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时期刘表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为何不敢与曹操一战?

汉末时期刘表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为何不敢与曹操一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43 更新时间:2024/1/7 5:59:28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东汉末年汉末群雄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汉朝末期,群雄逐鹿,各大势力纷纷崛起,意图入主中原,夺得整个天下。当时刘备在各大势力中排不上号,真正的领军者是袁绍、曹操、刘表等人,他们掌握着肥沃的土地和大量兵马。

而在这三位巨头中,实力最深厚的就是刘表。他虽然不像袁绍和曹操那样霸气外露,却也颇具实力,不仅拥有荆州这个军事重地,还有十万左右的兵将,以及众多谋臣名将,实力极强。然而如此实力的刘表却不敢跟曹操北面一较高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刘表能力

刘表的早期发展颇为传奇,当时他虽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却没有任何的权利,也没有汉朝廷的护送与当地的接待,就连上任的时候也是独自前去,可见当时汉室已经颇为式微,对地方已经没有任何管辖能力了。

按理说,刘表这样一个没有实权的“父母官”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任何权利。但刘表却凭借自己的智谋,迅速从一个毫无实权的“父母官”变成了荆州的实际掌权者。从这就能看出,刘表是具备出色政治能力的,足以担任一国帝王。

然而他虽在政治方面极有建树,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却实在差强人意。公元198年,长沙太守造反,刘表奉命带兵围剿,却是久攻不下,让长沙地区持续了好几年的战乱。直到造反的太守病逝,他才成功地收复失地。

这样的失败战役不是个例,后来他与交州牧张津对战也是多年久攻不下,最后胜利是因为张津被部下所杀,他捡了个漏。这样的作战效率,足以表明刘表的指挥作战能力实在一般。

除了自身的军事能力不足,他还不善于任用军事人才。为了抵御曹操北上,刘表曾多次联合雇佣兵。譬如张绣就曾投奔刘表,被其安排宛城充当防护。张绣虽然能力有限,但也曾击败过曹操大军一次,也算是难得的人才了。

可刘表却没有意识到刘绣的厉害,依然让其在北边看门,当炮灰马前卒一般的驱使。这样的安排说明刘表真的没有当统帅的潜能,而这样的他对上天生武将的曹操,必然是以卵击石。

二、荆州内部

除了刘表本身的军事能力不足,他所在的荆州也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虽然荆州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四战之地,周围都是敌人。

东边有袁术孙坚等野心之辈虎视眈眈,而且双方很早就结下了仇怨。公元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刘表,刘表阵营中的将军黄祖偷袭射杀了孙坚,孙权对他恨之入骨,若他贸然出兵北上攻打曹操,必然会遭受东吴孙权的偷袭。

除了孙权这边,刘表在益州也有仇敌。当时益州刘焉去世,他的儿子刘璋继位,刘表见其能力资质极差,便起了吞并的野心,派人策反益州将领,意图里应外合夺下益州,可惜以失败告终,与益州也结下了梁子。如果刘表想要北上进攻曹操,就必须先做好腹背受敌的打算,因为这几方势力必然会在他带兵离开荆州之后,对其突袭,毕竟这是报仇吞并的最佳时机。

面对这样的险境,即使周瑜和诸葛亮那样的算无遗策之人也无把握全身而退,更别提刘表这个毫无军事才能的“统帅”了,所以刘表主动进攻曹操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三、荆州世家

刘表能够从势单力薄的无势小官迅速掌握整个荆州,离不开当地世家大族的帮助,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蒯越、蒯良。蒯家是荆州当地有名的士族,极具影响力,刘表刚来荆州时,就曾主动向两兄弟示好,请教如何除掉当地宗贼。

蒯家兄弟也愿意扶持一把这位刺史,便提出了仁政收服人心,谋略震慑贼人的计谋,刘表全盘接纳,最终坐稳了荆州,诛杀了众多宗族贼人。

虽然贼人被除,刘表也拥有了蒯家兄弟的扶持,拥有了掌管整个荆州的权利,但他还是受制于各大士族,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使他能力再强,也不能不敢撼动这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对于北面曹操的态度一直都是防御多于抵抗的,甚至以蒯越为首的亲曹派更是希望刘表能够主动投奔曹操。因为在他们看来,刘表是没有与曹操争夺的能力的,早点投靠还能换一个好的前程与安稳的生活。

即使刘表想要主动北上进攻曹操,他们也是不会同意的。如若刘表强硬出兵,也会导致荆州内部动乱,甚至会失去自己经营多年的荆州势力。为了保住地位与权势,刘表也是不会主动进攻曹操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表本人非常安于现状。作为汉代末的枭雄之一,刘表并不是没有野心的,这从他经常与周围交战就能看出,但相比起曹操等人,他更加谨慎而且容易满足。

身处四战之地,刘表按理说应该成天作战应战,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发展军事上面,但他却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建设内政上。掌权之后,他不仅开经立学,还广招儒士,大力发展荆州的文化经济,让当地百姓能在战火肆虐的当时享受到一份独有的安宁。

公元207年,曹操带兵远征,刘备建议刘表偷袭许都,这样必能给予曹军重创,为后续的北上伐曹打下基础。但刘表却断然拒绝了刘备的建议,选择按兵不动。

刘表虽军事能力不足,却也明白此次机会千载难逢,但他如此断言拒绝,就是打心里不愿意主动与曹操作对。说白了,刘表其实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并不贪图天下,可能荆州这一隅就可以满足他。

在三国争霸的历史中,无数势力拼死抗争,目标皆是那问鼎中原的至尊之位,唯有刘表选择安于现状,坚守荆州。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无欲无求?还是明知自己能力不足的知足常乐?我们不得而知。

可惜在这乱世之中,他想要独善其身,完全就是白日做梦。虽然不是参与争斗就能获得胜利,但他若是连相争的心气都没有,注定就会随波逐流,被时代大潮所淘汰吞没。不过,若是他真能成为天下之主,应该也能成为一代贤君吧。

标签: 刘表汉朝

更多文章

  • 朱棣将相士袁珙处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将相士袁珙处死,背后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做皇帝之前,在谋士姚广孝的举荐下,认识了相士袁珙,被他过人的相术所折服,将其奉为座上宾,二人经常秉烛夜谈。袁珙与江湖术士不同,他的确有真才实学,所算之事无不应验,也因此备受朱棣的赏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袁珙的儿子袁

  • 赵衍能打败名将章邯,凭借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衍,秦朝

    赵衍能打败名将章邯,凭借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世间最难看透的东西就是人心,尤其是古代权倾天下的皇帝,称帝之前跟部下患难与共,甚至称兄道弟,等到坐稳江山之后,开始对功臣下手,汉高祖刘邦就是如此。刘邦登基后,对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很不放心,只要他们不死,刘邦睡觉都不踏实。

  • 历史上良妃是什么出身?她在后宫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良妃,清朝

    良妃觉禅氏,位居康熙五妃之一。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2014年刘诗诗版的《步步惊心》自上映之后,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这部电视剧中有很多让人值得眼前一亮的角色,尤其是剧中八皇子的剧情,确实让人流连忘返。这部电视剧中关于八皇子的剧情,可以说是历史上八皇子的真实写照。不

  •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国家为何会被称之为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汉昭烈帝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虽然起兵的时间不晚,但是,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

  • 历史上曹操建立铜雀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了大小乔?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大诗人杜牧有一首感怀历史的诗很出名,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更是把诗人的浪漫情怀发挥到了极致,说的是如果当年

  • 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楚汉之争其实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楚汉之争,项羽

    话说当年秦始皇击灭六国之后,六国势力依旧非常强大,仍在虎视耽耽试图复辟,只是慑于秦始皇威名不敢异动而已,很多人其实都不了解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始皇死后六国势力立即发动,所以陈胜起义不过是个引子而已,他的部队轻易就被秦军打垮,真正打垮秦国的还是六国势力组成

  • 刘欣并不是皇子,为什么却能当上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欣

    他就是西汉倒数第二位皇帝刘欣,即汉哀帝!刘欣出身皇室,但并非皇子,他的祖父是汉元帝刘奭,父亲是定陶恭王刘康。公元前23年,刘康病死,尚在幼年的刘欣就继承了定陶王的爵位。此时的西汉正面临着一场统治危机,因为在位的汉成帝没有子嗣!公元前9年,汉成帝亲自进行了两场面试,来确定继承人。入选的两位“考生”分别

  • 历史上韩王安都投降了为什么还会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王安,战国

    韩王安是公元前238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秦帝国只用了短短14年时间,就彻底结束了东周以来500多年混乱纷争的局面。但也许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来不及消化,秦国来不及消化自己新增的土地和人

  • 曹植在宴会上的乘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既赠友人、又勉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植,曹魏

    曹植,又称陈思王,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操与卞夫人第三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就是曹植。从现存的当时作品来看,也是他的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以及完整和较完整的散文、辞赋约四十多篇。曹

  • 此人15岁官拜大将军,最后却被厨子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北魏

    此人15岁官拜大将军,最后却被厨子刺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朝的高澄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认识,但是提起疯皇帝高洋那可是鼎鼎大名,高澄便是高洋的哥哥,他和父亲高欢一起开拓了北齐的基业,功绩堪比朱元璋,不过可惜的是他在称帝前夕竟被自己宫中的厨子杀死,死时年仅29岁,高洋继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