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67 更新时间:2024/1/7 14:11:15

李隆基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可以说是包容性最强的时期,这个包容除了体现在文化领域,还表现在女子的社会地位方面。不管是唐朝以前还是以后,社会对女子都非常苛刻,只有在唐朝时期,个个女子都开放大胆,除了诗情画意之外,还可以入朝为官,甚至还出了武则天这样的女帝。

上官婉儿也是当时的风流女子之一,她的很多行为让后人议论不断。可惜,这位美人最后却被李隆基给杀了。事实上,她在前期做了很多坏事,连女帝的男宠都敢指染,而李隆基与她并没有多大关系,那为什么一定要置上官婉儿于死地呢?

不知道为什么,古代大部份有才华的人身世都非常坎坷,上官婉儿的身世也特别容易让人觉得心酸。她的祖父上官仪原本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专门负责为皇帝撰写诏书。

后来,他因为起草废除武后的诏书而遭到灭顶之灾,家族中所有男性都被杀了,只剩下不满一岁的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至此,上官婉儿也从高高在上的贵族后代,变成了最低贱的奴才。

所幸,她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尽管面对巨大的变故,依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教育。她把上官婉儿当儿子来养,教她四书五经,诗词作画,希望女儿将来不比男子差。再加上当时是武则天掌权,身为女子却能坐在皇位上,上官婉儿的母亲更是看到了希望。

上官婉儿完美的继承了家人的好基因,小小年纪就已经饱读诗书,颇有才能。而且她的容貌也明艳动人。女帝武则天知道有这号人存在后,命人把她带进皇宫,对她进行测试。见上官婉儿确实有一身过人的才华后,更是喜爱有加,不但免去了她的奴才身份,还让她掌管宫里的诏命。

上官婉儿很强,她的强不止体现在才华方面,更体现在她的头脑,任何事情都拿捏得很好,懂得看人脸色说话,很讨武则天喜欢。在她的苦心经营下,上官婉儿很快就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一时之间地位比其他老臣都高。

慢慢相处下来,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已经完全没有防备之心了,就连和男宠张宗昌在一起的时候都不避讳她了。不过她身为女子,又正值青春年华,整天面对那些风流韵事,心里自然也萌发了不该有的想法。

而张宗昌也是个好色之徒,一边享受着女帝的各种恩典,一边却又觊觎上官婉儿的美色。两人你来我往,很快就混到一起了。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被女帝知道了,而且还被女帝抓了个现场。据说女帝在发现的时候非常生气,直接拔刀砍向上官婉儿。不过,她的刀并没有取上官婉儿的性命,而是在上官婉儿的额头上狠狠划了一道口子。

上官婉儿之所以没有被一刀结束性命,可不是因为女帝眼神不好使,而是因为女帝爱惜她的才华,舍不得她死。不过,死罪可以免去,活罪还是得承受的,女帝命她必须终生留着那道刀疤,不可以寻医治疗。

对于女帝的话,上官婉儿自然是不敢不听的,为了遮住那道刀疤,上官婉儿往刀疤上刺了一朵红梅。她的初衷,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难看而已,没想到如此一来却让她看起来更加妩媚了。其他女子看到她的做法后纷纷效仿,反倒成了唐朝非常流行的妆容。

有了刀疤的教训后,上官婉儿变得更加努力,因为她知道,只有彻底消除那场风流韵事带来的负面影响,她的人生才能更加顺畅。除了官场以外,她在诗词方面非常了得,写下过很多诗词,实力不比李清照低,

她曾经写过一首《彩书怨》:

叶下洞庭秋,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账久离居。

这首诗也是上官婉儿所写的诗词中最精彩的一首。很多人都以为是写给太子李贤的,因为她对太子曾经动过情,不过并没有证据。

到了武则天生病不行的时候,上官婉儿早就为自己找好出路了,这个靠山正是李显。在李显的上位之路,上官婉儿也出了很多力。原本她以为李显非常有实力,所以才投靠他,可是慢慢的,她发现李显为人完全不行,不具备皇帝的威严,更没有当皇帝的能力。

很快,她就向李显的皇后韦氏拉关系了,韦后虽然厉害,但是对朝政并不熟悉,需要上官婉儿提供帮助。上官婉儿也不断拉拢对自己有用的人。没多久,她又把自己的情夫武三思推到韦后身边,三人一起淫乱后宫。

上官婉儿追随的两个女人都是女强人,在她们的影响下,对权势越发看重,而且还会利用男人去得到更大的权势。不过,她虽然行为不够好,但她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对学识的追求。她还特地让皇帝扩充了文学馆,招纳很多学士,经常举办诗词会。

有了皇帝的宠爱之后,上官婉儿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和朝中很多大臣都有勾结,有一些长得俊俏的男子也因此而获利。

后来,韦后除掉了李显,让上官婉儿为自己写一份掌政的诏书。在官场和后宫混迹了那么多年的上官婉儿,一下子看出了其中的阴谋,她马上放弃了韦后,把目标锁定在太平公主身上。

在这两个女人的合谋下,一份临时伪造的“遗诏”出来了。“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掌政,李旦参与国事。不过,这份“遗诏”后来却作废了。

李显的死,让李隆基提前行动了,他趁着夜色集结军队,冲到宫里杀死了韦后母女,然后让军队包围了上官婉儿的家。上官婉儿却完全不惊慌,拿出那份“遗诏”让头领拿给李隆基。

没想到,李隆基刚看完就把上官婉儿给处死了。原来,“遗诏”虽然让李旦议事,实际作用却不大,李隆基早就有心做皇帝,上官婉儿有才,却不够识趣,所以李隆基才那么干脆杀了她。

上官婉儿错就错在太盲目自信,以为自己一定没事,结果才那么惨。如果她再谨慎些,说不定李隆基也不会杀她。

标签: 上官婉儿唐朝

更多文章

  • 晋哀帝司马丕为何年仅25岁就去世?他把丹药当饭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丕,东晋

    司马丕,即晋哀帝,东晋第六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年晋成帝去世,本来应该是司马丕登基,但中书令庾冰因害怕其登基后失去权势就以国家多难,应当立年长的人,而司马丕年幼为理由反对,于是司马丕的叔叔司马岳登

  • 晋穆帝司马聃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聃,东晋

    司马聃,即晋穆帝,东晋第五位皇帝,晋康帝司马岳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岳的皇位是哥哥司马衍摄于虞冰势力传给他的。司马岳病重后,也面临和司马衍一样的问题,是传给给自己的儿子还是兄弟。虞冰兄弟为了能够继续掌握权利,认为东晋外敌环伺,北有后赵,西有成汉,应该由年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了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了什么病?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平民百姓饭都吃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得上高血压,这种病那可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啊!比如说唐朝的皇帝们几乎都有这种病,开国皇帝李渊以及唐太宗李世民都有高血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困扰,但是武则天却十分喜欢,这是为啥呢?隋朝

  • 汉末时期刘表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为何不敢与曹操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表,汉朝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东汉末年汉末群雄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朝末期,群雄逐鹿,各大势力纷纷崛起,意图入主中原,夺得整个天下。当时刘备在各大势力中排不上号,真正的领军者是袁绍、曹操、刘表等人,他们掌握着肥沃的土地和大量兵马。而在

  • 朱棣将相士袁珙处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将相士袁珙处死,背后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做皇帝之前,在谋士姚广孝的举荐下,认识了相士袁珙,被他过人的相术所折服,将其奉为座上宾,二人经常秉烛夜谈。袁珙与江湖术士不同,他的确有真才实学,所算之事无不应验,也因此备受朱棣的赏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袁珙的儿子袁

  • 赵衍能打败名将章邯,凭借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衍,秦朝

    赵衍能打败名将章邯,凭借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世间最难看透的东西就是人心,尤其是古代权倾天下的皇帝,称帝之前跟部下患难与共,甚至称兄道弟,等到坐稳江山之后,开始对功臣下手,汉高祖刘邦就是如此。刘邦登基后,对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很不放心,只要他们不死,刘邦睡觉都不踏实。

  • 历史上良妃是什么出身?她在后宫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良妃,清朝

    良妃觉禅氏,位居康熙五妃之一。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2014年刘诗诗版的《步步惊心》自上映之后,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这部电视剧中有很多让人值得眼前一亮的角色,尤其是剧中八皇子的剧情,确实让人流连忘返。这部电视剧中关于八皇子的剧情,可以说是历史上八皇子的真实写照。不

  •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国家为何会被称之为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汉昭烈帝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虽然起兵的时间不晚,但是,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

  • 历史上曹操建立铜雀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了大小乔?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大诗人杜牧有一首感怀历史的诗很出名,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更是把诗人的浪漫情怀发挥到了极致,说的是如果当年

  • 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楚汉之争其实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楚汉之争,项羽

    话说当年秦始皇击灭六国之后,六国势力依旧非常强大,仍在虎视耽耽试图复辟,只是慑于秦始皇威名不敢异动而已,很多人其实都不了解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始皇死后六国势力立即发动,所以陈胜起义不过是个引子而已,他的部队轻易就被秦军打垮,真正打垮秦国的还是六国势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