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神医刘文泰,害死两位大明皇帝,他的结局如何?

明朝神医刘文泰,害死两位大明皇帝,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96 更新时间:2024/2/8 19:00:00

明朝神医刘文泰他的结局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明孝宗弘治年间,朝廷组织人手编纂了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这样一本巨著在完工之后,竟然被藏于宫中,始终未能传世。直到近两百年后,才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在内库中被发现。

这本煌煌巨著之所以一经完工就被束之高阁,关键原因在于其修纂官、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犯下了误诊害死当朝皇帝孝宗朱佑樘的重罪。实际上不单单是朱佑樘,其父宪宗朱见深之死,也和刘文泰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场因腹泻引起的驾崩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十三日,自登基之后从未缺席早朝的皇帝朱见深突然病了。宪宗告诉文武大臣,自己因为腹泻导致身体虚弱,需要调理几天。群臣对此也并未在意,毕竟皇帝陛下偶尔染疾,也属正常。

庚辰,上不豫不视朝,敕文武群臣曰:“朕偶患泄泻虽止,气体尚弱。欲调理数日,暂免视朝。其日行政务并谢恩见辞者,皆具奏以闻。”—《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三》

此后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连着三天宪宗都没有视朝。十七日的时候朱见深告诉群臣自己病情已经好转,考虑到朝政不可久废,让文武百官每日到文华殿朝见皇太子。之后的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皇帝仍然没有视朝。

朱见深是个工作狂,“临御二十四年,未尝一日不视朝”。如今罕见地连续八日缺席早朝,自然令包括内阁大学士万安、刘吉和尹直在内的文武大臣们忧心不已。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皇帝在二十一日突然“大渐”,也就是病危。当时紧急召皇太子朱佑樘到宫中,让其准备即位。第二天朱见深驾崩,谥曰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庙号宪宗。

戊子,上大渐。召皇太子至,命早即帝位。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与凡国事之切要者,诲谕备至。 太子顿首受命。—《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三》

而在朱佑樘登基后,礼科给事中韩重上疏,指出太医院掌院事、通政使刘文泰“投剂乖方,致殒宪宗”。希望皇帝陛下能将其”明正典刑“。换句话说,宪宗之死,根源在于庸医误诊。但是最终朱佑樘只是将刘文泰降为太医院院判,他可能想不到,自己会在十八年后同样死在刘文泰的手上。

一场因感冒引起的驾崩

朱佑樘,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是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朱佑樘的生母纪氏是瑶族人,广西土官的女儿。史书上称纪氏被明宪宗宠妃万贵妃害死,还说朱佑樘在宫中吃百家饭长大。

明宪宗的长子即万贵妃所生,但是仅仅活了十个月便不幸夭折。次子朱祐极出生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二十七日,生母是贤妃柏氏。也就是说,朱佑樘出生的时候,他哥哥朱祐极仍然在世,而且还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子。万贵妃放着皇太子和柏贤妃不搞,非要去对付朱佑樘和纪氏?图什么呢?

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后,宪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宫中。—《明史. 本纪第十五 》

根据史书的记载,朱佑樘染病的时间是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四月二十九日。次日五月初一日,孝宗依然没有视朝,礼部尚书张昇等人赴左顺门问安。明代的左顺门就是今日故宫中的协和门,位于紫禁城外朝中路、太和门东侧廊庑正中。当时孝宗对于病情还比较乐观,回复群臣说:“朕体调理渐痊可”。并且让群臣安心办事。

但是接下来从五月初二日到初五日,连续四天皇帝仍然没有视朝。随即在五月初六日孝宗大渐,派司礼监太监戴义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紧急入宫。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皇帝本人的症状是“热症”。

庚寅,上大渐。晓刻遣司礼监太监戴义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甚急。至乾清宫东暖阁御榻前,上燕服坐龙床御榻上。健等入至床上榻前,叩头问安。上曰:“热甚,不可耐。”—《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四》

所谓的燕服,就是皇帝日常闲居时穿的便服。而孝宗热到什么程度呢?需要服侍的太监将布沾湿后帮皇帝擦拭舌头后,孝宗才能向大学士们口授遗诏。从这个角度说,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人就是孝宗临终前指定的顾命大臣。三大臣自然感激伶仃,称其为“自前史所载历数千百年不再三见而已”。五月初七日午刻,皇宫中旋风大起,宫人大臣们看见“空中云端若有人骑龙上升者”。朱佑樘随即驾崩,谥曰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

实际上明孝宗原本只是在斋宫祈雨时偶感风寒,当时让司设监太监张瑜去太医院商量如何用药。令人没想到的是,负责诊治的太医院院判刘文泰和御医高廷和根本就没有入宫为皇帝诊脉,只是根据张瑜的描述就开了药方。

《本草品汇精要》这本书是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八月起开始修纂的,虽然句题工作是由刘文泰和数十位太医共同负责,但编修总裁官却是司设监太监张瑜。二人通过修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偶感风寒对于太医太说也不算什么大病,因此几个人就这样为皇帝草率开药。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服药之后孝宗的病一直没有好转,因此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人又先后为皇帝开药。但是由于有刘文泰的药方在先,其本人又深得皇后张氏的信任,后面几位太医都不敢推翻刘文泰最初的判断。结果仅仅八天之后皇帝便不幸驾崩,这个锅应该由谁来背?

还在大丧期间,英国公张懋、给事中王宸、薛金,御史陈世良等人就轮番上疏弹劾刘文泰,认为应该按照“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这个罪名来定罪,即所谓列诸十恶之首的“大不敬”。按照这个罪名,刘文泰等人“罪在不赦”。当时尚未即位的皇太子朱厚照命锦衣卫将张瑜、刘文泰等人送都察院定罪。

五月二十五日,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马文升等人对本案作出裁决。张瑜、刘文泰、高廷和依律论死,施钦、方叔和革职闲住,徐昊发原籍为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张瑜和刘文泰的罪名并非最初所说的“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而是“比依交结内官律”,最终张瑜和刘文泰“俱免死遣戍”。据说这是大学士李东阳、谢迁和刘文泰交好,故而暗中干预司法,为害死孝宗皇帝的罪魁祸首脱罪。

结语:《本草品汇精要》这本书是总结弘治朝以前本草学成就编成,基本代表了16世纪初本草学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按理来说,刘文泰作为主编者,绝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庸医“。

他在误诊宪宗之后被降职,但居然一直还混在太医院,甚至还得到了皇后和掌权太监,乃至于内阁大学士的信任。朱见深、朱佑樘父子之死,都与太医有关。甚至在孝宗驾崩后舆论汹汹,两位大学士依然要拼了命保下刘文泰。再联系到日后武宗皇帝、熹宗皇帝的蹊跷死因,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标签: 刘文泰明朝

更多文章

  • 曹爽如果放手一搏,他杀掉司马懿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爽,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里有兵权有皇帝的曹爽,如若放手一搏,会有机会反杀司马懿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梦到了父亲曹叡,再加上曹叡忌日将近,曹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离开自己已经十年的父亲曹叡,便要前往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祭拜,时任大将军的曹爽不顾桓范等人的劝阻

  • 古代冤枉的人那么多 最冤枉的人为何是陈世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世美,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世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世人说起最冤枉的人,莫过于六月飞雪,窦娥冤。然而,古代最冤枉的人,为何会是陈世美?他不是著名的负心汉吗?究竟如何呢?在清朝的均州,陈熟美原本是一个穷书生,在进京赶考之后,中榜成为了贵州的一重要职位。他为官十分的有原则,而且在做官的期间,

  • 诸葛亮当初曾经收服孟获 蜀汉灭亡时他为何没有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孟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和孟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平南中,是在建兴三年(225年)。蜀汉灭亡,是在景耀六年(263年)。假定诸葛亮南征时,孟获正处壮年,30岁。那么蜀汉灭亡时,他68岁,已经是个老头子,恐怕也打不动了。和诸葛亮同一辈的前三国时期人物,到了蜀汉灭亡时,你看有几个

  • 张裕妃为何会被关进冷宫?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裕妃,明朝

    张裕妃为何会被关进冷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封建王朝,这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张裕妃。张裕妃堪称明朝最倒霉的妃子,她在怀孕后,由于没有按时分娩,居然被太监给活活饿死了。这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 刘秀登上帝位立刻废后,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秀,汉朝

    刘秀废了自己的皇后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一件挺有争议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刘秀的这个行为,真的是因为爱着另一个女人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他废后的理由并没有那么浅显。一开始皇帝派刘秀去联系河北那一片地区的势力,那时刘秀的哥哥非常能干,打败了王莽的部队,狠狠的打压了

  • 汉高祖刘邦唯一的失误?揭秘白登山之战的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高祖,汉朝

    汉高祖七年秋九月,发生了一件令汉高祖刘邦恼怒不已,让整个大汉王朝蒙羞的事情的事情,匈奴包围了被刘邦分封在马邑的韩王信(不是韩信),韩王信抵挡不住匈奴的进攻居然投向了匈奴,和匈奴一起对抗汉王朝,刘邦分封的诸侯王竟然投敌,可以想象此时刘邦有多么的恼怒,于是在这一年的冬十月,汉高祖亲自带兵出征韩王信,在铜

  •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无权无势的李善长?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善长,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善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国用:“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人臣之分极矣。藉令欲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谈起李善长,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吧,他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辅助朱元

  • 朱志堢是什么身份?他为何没能做成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志堢,明朝

    还不知道为何没能做成秦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秦王可以称得上是最尊贵的亲王封爵。哪怕到了明末,当永历政权和大西军余部联合抗清之时,大西军将领孙可望坚持要求被封为秦王,并视此为最高荣誉。大明的首封秦王是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子朱樉,死后赐谥曰愍。朱樉嫡长子

  • 后世对吕雉的评价如何?她的性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雉,西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中国第一位载于史籍的皇后、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史称吕后或高后。后人对吕雉的印象如何呢?性格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残忍冷暴,专权篡位,心狠手辣堪比蛇蝎。一谈到吕雉,世人的评价

  • 熊廷弼的死有多冤?他为什么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熊廷弼,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熊廷弼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熊廷弼,万历进士,明末辽东守将,功绩累累的军事巨擘,死于56岁。若战死沙场,熊廷弼一生也算不得悲情,熊之悲,是被家国背弃的悲惨命运,是被政治斗争裹挟的悲苦人生,是身首异处传首九边的悲痛结局。1625年8月的一天,熊廷弼一身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