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别让三国骗了 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

别让三国骗了 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2/4 11:46:1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联吴时费了也是老牛劲了,还自已给自己下拌子,结下了与周瑜的仇冤,为了化解这个对立关系还要达到让东吴去打曹操的目标,诸葛亮可谓是费尽心机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又是三气周瑜,又是舌战群儒,才最终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看一看正史中的诸葛亮怎样搞定的呢?诸葛亮去东吴,当时自己毫无名气,简单的几句话智激孙权,联吴抗曹目标就达到了,最后曹操败北,还用的着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舌战群儒吗?这些全是多此一举。

网络配图

对比一下人与“神”完成同一个目标,哪个更轻松,哪个更快速?

对比一下人与“神”完成同一个目标,哪个更轻松,哪个更快速

演义中的诸葛亮与司马懿是平分秋色的对手,互有胜负,演义凭空虚构了大量诸葛亮的败仗,这此败仗在正史中是子虚乌有的,正史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仅仅正面交锋过一次,在这场战斗中魏军大败,蜀国获得三千颗魏军士官的人头,司马懿几乎全军覆没,逃回军营坚守不出,蜀军粮尽退军,司马又派大将张合追击,被诸葛亮在高处布下的伏兵用诸葛连弩射杀。

演义中的诸葛亮与司马懿是平分秋

之后司马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步都不敢出营,诸葛亮送去妇衣辱仲达,就在病死之后还被姜维等人上演了一段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好戏。当然演义在多处有夸张诸葛亮的战绩,比如刘备死前的一切战绩等,但七擒孟获,大败魏军,策反三郡,割上圭小麦,妇衣辱仲达,死诸葛走生仲达皆出自史料,就连一向被认为是假的的空城计都有史料原型《三国志备注》,虽然很多人认为可能是假的。

网络配图

演义对诸葛亮的军事功绩很多都没有写出来,比如使本来克步兵的魏骑军反而被步兵克的诸葛车弩阵。在比如史料对蜀军的特点评价:“止如山,进退如风”,演义没体现。

经济上,演义只字未提,而正史中的诸葛亮为蜀国的经济命脉——蜀锦打通了向东吴贸易的市场。

口才上,演义的确夸大了,他骂死王朗和舌战群儒,的确不是正史中智激孙权,襄樊说刘琦,汉中说刘备的诸葛亮能比的。但是正史也不弱!

口才上,演义的确夸大了,他骂死王朗和舌战群儒

体质上,演义上诸葛亮是个文弱书生,经常坐在小车上,史料中的诸葛亮确身长八尺,躬耕于南阳,打战时是战在素舆上指挥。甚至有一个帖里说史料上记载诸葛亮曾经跟李广一样,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诸葛可能还有两下子。

用人上,演义上的诸葛亮可谓是差透了,除庞统姜维外没提拔什么人,反而误用马谡失街亭,误用关羽失荆州,杀魏延,误把大权交给杨仪,不识人!

而正史中呢?诸葛亮选贤任能,数信挖刘巴,力荐庞统,提拔蒋琬,收降姜维,重用马良,巧妙的处理了关羽和黄忠的矛盾,而关羽是刘备派往荆州的,同样也用马谡失街亭,但是杀马谡不是因为他临时改变他定好的战略,而是因为他弃军只身逃回,又隐瞒事实,这是违反蜀国军纪的!演义虚构了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贬低了诸葛也贬低了魏延,正史中诸葛亮重用魏延,诸葛亮驻汉中时,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网络配图

巧妙的处理了关羽和黄忠的矛盾

(《三国志。魏延传》)而赵云则仅以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驻汉中(《三国志?赵云传》)显然,魏延是蜀汉的第一员大将,其在诸葛丞相心中的作用地位更在赵云之上“八年,使延西入羌中,……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三国志。魏延传》),而诸葛亮冷漠魏延,遗计杀魏延,脑后反骨,则全部是《演义》虚构。而把大权交由杨仪,历史上诸葛亮的真正接班人是蒋琬。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后燕君主慕容熙与嫂子偷情是真爱还是政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燕君主慕容熙

    慕容熙,在其短短的执政期间,未有所政绩,却冠上了淫乱帝王的名头被载入史册,在其最宠爱的皇后去世后,难从悲痛中走出来,被冯跋、慕容云合谋暗杀,结束了其执政生涯,也结束了后燕的命数,成为后燕末代帝王。慕容熙,字道文,鲜卑族,继承其兄惠愍帝慕容宝之位,成为后燕君主。身为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第七个儿子,本与皇

  • 昭文帝慕容熙:成也女人败也女人的古代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昭文帝慕容熙

    慕容熙,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鲜卑族,其父为后燕帝慕容垂,初被封为河间王,兰汗之乱期间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复为河间公。后燕长乐三年,慕容盛为叛军所杀,原本皇位理所应当由慕容盛长子慕容元继承,但因慕容盛的母亲此时受慕容熙蛊惑,极其宠爱他,遂将其秘密迎入宫内,发生政变,拥立慕容熙为帝,慕容元则被秘

  • 为何汉朝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亚夫

    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都曾经拜将,也都曾经拜相,实际上他们都是非常职业化的军人,只适合当将领,不适合作丞相,作将领他们战则能胜,作丞相他们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这是他们性格使然,他们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现代军队里的狙击手,勇敢、沉静、专注、耐心,他们可以隐蔽接敌,然后全神贯注地盯住前面的敌人,但是狙击手的

  • 东吴谋臣鲁肃为何对大老粗吕蒙敬佩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鲁肃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心腹谋臣,周瑜的至交好友,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谋略家、外交家,官至横江将军。鲁肃出生在临淮东城一个豪族之家,自幼丧父,由他的祖母抚养长大,虽然鲁肃一家家底很厚,但是祖辈无人做官,所以不算士族,只是当地一豪族罢了。鲁肃少时好骑射习武,有远大的志向,想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有所

  • 最神气老丈人:给三个皇帝当岳父的风云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独孤信

    老丈人是对妻父的称呼,又叫泰山、岳父。老丈人也不是哪个男人都有机会当的,你需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女儿,并且能嫁出去。听起来也不是很复杂。女儿都想嫁个好人家,在中国古代,如果能嫁给一国之君,便是祖坟冒青烟,全家烧高香了。算命的总说,谁谁是娘娘的命,便是极言其命带富贵。也许有人要说那种被打入冷宫的日子是多

  •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厚熜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

  • 刘邦三大怪事暗示刘邦不一般,是真事还是忽悠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白手起价的皇帝,其中就有乞丐皇帝朱元璋、奴隶皇帝石勒,还有小混混的刘邦。刘邦最终大败项羽统一天下,他原本出身比较贫寒,在极具封建迷信的古代,一个平民想要飞天成龙,事先就会出现一些事情,预示着这些人,来历不凡,是未来的一方霸主。其中作为一介贫民的刘邦,在他为成为君王之前,也有一些传

  • 明朝全能太监萧敬 历5位皇帝始终荣宠不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敬

    肯定会有爱探险的朋友说,太监还全能,小编能个给我看。的确,太监因为某种缺陷,人事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算不上,但是抛开这点不说,能文能武,算不算全能呢?如果同意的话,那么就请放小编一马吧。萧敬(1438-1528)就是这样一个全能,他字克恭,别号梅东,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自幼入宫

  • 为什么李儒是三国里最被忽略的顶级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儒

    在三国演义里,李儒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识人看人都是一流的。尽管董卓死后被人杀害,可是也不失为一个很有作为的谋士。不过历史上的李儒却没有那么有本事,不仅没有大的治国方略,就是政治思想路线也很有问题。网络配图据历史记载,李儒本来是当时有名的做学问的行家里手,当时称为博士。因为很有名气,汉少帝刘辩即位,被

  • 曾国藩手握百万雄兵为何不造反?他搞不过这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

    1864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太平天国坚守11年之久的天京。曾经轰轰烈烈、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覆灭。曾国藩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他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这时候,弟弟曾国荃数次劝告曾国藩起兵造反。野史记载,曾国荃在曾国藩的手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