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1/16 7:50:4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生于1311年7月1日,卒于1375年5月16日,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个人能力十分的强悍,他精通天文学、兵法、数理和号称帝王之学的奇门遁甲之术,著名的《烧饼歌》预言书据说也出自他的手。每当朱元璋向他讨教计策时,刘伯温总能够迅速地给出相应的计划,当时的人们都评论他神鬼难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彪炳史册,名垂千古的人,晚年却过得并不如意,他死亡的真正原因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是在朱元璋默许下被胡惟庸害死的,其实不然。

朱元璋

认为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有意除掉的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朱元璋非常忌惮刘伯温。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刘伯温担任的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建国后,有一次刘伯温预言要下雨,结果过来一个多月都没下雨,朱元璋很高兴终于抓到他的把柄了,勃然大怒,恰巧此时刘伯温的妻子死了,正好辞官回家了。回家之后的刘伯温不跟当地官员接触以达到避祸的目的,因为他知道皇帝忌惮他。之后朱元璋多次给他加官进爵,他都没有接受。但是朱元璋将锦衣卫派往青天,时不时的和刘基家里接触一下,传个旨意什么的,从而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正因如此,刘伯温最后还是回京城做官了,因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是最安全的。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刘伯温多么忌惮。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朱元璋在后期为朱允炆扫清障碍时把他杀了。

朱允炆

第二、刘伯温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李善长回家养老之后,朱元璋曾问刘伯温谁适合当宰相。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等到李善长退休后,朱元璋想要让杨宪当宰相,但刘伯温说杨宪有才能却没有气量,当不了宰相;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刘伯温认为他比杨宪气量还小,又问胡惟庸,刘说乘坐胡惟庸驾驶的车子,要担心他把车辕搞断了。朱元璋就说宰相非你莫属了,而刘基认为自己嫉恶如仇、不耐繁琐所以拒绝。

杨宪

杨宪

实际当刘伯温否认杨宪时,皇帝是很满意的,因为杨宪是他的学生,但当否定胡惟庸时,皇帝的不满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也是人们认为刘伯温失去了皇帝信任的一大依据。

第三、胡惟庸对刘伯温恨意十足。

胡惟庸属于淮西勋贵,而刘伯温属于浙东集团,两党斗争十分激烈,刘伯温本身不结党,但在淮西勋贵的打压下,相当一部分的人被迫团结在一起,聚集在杨宪门下,而杨宪时刘伯温学生,因此刘伯温也被当成浙东集团首脑。

胡惟庸

其实上面的理由看似很充分,实际是将刘伯温的档次拉低了,一个能和张良齐名,功压诸葛亮的人,又怎么会是贪权好利之徒。恰恰相反,他淡泊名利,一直都想归隐,只是朱元璋需要用他打压淮西勋贵,所以没法归隐。朱元璋忌惮刘伯温是真,但是他的忠心和志向朱元璋也是了然于胸的,还有一个就是刘伯温没有兵权,他根本就没有造反的资本,他和淮西勋贵的对立也让他不可能给那些人出谋划策。所以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杀他的理由。他的死着实是胡惟庸一手操作的,就是为了除掉一个巨大的威胁。

标签: 明朝刘伯温

更多文章

  • 明朝神医刘文泰,害死两位大明皇帝,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文泰,明朝

    明朝神医刘文泰他的结局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明孝宗弘治年间,朝廷组织人手编纂了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这样一本巨著在完工之后,竟然被藏于宫中,始终未能传世。直到近两百年后,才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在

  • 曹爽如果放手一搏,他杀掉司马懿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爽,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里有兵权有皇帝的曹爽,如若放手一搏,会有机会反杀司马懿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梦到了父亲曹叡,再加上曹叡忌日将近,曹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离开自己已经十年的父亲曹叡,便要前往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祭拜,时任大将军的曹爽不顾桓范等人的劝阻

  • 古代冤枉的人那么多 最冤枉的人为何是陈世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世美,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世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世人说起最冤枉的人,莫过于六月飞雪,窦娥冤。然而,古代最冤枉的人,为何会是陈世美?他不是著名的负心汉吗?究竟如何呢?在清朝的均州,陈熟美原本是一个穷书生,在进京赶考之后,中榜成为了贵州的一重要职位。他为官十分的有原则,而且在做官的期间,

  • 诸葛亮当初曾经收服孟获 蜀汉灭亡时他为何没有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孟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和孟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平南中,是在建兴三年(225年)。蜀汉灭亡,是在景耀六年(263年)。假定诸葛亮南征时,孟获正处壮年,30岁。那么蜀汉灭亡时,他68岁,已经是个老头子,恐怕也打不动了。和诸葛亮同一辈的前三国时期人物,到了蜀汉灭亡时,你看有几个

  • 张裕妃为何会被关进冷宫?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裕妃,明朝

    张裕妃为何会被关进冷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封建王朝,这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张裕妃。张裕妃堪称明朝最倒霉的妃子,她在怀孕后,由于没有按时分娩,居然被太监给活活饿死了。这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 刘秀登上帝位立刻废后,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秀,汉朝

    刘秀废了自己的皇后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一件挺有争议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刘秀的这个行为,真的是因为爱着另一个女人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他废后的理由并没有那么浅显。一开始皇帝派刘秀去联系河北那一片地区的势力,那时刘秀的哥哥非常能干,打败了王莽的部队,狠狠的打压了

  • 汉高祖刘邦唯一的失误?揭秘白登山之战的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高祖,汉朝

    汉高祖七年秋九月,发生了一件令汉高祖刘邦恼怒不已,让整个大汉王朝蒙羞的事情的事情,匈奴包围了被刘邦分封在马邑的韩王信(不是韩信),韩王信抵挡不住匈奴的进攻居然投向了匈奴,和匈奴一起对抗汉王朝,刘邦分封的诸侯王竟然投敌,可以想象此时刘邦有多么的恼怒,于是在这一年的冬十月,汉高祖亲自带兵出征韩王信,在铜

  •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无权无势的李善长?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善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国用:“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人臣之分极矣。藉令欲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谈起李善长,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吧,他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辅助朱元

  • 朱志堢是什么身份?他为何没能做成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志堢,明朝

    还不知道为何没能做成秦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秦王可以称得上是最尊贵的亲王封爵。哪怕到了明末,当永历政权和大西军余部联合抗清之时,大西军将领孙可望坚持要求被封为秦王,并视此为最高荣誉。大明的首封秦王是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子朱樉,死后赐谥曰愍。朱樉嫡长子

  • 后世对吕雉的评价如何?她的性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雉,西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中国第一位载于史籍的皇后、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史称吕后或高后。后人对吕雉的印象如何呢?性格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残忍冷暴,专权篡位,心狠手辣堪比蛇蝎。一谈到吕雉,世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