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只提醒曹丕要防着司马懿 曹操为什么不提前除掉这个祸害

曹操只提醒曹丕要防着司马懿 曹操为什么不提前除掉这个祸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87 更新时间:2024/3/13 9:22:0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曹操曾察觉到司马懿有雄心大志,而且“鹰视狼顾”,心里非常忌讳,提醒曹丕要防着司马懿。但是,曹操为何不把这个“祸害”提前除掉?

其实,这主要有5方面原因:

其一:曹操暮年司马懿才逐渐崭露头角,况且是支持曹操称帝的。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29岁时(公元208年)才成为文学掾,在曹操的大臣中并不突出,直到曹操晚年才崭露头角,在朝中的地位也不是特别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曹操的担心。

《晋书·宣帝纪》: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除此之外,司马懿是支持曹操称帝的。

曹操自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操控汉室,虽然一生都没有称帝,但称帝之心早已有之。

在相当长的时期,有不少人还是忠于汉室,反对曹操称帝,这其中就包括对曹操早期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荀彧

在这件事上,司马懿却是支持曹操称帝的,这让曹操认为司马懿还是可以为曹氏服务的。

《晋书·宣帝纪》:既而从讨孙权,破之。军还,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答曰:“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其二:曹操在世时,有实力更强的世家大族做陪衬,司马懿的威胁反而是次要的。

古代比较英明的封建统治者,都懂得权力均衡的道理,曹操自然也不例外。

曹操在世时,司马懿虽然也是威胁之一,但在司马懿之外,还有更强的世家大族掣肘曹氏家族,有这些世家大族的陪衬,司马懿的威胁反而是次要的。

曹操时代,实力雄厚的世家大族是颖川荀氏和弘农杨氏,前者的代表是大名鼎鼎的荀彧,后者的主要代表就是爱“耍聪明”的杨修

荀彧在曹操发迹早期,对曹操的发展至关重要。当时人们对地位出身很看重,曹操出身低贱,并不被大多数士人和世家大族看重。直到荀彧投奔曹操后,这一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

荀氏家族在东汉末年是影响力很强的世家大族,荀彧加入曹操集团,直接影响了世家大族和士人的看法,也吸引了他们加入曹操集团,这种影响远比荀彧本身更重要。

荀彧加入曹操集团后,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这些人都成为曹操集团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荀彧的巨大贡献也意味着巨大威胁,曹操一方面重用荀氏家族人才,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防着他们。

曹操时代的另一实力雄厚的世家大族就是弘农杨氏,九年级人教版语文第18课的《杨修之死》中的主人公杨修,就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弘农杨氏家族丝毫不输于“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氏家族。杨修的母亲则是袁氏家族中司徒袁安的曾孙女,可见杨氏家族的势力不容小觑。

《后汉书》:“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而杨修的父亲,太尉杨彪,又经常和曹操“不对付”,杨修本人又非常聪明,其才华经常让曹操自愧不如。

杨修死于曹操去世的前一年,在杨修被杀之前,在地位上一直“压着”司马懿,“突出”的杨修,让司马懿“黯然失色”。

正是荀氏家族和杨氏家族的雄厚实力和威胁,反而让司马懿的威胁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其三:司马懿低调做人,会隐忍。

曹操的丞相府有两个“聪明人”:一个是“锋芒毕露”的杨修,另一个是“韬光养晦”的司马懿。

杨修的聪明世人皆知,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爱耍聪明的杨修,最终死在自己的聪明上。

司马懿就不同了,司马懿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和野心,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威胁。

司马懿的低调做人和隐忍不拔的风格,让他成功躲过一场场危机,最终熬死了三代曹魏之主,成为三国时代笑到最后的人。

正是这种低调做人和隐忍,让他缩小了在曹操心中的威胁,躲过了一劫。

其四:天下未统一,仍需人才。

大多王朝开国之初,曾经帮助皇帝打天下的那些能臣武将就成了新王朝的威胁,他们要么面临“兔死狗烹”的命运,比如西汉和明朝;要么被解职交权,比如东汉和北宋。

但是,由于时局所限,曹操去世前未能完成全国统一,天下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尤其是刘备集团,一直把推翻自己为己任。

天下还未统一,国家仍需人才,这也是曹操留着司马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五:曹丕维护。

曹操在察觉到司马懿的雄心壮志后,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事业,为此还提醒曹丕。

但是曹丕当时还需要靠司马懿为自己出谋划策,帮自己夺取嗣子之位,在曹操面前维护司马懿,帮助司马懿打消曹操的担心和疑虑。

《晋书·宣帝纪》: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丕的帮助和保护,也是曹操没有杀司马懿的原因之一。

可见,曹操只让曹丕防着司马懿,而不是把他杀掉,这既有司马懿本身善于处世的原因,也有他人的“衬托”和保护,更有时局面前有需要的价值。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文献:

《晋书》,《三国志》,《后汉书》。

标签: 曹操司马懿

更多文章

  • 解缙,“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的结局是谁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解缙,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解缙,“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的结局是谁造成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我国悠久而漫长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种“奇葩”的死法,举例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晋景公相传便是不小心掉到了粪坑当中而溺毙的。除此之外,晋孝武帝司马曜则是因为和张贵人开了个玩笑而被后者活活闷死在

  • 刘备汉中王上表大臣的名单中,排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中王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算是一个励志人物了,虽然戴着皇叔的头衔但家道中落,东汉末年起兵屡战屡败。在涿鹿中原之际刘备更是被曹操打得丢盔弃甲,然而刘备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不服输的勇气,站稳荆州之后,向益州扩张版图,最终在汉中大战击

  • 历史上的刘娥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能穿龙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娥,北宋

    你们知道刘娥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说起刘娥,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但谈起戏曲《狸猫换太子》中的主角之一,换太子的刘娥,那基本上就是家喻户晓了。历史

  • 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的一年中,他的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镇,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英宗朱祁镇的故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率军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却在大太监王振的一番迷之操作下,在土木堡惨遭战败,不仅数十万明军将士和随行朝中大臣死了个七七八八,就连明英宗自己也沦为了瓦

  • 刘裕谋朝篡位,建立南朝刘宋,为何没有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南北朝

    刘裕谋朝篡位为何没有背负乱臣贼子骂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自古以来,谋权篡位者皆被世人唾骂成乱臣贼子,纵使是一代枭雄曹操,也曾背负这样的骂名,最终也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敢动分毫。可历史上却偏偏有这样一个人,他幼年时穷困潦倒,以卖草鞋为生,长大后他毅然选择参军入征。等他立

  • 五子良将的最后一战结果如何?揭秘一代名将的落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禁,三国

    首先,就张辽来说,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对于张辽来说,生涯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应该就是合肥之战,更准确的来说就是逍遥津之战。此战,面对东吴孙权的10万大军,辽率领八百将士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

  • 曹丕微服私访救下一美女,揭秘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三国

    《三国机密》自开播以来,便一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不管是假冒皇帝的刘平,看似理智端庄的伏寿,还是想扭转乾坤的杨修,看似玩世不恭的司马懿,亦或是替曹操稳定后方的尚书令荀彧,深居后宅的卞夫人,都紧绷着一根弦,谁都不敢放松。不过随着剧情的进展,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一些儿女情长巧然滋生,使严肃的氛围稍有

  • 朱元璋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刘伯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生于1311年7月1日,卒于1375年5月16日,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个人能力十分的强悍,他精通天文学、兵法、数理和号称帝王之学的奇门遁甲之术,著名的《烧饼歌》预言书据说也

  • 明朝神医刘文泰,害死两位大明皇帝,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文泰,明朝

    明朝神医刘文泰他的结局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明孝宗弘治年间,朝廷组织人手编纂了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这样一本巨著在完工之后,竟然被藏于宫中,始终未能传世。直到近两百年后,才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在

  • 曹爽如果放手一搏,他杀掉司马懿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爽,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里有兵权有皇帝的曹爽,如若放手一搏,会有机会反杀司马懿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梦到了父亲曹叡,再加上曹叡忌日将近,曹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离开自己已经十年的父亲曹叡,便要前往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祭拜,时任大将军的曹爽不顾桓范等人的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