大将军指挥,但可能调的是陇西的折冲府了。这样的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相互有了短暂感情也能转瞬分开,就不会造成叛乱。

平时他的业余的身份是军人,他的主要身份是农民,职业农民业余士兵,平时种地,打完就散,而且兵和将之间没有长期的磨合,大将都不知道派给自己的军队有没有战斗力,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强。所以到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搞募兵,你自己招募军队,招募职业军人。职业军人一存在,战斗力是上去了,问题就是谁招的兵他就听命于谁,容易对中央构成威胁。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这么一码事。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管辖咱今天的河北、山西、辽宁这三省,然后麾下精兵十五万,中央军才十二万,典型的君弱臣强,所以他一下就能够爆发长达八年的叛乱。后来唐朝灭亡,等于是亡在这个藩镇的手里。宋太祖一明白这个事儿,还能好吗,马上开始动手,从权、钱、兵这三个方面把叛乱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首先是要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跟太祖皇帝一块打天下那帮人都是他哥们儿,什么政治处主任的儿子,参谋长的儿子,后勤部长的儿子,全这么一帮人,原来都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太祖皇帝就召集他那帮哥们儿来喝酒,喝到高兴了,宋太祖说,我天天睡觉就睡不踏实,我睡不着觉。然后这帮大将很奇怪:“陛下富有四海,何出此言?”太祖说:因为当初你们贪图富贵把这皇袍披我身上,让我当皇帝。你们想做开国元勋,才把我逼到这份上。万一有朝一日你的部下贪图富贵,要逼着你当皇上,你怎么办?你说这话多不讲理,我当皇帝是被逼的……

当然,这帮大将一听吓坏了,跪地下就磕头。那您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个宋朝皇帝说干脆这样吧,咱们打仗的目的不就享受嘛。

现在你们就回家待着得了。你们也别打仗了,都这么大岁数了,回家待着去。你要房子我给你房子,你要地我给你地,你要钱我给你钱。你买几个歌儿舞女,得尽天年。然后咱们君臣之间结成儿女亲家,我的公主嫁给你儿子,你的闺女我儿子娶了,这一来的话,君臣无猜多好。

这帮大将第二天纷纷上表,我不能骑马了,脚有问题,骨裂了,或者前列腺出毛病了,于是全都纷纷上表,不来了。不能骑马了是吧,那你到外地做节度使去吧,但节度使的实权其实又是被剥夺了。岳飞后来就算身兼三镇节度使,12道金牌一调,还不乖乖地回来?回来就干掉。所以那会儿的节度使只是一个虚衔,没有任何实权了。

更多文章

  • 他13岁时单骑无人能挡 时人比之关羽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摩诃

    不管演义还是正史,关羽和张飞都很猛,所以后来的史书写到那些超出常人的猛将时,通常会用“关张”、“时之关张”、“比之关张”等词来形容。昨天写了高敖曹,看到大家都说到了同时期的猛将萧摩诃,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萧摩诃有多厉害吧。萧摩诃,陈朝名将。网络配图侯景之乱,陈武帝赴援建邺,路养起兵拒武帝,摩诃时年十

  • 唐太宗曾欲做何事 被认为“连隋炀帝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太宗,隋炀帝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过人还真喜欢比较,同学之间会比较,某某升官发财了,某某下海成了土豪了,某某娶了个温柔漂亮的妻子等等;同事之间也会比较,比较工资待遇,比较升官的快慢等。于是有人说:“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想想也还真是,这年头,谁不比较呢?有比较,才会有计较!在南北朝时期,南燕

  •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人物 竟然是这样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蔡伦

    古代的四大发明相信是众所周知吧!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发明者的最后下场吗?那小编就和大家说说纸的发明者的下场吧!造纸术的发明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蔡伦。说到蔡伦最伟大,自然不会有任何异义,因为造纸术位列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首,另外三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均产生于他身后一千年的宋代。在一部美国人写的

  • 聪明绝顶的李斯 为何最终下场不得好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斯

    秦始皇最信任的臣子之一李斯,帮助他完成了统一天下的梦想,但最后却被李斯出卖。李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聪明绝顶的他,下场却不得好死。历史告诉我们一件事:聪明有用吗?努力一定会成功吗?人生成败的关键不在能力,而是你最终做了什么选择!而李斯人生中关键的选择,造成他最后的悲剧下场。网络配图李斯的背景李斯年轻

  • 孝懿仁皇后: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孝懿仁皇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孝懿仁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孝懿仁皇后(?~1689年8月24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的表妹。据《清史稿 后妃列

  • 大唐秘史:李世民为了长生不老吃丹药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

    大多数的圣君贤主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在继位前期勤廉为政、爱民如子,社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到了后期就开始骄傲自满、穷奢极欲起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逃脱这个“怪圈”。在“贞观盛世”的成功面前,他自认为在文治、武功及怀远三个方面都超越了古人,于是,骄傲自满的情绪开始滋长,思想与行为也逐渐发生变化。

  • 魏国开创者曹丕心胸狭窄弑兄乱伦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国开创者曹丕

    曹丕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七年冬,卒于二百二四六年六月,享年四十岁。他终结了汉王朝,一举开创了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但是曹丕取得的功勋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废除宦官干政和创设九品中正制上,为后世的集权统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曹丕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 史上最没底线的变态皇帝:母后都没有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骏

    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继承了东晋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政权更迭频繁。期间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败类。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一位乱世英雄,他跟刘备一样自称刘氏宗亲,也跟刘备一样买鞋为生。从军以后从一名小卒做到了开国皇帝,辛弃疾词中赞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网络配图而且他很有种地定国号为“

  • 揭秘历史上最缺钱的皇帝 结局真是太悲催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高高在上,是天下所有财富的实际拥有人,一方面大权在握,主宰一切生杀;另一方面又物权无边,连你家母猪刚产下的小猪仔都是他的。然而世间之事,总有特例,历史上就有两位天子,他们不但缺钱,还缺出了一定境界。其中一位便是周朝的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姬延。说到

  • 官渡之战前曹操曾留遗书 乞求袁绍善待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1944年,美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指挥三百多万盟军官兵、二万多艘战船,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在诺曼底成功抢滩登陆,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也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威尔在电台发表了一份激情澎湃的演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这是盟军的伟大胜利,这是全体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