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昌邑王刘贺:当了二十七天的短命天子

昌邑王刘贺:当了二十七天的短命天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10 更新时间:2024/1/20 8:39:43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日,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中,这位大汉天子生前也没有留下个一男半女,大汉王朝面临着皇位空缺的局面。

汉昭帝的父亲就是汉武大帝,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刘据,征和二年的巫蛊事件之中,刘据兵败自杀。次子齐哀王刘闳幼年夭折。三子广陵厉王刘胥继承了汉武帝强壮的身体,但是却没有继承他的头脑,是一个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曾经徒手搏熊!皇位绝对不能交到他的手中。四子燕剌王刘旦在闻听大哥自杀以后,立即派人到长安,对汉武帝说,儿臣听说京城混乱,强烈要求到长安来保卫父亲!汉武帝勃然大怒,你小子没安什么好心!汉武帝不仅杀掉了燕剌王的使者,而且还派人到燕国把刘旦狠狠地训斥了一通。汉昭帝即位后,燕剌王还不死心,试图有所行动,结果东窗事发,最后自杀身亡。五子是昌邑哀王刘髆,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他也先汉武帝而去。不得已之下,汉武帝只得将皇位传给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下令让霍光等人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辅政。后元二年,汉武帝去世,刘弗陵即位,他就是汉昭帝。

汉昭帝自幼体弱多病,到二十一岁的时候一命呜呼,也没有子嗣。这个时候,汉武帝留下的辅政大臣,经过一番火并就只剩下大将军霍光了。汉昭帝去世后,选择皇位继承人的大任就落到了霍光的身上。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广陵厉王刘胥还在,按理说,他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选择一个成年人当皇帝,显然不利于霍光专权。正巧一个郎官上书引经据典,说当初周太王曾经舍弃了太伯而立了王季,周文王也舍弃了伯邑考而立了武王,这些圣王都曾经舍长立少,事实证明他们的决定都是正确的。由此可见,是否按长幼顺利来选择继承人,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广陵王是先帝所舍弃的,现在立了他就违背了先帝的意志。霍光看到这样的上书,不禁大喜,不选刘胥这是先帝决定的。很快这个郎官就被升任为九江太守!

接着,霍光就要从汉武帝的孙子中来选接班人了。当时汉武帝的孙子只有燕剌王刘旦的儿子和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还在世,燕剌王刘旦曾经与霍光为敌,他的子孙当然不能选。合适的人选似乎就只有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了,于是霍光以太后的名义征召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第二代昌邑王刘贺来到长安。顺便说一句,这位太后就是霍光的外孙女!

元平元年六月丙寅日,刘贺接受了皇帝的玺绶,正式即位登基,皇位空缺四十三天之后,终于有了新的皇帝。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罢休,还远远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根据《汉书·昌邑王传》记载,刘贺在来长安的路上就很不本分,不仅不体恤下情,而且还一路强抢民女。到了长安,按礼制,他应该为汉昭帝发丧,他借口自己嗓子疼而推脱。刘贺即位以后,依然丝毫不知悔改。汉昭帝还没有下葬,他就在皇宫里歌舞升平了,从《汉书》的记载来看,刘贺的行径简直和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有得一拼了!不仅如此,刘贺还对自己从昌邑带来的旧臣赏赐无度。他来到长安,不先去祭祀列祖列宗,反而多次以太牢来祭祀昌邑哀王刘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后来根据丞相杨畅等人的统计,刘贺即位二十七天,总共做了坏事一千一百二十七件!

面对这样一个极品昏君,忧心忡忡的霍光找自己昔日的部下大司农田延年商议。田延年说的很干脆:“既然大将军知道此人不堪重任,为什么不向太后建议废了他,另选贤明呢?”霍光是一个不读书的人,《汉书》直接称他为“不学亡术”,其实他是个“不学有术”的人。当满朝文武都引经据典的时候,废除皇帝这样大事更是需要有理论依据,但是霍光毕竟没有读过多少书,这时候的霍光也不顾自己的体面了,直接就问田延年:“这事儿以前有人干过吗?”

田延年答道:“当初商朝的时候,商王太甲昏聩,伊尹就废了太甲,而伊尹则是举世公认的商朝的忠臣贤相。大将军如果能当机立断,您就是我们大汉朝的伊尹!”

闻听此言,霍光一拍大腿,说道:“就这么干了!”

霍光立即召集群臣来到未央宫。群臣来到大殿之上,都觉着很纳闷,今天怎么了?突然把大家都召集过来了?霍光扫了大家一眼,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昌邑王即位以来,胡作非为,眼看这大汉江山就要断送在他的手中!各位看这事该怎么办呢?”群臣一下子惊呆了,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一句话,整个大殿上安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关键时刻,只见田延年突然站了起来,以手按剑,大声说道:“先帝把江山社稷托付给大将军,而今昌邑王荒淫无道,大将军拯救大汉江山于危难。今日之事,有进无退。群臣有谁胆敢退缩,我当亲手斩之!”

只见群臣争先恐后地叩头说道:“有大将军在,是天下百姓之福,是大汉江山社稷之福!臣等唯大将军马首是瞻!”

于是,霍光立即安排车骑将军张安世抓捕刘贺从昌邑带来的旧臣。同时,一面请太后盛装临朝,一面光以太后的名义把刘贺召进宫中。

霍光下令,只允许刘贺一个人进宫,刘贺一进宫门就落了单。刘贺还不明就里,还在那里问:“什么事啊?搞得一惊一乍的!”进了大殿,刘贺就被按倒在地。接着群臣上殿,由丞相杨敞领衔上奏:“昌邑王即位以来,所行种种不轨,已不能再任由他倒行逆施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于理于法昌邑王都应当被废黜。臣等冒死请求太后恩准!”年轻的太后就说了一个字:“可!”霍光亲自上前解下了刘贺身上佩戴的皇帝印玺,刘贺二十七天的皇帝生涯就此结束!

群臣又上奏,刘贺这种被废黜的人,就应该远方安置!还是皇太后慈善,下令让刘贺回到昌邑。不过,两个月前离开昌邑的时候,刘贺还是昌邑王,而回到昌邑的刘贺就什么也不是了,昌邑王国已经被废为山阳郡,刘贺没有任何名义地被软禁在以前的王宫之中。

一个人可能在二十七天之中做一千多件罪恶吗?平均每天要做41.74件,刨除八小时睡眠时间,刘贺在当皇帝的二十七天中每个小时要做2.6件坏事。真的让我们很怀疑,刘贺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竟然坏到了这种程度!

不过,似乎事情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

霍光把刘贺打发回昌邑之后,对刘贺从昌邑带来的旧臣就没那么心软了。霍光以昌邑旧臣辅导不力为由,杀了二百多人。这些人在被押赴刑场的时候,纷纷喊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事情的真相很有可能是,霍光立刘贺为帝,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继续控制皇权。可霍光没想到的是,年纪轻轻的刘贺竟然不愿意听从霍光的摆布,不愿意当傀儡皇帝,双方的权争日趋于白热化。关键时刻刘贺的旧部劝刘贺先下手为强,采取果断措施,把霍光直接除掉了事。而刘贺却一直在犹豫不决。霍光在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之后,当机立断,抢了先机,充分发挥自己手中王牌:太后的作用,以太后的名义废黜了刘贺。

刘贺被废以后,霍光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他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对刘贺还是心存忌惮,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汉宣帝派自己的心腹大臣山阳太守张敞去打探一下。在张敞给汉宣帝的奏报中,可以看到才二十六七岁的刘贺就已经身患重病,行走不便了。张敞详细奏报了刘贺日常起居的情况,并且向汉宣帝说道:“这个人的举止清狂,其天资喜由乱亡,终不见仁义!”看了张敞的奏报,汉宣帝才放下心来。

不过,汉宣帝觉着把刘贺放在昌邑,对自己还是一个威胁,毕竟昌邑是刘贺的根据地。于是,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封邑四千户,把他从昌邑弄到豫章郡的海昏县去安置。海昏就在今天江西南昌附近。

刘贺到江西之后,汉宣帝还找了个借口把刘贺的封邑削减为一千户。不久以后,年仅三十三岁的刘贺就抑郁而终了!

时间过去了两千年,江西考古取得重大发现,海昏侯刘贺的墓地被发现,并经过科学考古得以重见天日。许多谜团也终将随着考古报告的公布而真相大白。

标签: 昌邑王刘贺

更多文章

  • 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汉孝昭皇后上官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官皇后

    说到这上官氏,我们不得不谈她的高贵出身,她母亲霍氏,是霍光的长女,她的外祖父是霍光;她父亲是上官安,祖父是上官桀。霍光和上官桀同为汉武帝留下的四大辅臣之一,但是霍光的官阶要高于上官桀,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而上官桀只是左将军。我们之所以称呼她为上官氏,是因为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上官氏年仅6岁的时

  • 爱就要爱死人 顺治爱死董鄂妃全因恋母作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顺治

    一般在说顺治皇帝这位少年天子的时候,总是绕不开他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后宫。她的两位蒙古皇后,一位以“无能”被废,另一位虽然保留了后位但备受冷落;他共有14个子女,但他那数量庞大的6位有记载身居高位的蒙古族后妃却无一人有子女;最后在万花从中选定了一朵别人家的花——董鄂妃。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生子,排

  • 解析都铎王朝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亨利八世

    都铎王朝是亨利八世的父亲亨利七世在战场上取得了王位,从而建立的都铎王朝。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是亨利七世的次子,是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八世的哥哥英年早逝,亨利八世才能在1547年时继承王位。都铎王朝亨利八世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是英格兰王国,也是爱尔兰领主。都铎王朝亨利八世为了能迎娶另一妻子,与当时的罗马

  • 上官婉儿的情人崔湜 太平公主和崔湜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上官婉儿

    崔湜,生于公元671年,死于公元713年,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唐中宗时期进士,他的祖父曾是中书侍郎,父亲也曾官至户部尚书,可谓是出身名门。崔湜,年少有才,为人英俊潇洒,文辞享誉长安城。崔湜剧照(网络图)年轻时候的崔湜以文辞被众人所熟知,后来在中宗时期考取进士,逐步被升到左补阙,这是一个主管群臣进

  • 励精图治的苻坚大帝为何落得那么差的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苻坚大帝,苻坚

    虽然一个淝水之战,使他落得不太好的下场和不太好的名声,可是坦白来说,他是一个不错的君王。他也曾经励精图治,只是后来遭遇了滑铁卢而已。如果不是他的优异,后人也不会称呼他为“苻坚大帝”。苻坚铜像苻坚大帝是个人才,而且他还注意重用人才。那个最出名的人叫做王翰,后人常常把他类比管仲。当然前者显然不如后者,但

  • 隋炀帝被后人写成一个昏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每当一个皇朝取代另一个皇朝之时,前任君主总会被黑的体无完肤,甚至可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隋炀帝便是这样的结果。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常被拿来与商纣王和周厉王并列,来凸显他的荒淫和残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网络配图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

  • 陆贾敢于在刘邦面前直言是一个有胆识的书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陆贾

    这位书生是个很有口才的人。他才智过人,作为汉高祖的幕僚,跟随左右。常常代表刘邦出使诸侯。他就是陆贾。陆贾是一个敢于在刘邦面前直言的人。陆贾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刘邦大家都知道大老粗,不喜欢文人的诗书之理,便发脾气说:“我在马上得天下,那里需要读书“。网络配图陆贾便直言相论说:“在马上得到天下,还能在

  • 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君主——南平王高季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季兴

    南平王高季兴是历史上第一位从奴隶出身的君主,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人,多知道高崇文这位南平王。网络配图《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九十五》载:高崇文,先封渤海郡王,后又受封进检校司空、西川节度副大使,南平郡王。然而,如果说崇文公之后,高家历史上还有没有另一位南平王?知道的族人恐怕就不很多了!我最近读《高

  • 北宋短命皇帝哲宗赵煦有明君之德奈何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煦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虽然年纪很小,但坐在朝廷上却是神情庄重,言谈举止不失帝王风度。史书上说他“天表粹温,进止中度”。不记人无心过失网络配图一次在大殿上,有个太监拿奏折时,不小心把宋哲宗的头巾碰掉了。当时,宋哲宗才剃过头,头巾突然掉下来,头皮显得明光发亮,看起来滑稽可笑。殿上的大臣都忍俊不禁,

  • 众说纷纭鸿门宴:酒席座次是成心侮辱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众说纷纭鸿门宴

    自古以来,酒宴饭局常常是政治大戏上演的舞台。两千多年前,刘邦、项羽在咸阳城外,面对亡秦那只硕大的胜利果实,用一场宴会暂时化解了迫在眉睫的矛盾冲突。而在太史公司马迁如椽巨笔的生动描述下,这场宴会不但成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也在中国人语库里成了阴谋、凶险的代名词。电影《鸿门宴》正在上映。关于鸿门宴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