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是因为害怕而不去做官吗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是因为害怕而不去做官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1/18 12:48:34

诸葛亮在三国的时候是比较出名的人物,同时也是很多朋友比较喜欢的人物。对于诸葛姓都有一种敬畏。很少人听过诸葛均这个人物,诸葛均是谁呢?和诸葛亮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牵连呢?

其实诸葛均和诸葛亮是兄弟,当时诸葛亮的父亲去世之后,家里全部都由着叔父进行抚养的,之后机缘巧合兄弟多人便在卧龙岗隐居。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两人分别是被刘备和孙权看中,离开了卧龙岗。只有诸葛均是留在了这个地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卧龙岗度过的,之后经过诸葛亮的引荐跟随了刘备,但是没多久就在途中病故了。

诸葛均的两个哥哥都是比较出名的,自己为什么这样默默无闻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当时诸葛亮和诸葛瑾都是主君身边的红人,但是更加注重的是清明,不因为自己的关系而有所依附,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其次三个人是同时学艺的,老三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老三看见自己的两位哥哥都有一定的成就心中肯定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但是到底是投靠哪一位哥哥呢?这让诸葛均也犯了难,所以之后一直在卧龙岗隐世。

最后的一个原因估计是诸葛均也是一个比较享受安逸的人,当时天下的局势是比较复杂的,能够在卧龙岗生活的安逸何尝不好呢?并且追随主君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自己做错了什么,直接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命。

所以诸葛均在历史上面的名声是没有两位哥哥的响,但是他这一生大部分的时候是比较安逸的,所以诸葛均还是比较聪明的。诸葛均是谁你现在知道了吧!

诸葛均为何不做官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年代,比如说英雄,曹操曹仁曹丕等,要么就是夏侯渊夏侯尚等,可以说家族一人得势全家都厉害了。一个曹操厉害了,整个曹家都沾光了。倒是诸葛亮的家有一些不一样,大哥诸葛瑾在孙权那里做官,二哥诸葛亮在刘备那里当丞相,堂弟诸葛诞在曹魏那里当官。但是诸葛亮的三弟就没有做官,在家里种田,到底诸葛均为何不做官?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那么厉害有权势的人物,一个在刘备身边是红人,另外一个在孙权的手里也是大官,都有那么大的权利,帮助自己的弟弟当个官也是很正常的吧。不过这两位都是很有原则的人,可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弟弟丢弃原则,所以没有引荐自己的弟弟做官。

还有另外的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弟弟诸葛均自己去选择,三兄弟都才高八斗并且很有自己的主见,诸葛均看到两个哥哥那么厉害,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去大哥那里的话,怕二哥生气,去二哥那里的话又不好意思对大哥交代,所以就一直在家闲赋。

通过上面对诸葛均为何不做官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诸葛均是一个读书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不管在哪个国家做大臣,万一有点差错就是掉脑袋的事情。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就是一个重臣,权利都比较大,不过因为刚愎自用,很快就被孙权打击了,家族人也被牵连。所以诸葛瑾的后人都比较少,估计这件事情让诸葛均觉得害怕,所以更不愿意去当官了。

诸葛均跟诸葛亮什么关系

诸葛均跟诸葛亮什么关系呢?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同母胞弟,是诸葛珪的儿子。他们的父亲诸葛珪很早就去世了,诸葛亮诸葛均和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被叔叔诸葛玄所抚养成人。后来诸葛玄带着几个孩子去荆州避难,诸葛玄在197年去世之后,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当哥哥诸葛亮出士刘备之后,诸葛均还在家里种田读书。

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诸葛亮在刘备那里那么有地位,怎么不给自己的弟弟做个官,还要在山里种田呢?其实根据相传,当时诸葛均有可能是在诸葛亮的夫人身边,当年诸葛亮和诸葛均一起长大,两人关系非常好。诸葛亮出山也非本意,希望弟弟可以帮助照顾一家老小,等到天下稳定的时候,他也会继续回来隐居。可惜诸葛亮从青丝变成白发都没有实现自己统一中原的愿望。诸葛均的满腔才华也只能在山中啸傲,在草庐之中抱膝读书。

也有传闻号称诸葛均后来做官了,他跟随了刘备,在诸葛亮的引荐之下。不过诸葛均为人特别的低调,他不带兵去打仗,也不在朝廷跟着商议大事,他做的是长水校尉,官职不高,俸禄倒是不少,接近于太守的位置。

诸葛均这个人不喜欢过度操劳,所以他很高寿。直到蜀汉灭亡了,他和宗预一起被迁到了洛阳,在去的路上过世了。他保全了诸葛家的子嗣,大儿子诸葛旺是大哥家的,过继给了他,二儿子是诸葛企,是诸葛亮过继的。大概是因为诸葛均为人低调,所以保全了诸葛家的后代,这么说来诸葛均倒是诸葛家的功臣了。

更多文章

  • 唐朝初年名将王君廓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初年名将王君廓

    王君廓,唐初名将,早年曾聚众为盗,打家劫舍,霸占井径,王君廓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但是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隋朝末年,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王君廓便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叔一同杀死邻居,从此亡命江湖。义宁元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派人招降王君廓。韦宝、邓豹打算归附高祖

  • 日本人心目中第一战神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战神

    早几年,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依据中国南北朝时南梁伐魏之战改写的历史小说《奔流》,很是火了一把。被世人惊羡为“战神”、“千古第一名将”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就由此使更多的人知晓了。据相关资料记载,毛泽东晚年再读《南史·陈庆之传》时,也曾“热血沸腾,掷书而起”,并圈点满幅,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 解密:黄帝的子孙为何出生都十分离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帝子孙

    传说中,帝喾(音“库”)是继黄帝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帝王。相传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因在高辛领有封地,所以被称为高辛氏。三十岁那年,他接了颛顼的班,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领导人。网络配图帝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后来的商朝、周朝都到他这里来寻根。帝喾简直就是帝王的宝库,后世王朝的开国者一旦搞不清楚自己家族的来路,

  • 明朝也鼓励种树 朱棣是史上唯一亲自种树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

    在北京建都860年的历史中,辽、金、元的统治者都曾提倡种树;在清代,乾隆更是一位给树封官、为树赞歌的皇帝;而亲自种树的皇帝,仅有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一人。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为建立、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平定叛乱为由起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

  • 老虎为康熙迎驾反被猎杀 康熙从此金盆洗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

    满族人喜欢狩猎,并以所获猎物的多少为荣。康熙曾经公布过一个打死野兽的数字: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网络配图这组数字让康熙充满自豪,可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却让康熙“金盆洗手”,从此再不射杀老虎。那次,康熙上五台山礼佛,黄昏时分出来散步,忽然见到一只斑

  • 朱元璋一生有多好色?连对手的女人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明代18岁皇帝专宠35岁宫女 被打掉无数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见深

    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开篇,是“狸猫换太子”的离奇故事。近代学者俞樾觉得此事荒诞不经,就改写了这一回。然而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朝,就闹了一出太子生长于冷宫的事件,可谓明版“狸猫换太子”。网络配图朱见深少年时期反应迟钝,口吃严重,父亲英宗很怀疑他的智力和治国能力。只有在自幼照顾他的宫女万氏那儿,

  • 清朝秘闻:曝光曾国藩与咸丰帝的权力之争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借父丧之机,向咸丰帝摊牌索要更大权力。清廷以为太平天国行将覆灭,断然令曾国藩在籍守制。不料三年后,江南大营再次崩溃,太平天国基本控制了富庶的江南地区,切断了清王朝赋税、漕粮的主要供应渠道。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的烈火迅速从广西燃向全国,此前清廷依靠的八旗与绿营不堪

  • 历史秘闻:刘邦和项羽曾联手“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

    导读: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屠城”?项羽屠城我们都知道,而且历史中也有其屠城的记录,但是汉帝刘邦也曾屠过城,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具体介绍吧。网络配图一个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个是屡败屡战、打不过就跑的汉中王。中国历史上,可能再没有比“楚汉争霸”更富戏剧性,更具有传奇色彩的双雄对诀!在

  • 楚汉之争: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

    导读:项羽是大家心目中的真英雄,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但是最终却败给了刘邦,这是为什么呢?在这场楚汉之争中,有多少真正的历史是我们看不到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一下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网络配图原因之一:优柔寡断我们最熟悉的西楚霸王其实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我们并不陌生,在鸿门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