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军事家:女将妇好的传奇人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军事家:女将妇好的传奇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15 更新时间:2024/1/31 10:20:51

导读:妇好 ,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司母辛鼎即是她的用器。妇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墓中的谜团目前正在不断发掘之中。

在河南博物院里陈列着一个猫头鹰形状的“妇好”鸮尊,其精美的造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少人在欣赏它时,都忍不住感叹古人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妇好”鸮尊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属于商代晚期青铜器。“妇好”鸮尊本是一对儿,另一只由国家博物馆保存,这座几千年前的青铜器做工精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它不但是最早发现的鸟形酒尊,也见证了一位古代奇女子的丰功伟绩。

水里捞出来的国宝

“妇好”鸮尊所在的妇好墓是当年考古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察时的一次意外发现,而“妇好”鸮尊竟然是考古专家从水里捞出来的。据说当时挖掘妇好墓的时候,出现地下水,墓在水下,挖掘很困难,考古队调来水泵抽水,可是,水越抽越多。为了保护国宝的安全,考古专家郑振香带领队员们开始从水里捞宝藏。一件件器物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有两件器物轮廓好像是站立的动物,这更引起了专家们的好奇。

由于是从水里捞出,器物沾满了泥水,一开始辨不出它们究竟是什么,随着清洗,这两件器物逐渐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个类似猫头鹰形状的青铜器,专家们断定它是一个商代的酒尊。之后,在研究器物时发现口下内壁上刻有“妇好”字形的铭文,于是便正式把它们命名为“妇好”鸮尊。在古代猫头鹰又称为“鸮”。不过这两只“猫头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造型,头部都缺了半个脑袋,考古学家以为,也许这个酒尊就应该是敞着口的,这样可倒入液体。

但不久,在考古专家合对青铜器残件时,又发现了两个近似半圆形的器物,它们样式、大小相似,却难以断定这两件东西是用在何处。这时,一位老工人说:“这两个半圆形的东西,该不会是‘猫头鹰’头上的盖子吧?”考古专家觉得这个解释颇有道理,于是取出两件酒尊加以考证。当这两个半圆形的器物放到酒尊顶部时,正好与酒尊相吻合,一个完整猫头鹰形状的“妇好”鸮尊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独特的造型让在场的专家们兴奋不已。

“妇好”鸮尊呈站立姿态,头部高昂,两眼怒睁,方形的喙部上方有开口,头上立着两只钩形的冠,头部后侧有一个半圆形盖子,盖上前后矗立着小型尖喙鸮鸟和龙形卷尾兽,“猫头鹰”的双足与尾巴以三足鼎立的姿态,稳稳站于地面,两侧的翅膀紧贴身体,似乎做着展翅飞翔前的准备,酒尊的背后设有龙形把手,以便把持。再仔细观察它的纹饰,表现猫头鹰特征的刻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刻纹,主次分明,有着明显的层次变化,雕刻精细,具有商代青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的神韵。

祭奠妇好之物

“妇好”鸮尊是谁所拥有的呢?既然酒尊内壁上刻有“妇好”二字,必然与妇好有关。据记载,妇好是殷商武丁王之妻,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将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关于妇好的很多事迹。其实“妇好”并非是这位女将军的名字,甲骨文与金文中记载,王与臣的妻子都可以称之为“妇某”,“好”字才是她的名字,不过,据研究也许“好”字是她所属部族的姓氏名称。无论如何,这名字都暗示了这位女子的美好。

在商朝晚期,武丁王曾一度扭转衰落的国运,使商朝达到鼎盛时期,而他的妻子妇好可以说功不可没。妇好是武丁王时期的女将军,她带领商兵东征西讨,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据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疆发动战争,派去的将领一直不能解决问题,妇好请命出战,要求率兵前往讨伐,武丁王犹豫不决,一番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妇好大胜回朝。此后,武丁王让她担任统帅,并屡次立下战功。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中,妇好带领1万多人征讨西北内蒙古、河套一带的敌军,不但大获全胜,而且使敌军俯首称臣,这一场战争解决了困扰商朝多年的西北边境骚乱,可见妇好的英勇神武和军事才能,不愧为女军事家的称号。

妇好还经常与武丁王共同作战,是武丁王的左膀右臂,赢得了武丁王对她的信任与疼爱,武丁王给她很多奖赏。妇好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同时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和占卜之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祖、祭神和占卜等活动。妇好在战场、宗庙、商朝的疆土上都留下了辉煌的印迹。武丁王对她十分宠爱,经常向鬼神祈求她健康。妇好死后,武丁王将其墓建立在自己处理政事的宫殿旁边,以便自己随时都能守护着她。当然,武丁王还为他的王后举行了最高规格的墓藏,活人殉葬,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伴随着妇好长眠于地下,而这个精致的“妇好”鸮尊就是其中之一。

战神的象征

“妇好”鸮尊被考古专家称为宝藏中的宝藏,那么妇好墓众多出土的青铜器中,为什么“妇好”鸮尊会脱颖而出呢?第一,它不但做工精美,猫头鹰在商朝是战神的象征,更能代表这位女将军的身份,同时“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验证了商朝时期人们对猫头鹰的信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由于猫头鹰形貌丑陋,声音难听,自周朝起,猫头鹰就不再是人们所崇尚的辟邪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中国古人视为不祥之鸟,在各种花鸟动物为题材的中国传统国画中,几乎看不见猫头鹰的踪影。文学作品中,一般将猫头鹰视为不祥、邪恶的象征。不过上溯到周朝之前,猫头鹰却是殷商人的重要图腾,在中国上古时期,将鸟类、兽类作为一个部族的图腾,对其顶礼膜拜是一种普遍现象。相传,商朝人先祖契的母亲简狄是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多年不孕,有一年,她去温泉沐浴,见到一只玄鸟产下一颗五彩斑斓的卵,简狄看到十分喜欢,就将其吞下,后来就产下了契,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从中可见玄鸟在商朝人心中的地位,殷商时期人们一直视玄鸟为祖先。

商朝人对猫头鹰曾有过狂热的崇拜。猫头鹰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被视为战争之神,是帝王乃至将军们的爱物。妇好的一生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将具有战神象征的鸮尊与其陪葬,显示了妇好地位的显赫。作为一位能征善战、为商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妇好无疑具备拥有鸮尊的资格。

标签: 女将妇好古代将军

更多文章

  • 瓦岗寨的“混世魔王”?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

    民间有句谚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等隋唐历史小说中,程咬金跨越的篇幅是最长的,从瓦岗寨起事,到玄武门之变,从薛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从薛刚反唐,到中宗复位。小说中程咬金大腹便便,虽然本事不高,只会三斧子半(三板斧),但他粗中有细、机警过人,常常化险为夷,同时运气极好,还曾

  • 英国玛丽皇后:世界史上拥有珠宝最多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英国,玛丽皇后,珠宝

    近几个世纪以来,谁是世界上拥有珠宝最多的女人?如果你以为是英国女王就错了,她会告诉你:“我拥有的珠宝,只有祖母玛丽皇后的一半不到。”有人曾说过:“玛丽皇后手中闪耀的珠宝,曾照亮过半个地球!”(这种牛逼哄哄的气势有谁可以超越?)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位神秘的玛丽皇后究竟是谁?谁是玛丽?玛丽皇后(Queen

  • 郭皇后暴卒之谜:宋仁宗的废后郭皇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仁宗,郭皇后

    宋仁宗即位之初所立的郭皇后,实是太后强加于少年皇帝的婚姻,所以久不得宠,却又骄纵泼辣。一次后妃之间的争风吃醋,失手打了皇帝,闹出废后风波。宰臣与宦官的推波助澜,使郭后终被废黜,出居道教宫观。问题是,仁宗后有悔意,打算召郭氏回宫,这时郭氏突然暴卒。是被人暗害而死,还是上天无情?留下永久之谜。宋仁宗的婚

  • 揭秘:谁是汉太祖刘邦手下最“叛逆”的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刘邦,开国功臣

    刘邦手下有很多开国功臣,都是他的老乡。比如卢绾夏侯婴曹参萧何樊哙等,这些人不管和刘邦关系如何,刘邦都能呼之即来,挥之能去。也就是刘邦的无赖脾气对他们非常吃得开,不过刘邦手下还有一个人,虽然也是老乡,可刘邦对他却很客气,这个人就叫王陵。王陵年少的时候,就是刘邦的翻版。不爱读书,喜欢玩枪弄棒。而且在当地

  • 揭秘:历史上日本人最佩服的“两个半”明朝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佩服,明朝

    《笑傲江湖》里,前魔教教主任我行在少林寺之战中,说自己最佩服的天下高手只有“三个半”,这段描写令人记忆深刻。桀骜不驯自以为是神国的日本人,和任我行的性格多少有点相似,那么,日本人最佩服的明朝人,有几个呢?是朱元璋、朱棣、朱翊钧这几个威名赫赫的皇帝?是戚继光、俞大猷、李如松、陈璘这些揍过日本的名将?还

  • 清朝贪官和珅的马屁艺术:清朝巨贪是怎样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马屁,乾隆,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等。他是清朝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过巨,被国人视为巨贪,后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一生读书甚多,清史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精通四书五经,他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虽然,后来信奉现实主义,不过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而且,四大名著之

  • 童贯:中国历史上五项之“最”的宋代传奇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童贯,宋朝,宦官

    在公元1127年上演的巨型历史悲剧中,有一个介乎喜剧与悲剧之间的角色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童贯。 半年前,他已经被皇帝下令处死。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公元1127年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即便死上一百次,也不足以赎回他的罪恶。因此,在后来的世代里,一提起他的名字,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舞台上的大

  • 诸葛亮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中是怎么布阵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诸葛亮

    南中平定后,解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便“治戎讲武”,积极准备北伐。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乘曹丕病死、曹叡继位之机,率军进驻汉中,并向后主刘禅上了一个表章──《出师表》,同时调整了军政部署:1.命前将军李严移驻江州,负责后方军政工作;2.命护军陈列驻扎永安以防东吴;3.命长生张裔、参军蒋琬总理国内

  • 汉景帝的智慧:遵循汉文帝的政策确保了稳定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文帝,汉景帝,吴楚之乱,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三个哥哥先后死去,所以他得以继承帝位。作为皇帝,他是“文景之治”这一治世的完成者,其历史地位非常突出。其实,在他当皇帝期间,地震、飓风、旱灾、蝗虫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把一个文帝开启的“治世”延续下去,他个人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代君王

  • 美女西施的历史误读:西施并不带有间谍这个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施,美女,间谍,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大概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知名度就很高。《墨子》里一句话:“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意思是说,吴起的死是因为功劳太大;西施的死,是因为太美丽。其他如庄子、孟子、韩非子等典籍中都有提及。然而,这个西施是不是与吴、越两国有关的那个人却是非常值得怀疑!后世的一些文章说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