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扶不起,为什么还能当四十年的帝王?

刘禅扶不起,为什么还能当四十年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46 更新时间:2024/1/24 1:39:09

刘禅扶不起,为什么还能当四十年的帝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刘禅的评价是非常差的,主要因为这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在归降曹魏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表明了他的志向,只知玩乐而已。第二件事就是他与那些昏君无异,重用黄皓这样的宦官,使得宦官揽权。第三件事情就是没有一点志气,当初邓艾率领着两万疲惫部队,突破到成都,而刘禅却直接弃城投降了,一点抵抗的意愿都没有。这样的人,怎能担起大任呢?所以后人一提起他就很失望,认为他扶不起。不仅如此,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就是赵云拼死救出阿斗,已满身伤痕,而这阿斗却睡得很死,对此刘备很愤怒,想要摔掉这个孩子。众多原因,刻画了一个“扶不起”的形象。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当然了,小说中的刘备怒摔阿斗,并不是真的,而是虚构的,我们在此就不提了。毕竟,如果真有此事,也不能证明阿斗的“扶不起”,毕竟那时他还是个幼儿,什么也不懂。此外,另三件事的真实性,也是另有解释的。司马昭询问刘禅,对于蜀国是否有念想?而刘禅回答了那句此乐间,不思蜀。这个故事是《汉晋春秋》中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就算此事不假,那也能说这是司马昭的试探之语。要是刘禅回答不慎,答了思念蜀国,那么他的处境就很危险了,很可能会丧命。所以说,刘禅那么回答是明智的,不思蜀能够证明并没有复国之志。从此处可以看出刘禅还是很聪明的。至于黄皓弄权,也是后人夸大了,事实上没那么严重。

还有就是邓艾率军来到成都之时,刘禅其实也有过抵抗。他曾派了诸葛瞻带着人马,去和邓艾一战,不过在绵竹战败了,全军覆没。此时,成都之中已没有什么抵抗力了。更何况,邓艾大军那么强悍,如果不开城投降的话,那么此城的百姓便会遭到牵连,甚至会遭到屠杀。刘禅不愿看到这一幕,只有投降了,这也是为了百姓着想,不能说他扶不起,也不能说明他无能。所以说,这最能说明他“扶不起”的三件事,现在都已论据不足了。其实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而且还很有本事。在乱世之年,刘禅做皇帝还能坚持了四十年,实属不易了。而且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他又一人支撑蜀汉坚持了差不多三十年,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那么刘禅为何能在这样的乱世,坚持这么久,他有什么能力呢?首先他有着明确的治国方针。在刘备死后,朝政在诸葛亮手中,治理了差不多十年。这期间,诸葛亮只做了两件重要之事。第一件就是北伐,还有一件就是屯田搞生产。虽然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北伐也没什么大的进展,不过这种主动攻伐策略,能够让蜀国平稳发展,不至于很快就被曹魏和东吴给灭掉。从大局来看,这样的战略是基本正确的。诸葛亮死后,刘禅上台了,一般那些皇帝上台后,为了巩固权力,都会对权臣进行打压和削弱。例如史上的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的打压等等。不过,刘禅却没有做出他们的举动,而是对于那些大臣给予足够的信任。诸葛亮留给他的那些人,也深得他的重用,没有被清洗掉。

此外,刘禅也继续北伐,按着以攻为守的策略,没有另想它法。不过,他也不是完全生搬硬套,而是也有一些改进。例如,让北伐的规模减小了,以前都是举全国之力进行的。现在投入的人力减少了很多,很多时候,还是让百姓们在田间生产。这样的调整也是正确的,即让蜀汉得以安定,也得到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这第二点便是他的协调能力很强。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一时陷入了窘境,处于无首状态,这样的情形,如果没有较强的协调能力的话,很容易就让朝廷混乱起来。因为一些人不会甘于现状的,都想当那个带领人。不过,这样的情况未曾出现,反而让蜀汉势力更加团结,得以平稳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可能有些人并不认为这是刘禅的能力,而是蜀汉的大臣们都有很好的品行,不会做出那样出格的事。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内部不但有争斗,情形还很严重。姜维率着部队回朝时,曾建议刘禅要除掉黄皓。而诸葛瞻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此时外不能牵制住姜维,内部又无法除掉黄皓。可见,这时蜀汉内部矛盾很大,大臣们间的争斗也是很厉害的。那么问题来了,大臣们争斗如此剧烈,为何就没有发生什么巨大冲突,再来个政变什么的呢?这只能说是刘禅的功劳,协调能力非常强。

例如,在姜维想要杀掉黄皓时,刘禅是这样说的:黄皓仅仅一个小宦官而已,他掀不起什么风浪,你何必玷污自己的双手呢?这话很明显,就是黄皓虽然想要弄权,但是他没什么能力,还在我掌控之内,不用下死手。而且对于诸葛瞻的话语,多次说姜维是个巨大的威胁。但是刘禅仍然坚持信任他,没有猜忌怀疑,依然给他兵权让他领兵。这更能体现刘禅的大局观念,能够妥善协调大臣间的矛盾。所以说,刘禅还是很厉害的,我们不能因一些事情做不好,就说他“扶不起”,这样就有点太片面了。

相关推荐:蜀汉的投降之君刘禅的晚年是怎么样的

乐不思蜀也是一种智慧刘禅降魏后乐不思蜀安然度过晚年为何没被杀掉三国中刘禅无能昏庸那么真实历史中刘禅真的一无是处吗刘备死后诸葛亮扛起大任刘禅是否厌恶过诸葛亮精彩热文:

标签: 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班婕妤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班婕妤,汉朝

    班婕妤为何被称为古代最完美的女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古代著名的才女,也是古代以赋闻名的作家之一。擅长写诗和赋,具有高尚的品德,进宫的时候为少使,后来又被封为婕妤。她的相关作品大多是已经销声匿迹,唯有三篇诗赋流传于现在,分别为《自伤赋》《捣素赋

  • 手段厉害的傅昭仪为什么斗不过王政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傅昭仪,汉朝

    傅昭仪为什么斗不过王政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手段厉害的西汉元帝傅昭仪,为什么每一步都输给了王政君。纵使她运用权谋,都将自己的孙子推上了皇位,也还是以悲惨为结局。涂涂今天就来讲讲其中的原因,一家之言,姑且看之。一、地位正统问题:王政君虽然不受汉元帝的宠爱,但毕竟是西汉名

  • 陈玄礼发动兵变赐死杨贵妃,他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贵妃,唐朝

    陈玄礼发动兵变赐死杨贵妃,他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云樵的爷爷名叫陈玄礼,在当年的马嵬驿兵变,由陈玄礼直接发动了兵变,杀死了杨国忠,随后逼死了杨贵妃,照当时的情况,唐玄宗苦苦哀求不要杀了杨贵妃,可惜陈玄礼已经下不来台了,都已经对杨贵妃的姊妹、兄弟下了毒手,若是还

  •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可以说是包容性最强的时期,这个包容除了体现在文化领域,还表现在女子的社会地位方面。不管是唐朝以前还是以后,社会对女子都非常苛刻,只有在唐朝时期,个个女子都开放大胆,除了诗情画意之外,还可以入朝为官,甚至还出了武则天这样的

  • 晋哀帝司马丕为何年仅25岁就去世?他把丹药当饭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丕,东晋

    司马丕,即晋哀帝,东晋第六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年晋成帝去世,本来应该是司马丕登基,但中书令庾冰因害怕其登基后失去权势就以国家多难,应当立年长的人,而司马丕年幼为理由反对,于是司马丕的叔叔司马岳登

  • 晋穆帝司马聃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聃,东晋

    司马聃,即晋穆帝,东晋第五位皇帝,晋康帝司马岳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岳的皇位是哥哥司马衍摄于虞冰势力传给他的。司马岳病重后,也面临和司马衍一样的问题,是传给给自己的儿子还是兄弟。虞冰兄弟为了能够继续掌握权利,认为东晋外敌环伺,北有后赵,西有成汉,应该由年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了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了什么病?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平民百姓饭都吃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得上高血压,这种病那可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啊!比如说唐朝的皇帝们几乎都有这种病,开国皇帝李渊以及唐太宗李世民都有高血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困扰,但是武则天却十分喜欢,这是为啥呢?隋朝

  • 汉末时期刘表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为何不敢与曹操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表,汉朝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东汉末年汉末群雄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朝末期,群雄逐鹿,各大势力纷纷崛起,意图入主中原,夺得整个天下。当时刘备在各大势力中排不上号,真正的领军者是袁绍、曹操、刘表等人,他们掌握着肥沃的土地和大量兵马。而在

  • 朱棣将相士袁珙处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将相士袁珙处死,背后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做皇帝之前,在谋士姚广孝的举荐下,认识了相士袁珙,被他过人的相术所折服,将其奉为座上宾,二人经常秉烛夜谈。袁珙与江湖术士不同,他的确有真才实学,所算之事无不应验,也因此备受朱棣的赏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袁珙的儿子袁

  • 赵衍能打败名将章邯,凭借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衍,秦朝

    赵衍能打败名将章邯,凭借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世间最难看透的东西就是人心,尤其是古代权倾天下的皇帝,称帝之前跟部下患难与共,甚至称兄道弟,等到坐稳江山之后,开始对功臣下手,汉高祖刘邦就是如此。刘邦登基后,对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很不放心,只要他们不死,刘邦睡觉都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