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大揭秘:一代名臣于谦是古代清廉的代表!

明朝大揭秘:一代名臣于谦是古代清廉的代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29 更新时间:2024/1/25 13:10:08

今日要谈到的关于明朝的名臣于谦那可不是说相声的哪位于谦,而且生活在明朝的哪位令人敬佩的清廉的官员!百家讲坛于谦讲到是两袖清风的代表,其令人敬佩还是从他的家风故事当中可以看到!

他来自一个官宦世家,先祖做官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奇怪的是,到了他父亲于仁时,却出人意料地断绝了这一传统。因为于仁是一位有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的读书人,在他看来,当时的官场上充斥着太多的污秽与不堪,他实在难以与之同流合污。故而,于仁虽然在民间有君子之名,却始终没有踏上仕途,只是隐居乡间,将一身才学传于儿子。受到父亲正直人格影响的于谦,少有大志,他的偶像则是文天祥。其实文天祥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偶像,也是于家的偶像,从他爷爷那一代开始,家中就开始悬挂这位民族英雄的画像。

网络配图

不久明宣宗去世,年幼的明英宗继位,张太后监国。这位太后是一位难得的贤明之人,大权就在手中,却将其让于一些贤明大臣,严禁自家亲戚干涉朝政。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奸佞小人,张太后打击的态度十分坚决,对于清廉官员则予以提拔保护。但十余年后,待张太后和几位老臣去世之后,朝中气象就猛然一变。长大成人的明英宗,宠信一个名叫王振的宦官,朝政随之开始紊乱。

这个王振,是历代奸臣中的一个奇葩。他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却因为才学拙劣,考不中科举,便心生歪念,竟然狠下心挥刀自宫,进宫去当了一个大龄太监。至于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报效国家,而是为了捞取私利。张太后在时,王振因为贪腐,经常被叫去责骂,甚至一度还差点掉脑袋。但张太后一死,就没人制得住他了。那明英宗也不知是吃了什么药,对王振是百依百顺,甚至将他视为自己的周公。王振贪污的主要方式,是胁迫官员给他送礼,哪位要是不送,那么第二天就会被他随便找个借口处以重罚,乃至抓进监狱,在一番拷打之后,安上一个罪名处死。

网络配图

他还是分文不送,并为此写下一首诗,表明自己的态度,其中正有“两袖清风”四个字。于是于谦很快就被王振打入死牢,判处死刑。听闻于谦遭到王振迫害,许多百姓都来为他申冤,甚至还有一些藩王贵族都主动站出来为他说话。王振这才发现,于谦是一个杀不得的人,要是杀了,可能会激起一场大规模的民变。到时候明英宗下不了台,需要找一个替罪羊的话,他王振恐怕是跑不了的。 只得以抓错了人为借口,将于谦放了出来。

王振的贪欲,并不止于金钱,他也读过书,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他还想建功立业。于是便利用自己的权力,故意挑起明朝与蒙古也先部的战争,然后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却是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则死于愤怒的将士之手。

消息传来,朝廷一片惊慌,乃至有人提议干脆迁都南方,学南宋算了。危急之时,于谦站了出来,力主保卫京城,击退外敌,并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他们拥立明英宗的弟弟为皇帝,稳定人心,然后调集各方兵马,汇聚京城,与敌人连连血战,取得了胜利。蒙古也先部在大败之后,觉得明英宗留在手上也没什么价值,在明朝愿意讲和的情况下,索性将其放回。而明英宗之所以能平安归来,也是于谦极力主张的结果。

网络配图

皇位的争夺可以泯灭一切人性。明英宗趁着自己弟弟病危之际,发动政变,夺回了他的皇位。随之对当年把弟弟扶上皇位的于谦等人,展开了血腥报复,他不管是谁救他回来的呢。当官员到“罪臣”于谦家中去抄没财产时发现,这位曾经挽救大明王朝的人物,竟然是家徒四壁,极为贫寒,根本就没有财产“以供抄没”。诡异的是,于谦死后不久,明英宗似乎又良心发现,将当年迫害于谦的几位急先锋尽数处死,连带着诛灭了他们的族人,罪名则是贪腐。于谦也得到了平反,他的后代虽然再未于政治上发挥影响力,平淡处世,却始终保持了这股清白之风,从未出过一个贪腐奸邪之徒。

标签: 名臣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为什么会爱上一个欲望无限的三婚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有一位特别的皇后,地位很高,她的名字叫古儿别速,史称“哈儿八真皇后”。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在她还不是成吉思汗的妃子之前,她甚至还嘲笑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人浑身都是臭味。而且,由于她的“作”原本好好地乃蛮部落也被歼灭,而她却依旧活得好好的,甚至当上了成吉思汗的皇后,确实非同一般。网络配图古儿别

  • 他本是刘备阵营中的猛将 却一直被黑了几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延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很多人会把一系列文学作品作为历史剧去思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三国人物中,魏延绝对是一个命苦的人。也不

  • 曹操在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反而杀了他 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

    曹操的性格很复杂,他“有权谋,多机变”,同时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点曹操看得很透彻,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董卓死后,黄巾残余势力再次叛

  • 最后一位被腰斩之人 起源于雍正的反贪风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腰斩

    康熙大帝千古一帝,了不起,其中最了不起的一项就是把封建帝王之术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第一次形成一套理论,这套秘术理论只教导皇子们,成为家天下的治国秘宝。这套理论其实中心就是愚民政策,用贪官的选官制度,两派制衡的御人之术。雍正在位仅13年,于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因心力交瘁,

  • 可叹战国四大名将的下场 竟只有王翦一人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翦

    千字文》中有句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说的是战国的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四个人,最会用兵。此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白起——遭人妒忌,被赐自刎身

  • 刘伯温在山洞中发现一本奇书 熟读之后成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文臣谋士,也是朱元璋帐下最著名的高人,早年朱元璋对刘伯温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先生,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在老百姓的心中,刘伯温更是对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通的一代奇人,堪比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网络配图刘伯温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他天赋过人,读

  • 帮手下奴才非法获利的和珅:为啥难逃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

    和珅并非电视剧中那样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历史上真实的和珅,长相清秀、文武全才,据《和珅列传》载,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英文也能对答如流,乾隆的对外交流大多也安排他做翻译。清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大清国发生了两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先是正月初三(2月7日),太上皇乾隆驾崩;五天之

  • 唐太宗特别反腐手段:金銮殿竟当众给贪官发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反腐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奖字多好听啊,结果往往都是“罚酒”不吃吃“敬酒”,咕噜咕噜把那酒喝下去了。罚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够戗才罢、醉得半死方休。网络配图唐太宗也许参加这样的

  • 亡国之君南齐和帝萧宝融:醉酒而死却好过吞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齐

    南朝齐开国两位皇帝的十三年间,算得上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文化都有所发展,在文学上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奠定唐诗基础的永明体。然第二个皇帝之后不过九年时间,你还没唱完我已登了场,拿着刀剑杀杀杀,铛铛铛换了五个皇帝。当中就有历史上荒唐又短命的东昏侯萧宝卷。萧宝卷荒淫无道、噬杀无度,文臣逃武将反,南齐乱

  • 武则天凭什么能称帝?关键性因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唐朝作为开放程度极高的朝代,首先就表现在婚恋制度和女性地位上:男女婚恋不再局限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崇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由恋爱;而女性与丈夫离婚后也并非要守寡一生,一嫁再嫁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能够先是嫁给李世民,而李世民驾崩后她又改嫁继子,这在别的朝代是极度触犯伦理道德的;而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