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空城计 司马懿最后为什么还要退兵

司马懿既然已经识破空城计 司马懿最后为什么还要退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72 更新时间:2023/12/16 9:35:3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空城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已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还要撤退?

话说,刘备在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的辅助后,才迎来了自己的事业高峰期。从助刘备夺得益州、汉中,进而建立蜀汉,就不难看出这二人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不过,在三国的中期乃至后期,还有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野心家的能力不输给他们,这个人就是魏国中后期的实际掌权者——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堪称知道颇深,司马懿深谙诸葛亮的用兵之道,也深知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蜀魏战场对峙期间基本上针对诸葛亮的弱点——军粮运输来。

他采用最令人发指的计策——坚守不出,任你怎样叫阵,我自岿然不动。就诸葛亮摆下的空城计来说,司马懿已然看破,但看破不说破,甚至还很配合地演了一出退兵的戏码。

那么,为何司马懿不一鼓作气彻底斩草除根,反而放虎归山呢?临终前司马懿道出了真相。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其中的故事。

仕途多艰的司马懿

司马懿出身河内司马大族,是族内有名的奇才,司马家族家世显贵,因此司马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受到家族影响,对天下的事司马懿也非常关心,从小以天下为己任。

司马懿在良好的教育下变得志向远大、胸有谋略,受到很多人的欣赏。在他二十岁那年,他与南阳太守杨俊见面并交谈,一言就让杨俊断定,司马懿未来的前途不可估量,他绝对不是一般人物。

不仅如此,就连其兄司马朗的朋友在看见司马懿之后,都对司马朗说:“你弟弟的才俊真是举世瞩目,你是真的比不上他啊”。众多大臣名士在见到司马懿时,也都感慨司马懿的才华能力举世罕有。

按理说司马懿才俊举世瞩目,声名远播的他应该在仕途上会非常得意才对,但是并没有。司马懿的才名并没有为他提供一张仕途通途的门票,相反,正由于它的才俊声名反倒为他带来了很多祸患。

在当时,汉室衰微,曹操将汉献帝迎到了许都,以天子作为手中人质,挟天子而令诸侯。出身汉室旧臣的司马懿心中对曹操不齿,因此多次拒绝了草草的征召,甚至是装出自己患有风瘫病来迷惑曹操。

当时,曹操没有空闲去处置司马懿,后来内患处理完后,他强制征辟司马懿到丞相府中为官。司马懿见实在是躲不过,只能放弃抵抗出仕为官。

后来,司马懿成为了曹丕的师傅,他悉心教导曹丕,与曹丕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可是,贾诩察觉出了司马懿深藏着独狼一般的野心,他也曾劝告过曹操。

曹操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也察觉到了司马懿胸怀大志,日后若大权在握则必然为祸。他多次告诫曹丕:“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赋之大权。”

然而,曹丕出于对司马懿的敬重之情,很多时候都会为司马懿辩解开脱。司马懿本人在各种工作岗位上,也都是尽心尽力地处理,也就令曹操的警惕略微下降。

不由的感慨曹操的识人眼光,不论是吕布、袁绍、刘备等诸多对手,还是他所看重的人才,曹操都给出过经典的评价,而他对司马懿的评价果真在日后应验,只惋惜曹丕并没有听进去。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空城计

在曹操手下为官时,曹操很多时候将司马懿作为贴身随从带在身边,一来是司马懿能力出众,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诸多问题。二来,他对司马懿始终都是保持有戒心,也一直不敢给予他大权。

正因如此,司马懿的仕途在曹操时期还是非常坎坷的,同时多疑的曹操出于斩草除根的思想,将司马懿诛杀也是未知数。总之,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错误。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后篡汉自立,成为第一位魏国君主。素来尊敬司马懿的曹丕,并没有听曹操的话,对司马懿更是重用,将他看成了心腹重臣,在很多战事中对司马懿委以重任。

在曹丕亲征东吴时,司马懿作为留守大臣留守许昌、辅助朝事;在孟达叛乱中,司马懿神速进击迅速平息孟达叛乱;他也是当时魏国唯一能与诸葛亮掰手腕的角色。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局开始了,也为后来的空城计埋下了伏笔。话说,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时候,夏侯楙和曹真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在此情况下,司马懿出山了,他成功利用马谡的轻敌,夺回了街亭城,并且一路进入蜀国境内。诸葛亮得知街亭兵败失守后,明白这第一次北伐已经毫无意义,一切都付诸东流了。

败局已定的情势下,诸葛亮连忙做了一系列部署,将失败的损失尽可能最小化。这也就包括了西城的军粮转运,也就是在西城,诸葛亮摆下了空城计。

面对诸葛亮将城门大开的局面,司马懿也在揣摩诸葛亮的用心究竟如何,在他看来,诸葛亮生平用兵谨慎,他敢这样打开城门等着自己进去说明城里面一定有埋伏,自己要是进了城可能就没命走出来了。

但他也怀疑过诸葛亮是不是在故布疑阵恐吓自己,看着诸葛亮兴致勃勃的弹琴,司马懿索性下令撤军。事实上,诸葛亮的背后只是一座空城。

临终前道出实情

或许,司马懿并非没有读出这是一座空城,而是在和诸葛亮一起唱双簧。司马懿看破了这出空城计,却仍然要和诸葛亮一起演一出好戏,二人可以说是心照不宣。

一切都在照着两人的剧本演下去,只是旁边的人都没有看出来罢了,当时世人多以为诸葛亮的空城计对司马懿奏效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根据史料记载,司马师司马昭也多次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他们不懂父亲为何要要在诸葛亮的空城计前退兵。多年之后,司马懿临终前,他终于向儿子们说出了实情。

他说:“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试想一下,要是没有诸葛亮入侵魏国,魏国无人是诸葛亮的对手,才有司马懿的用武之地。

如果没了诸葛亮,那么自己、还有整个司马家族,在曹氏家族的眼中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曹操一直说自己鹰视狼顾,欲将自己除之而后快,曹叡也防备着自己。

多亏了诸葛亮的存在,才暂时换得司马家族平安,司马懿又怎么能将诸葛亮彻底铲除呢?也正由此,去世前他一直告诫两个儿子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养肥自保”。

作为野心家的司马懿,可以说他非常成功,他成功地顶住了曹操的疑心,也成功地在曹氏家族防备自己的情况下,保全了司马一族,并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忍一时风平浪静,喜兴不形于色的司马懿,最后通过高平陵之变成功实现野心,成为了整个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庞统号称凤雏 庞统最后为何会死在落凤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庞统

    你真的了解庞统之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奇才庞统,号称凤雏,为何会死于落凤坡?三国时期,有四大奇才,分别是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其中的凤雏就是庞统。何谓凤雏,就是没有长大的小凤凰。庞统的这个称号,已经在某些方面预示了庞统会早逝,而庞统的确落入了凤雏称号的魔咒。益州的张松、

  • 温彦博: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温彦博,唐朝

    温彦博,名大临,唐朝时期宰相,隋朝泗州司马温君悠次子,礼部尚书温大雅的弟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彦博出身太原温氏。博览群书。隋朝时期,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出任幽州司马。武德初年,随罗艺归顺大唐,历任幽州长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雍州治中、御史大夫,册封西河

  • 韦方质: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方质,唐朝

    韦方质,唐朝时期宰相,秦州都督韦师实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不详。初唐时期的诗人卢照邻因为疾病辞官客居于东门龙山中,时为太子舍人的韦方质和同僚裴瑾之、范履冰等人写信安慰,时时供给他衣服和药物。光宅元年(684年)十一月,丁卯。韦方质被任命为凤

  • 狄仁杰:唐朝时期名臣,武周时期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狄仁杰,唐朝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

  • 狄仁杰的出身如何?为什么说他是沧海遗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唐朝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

  • 老十四皇子胤禵当初手里有二十万军队 他为什么不敢推翻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

    有20多万大军的胤禵,为什么不敢推翻雍正,而是任由宰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当时老十四并非是不敢去造反,而是感觉有心无力的。在康熙的晚年里,因为太子胤礽被废除,所以就导致了“九子夺嫡”的事件的爆发。那么其中,包括是以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为

  •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 曹植为什么斗不过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植,曹丕

    还不了解:曹植和曹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植为何斗不过曹丕?三国时期的魏国是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曹操建立了魏国,称魏王之后,他的家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在曹操身上,也发生了与康熙九子夺嫡相似的事情,只不过参与争夺魏王的只有两个王子。曹丕和曹植都

  • 刘备在入西川的时候 跟随刘备的人为什么是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入川

    还不了解:刘备入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赤壁之战时,刘备趁势夺取了荆南四郡,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但是仍有隐患,孙权时不时就会跟刘备说荆州是他的,这是其一,其二,按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夺得益州之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说不要让朕负杀叔父之名这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本来想让太子朱标将来继位,没想到,朱标没等到那一天,病死了,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不立儿子了,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继承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 赵构正值壮年的时候 赵构为什么主动禅让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南宋

    还不了解:赵构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构活了81岁,为什么在56岁时,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说起太上皇三个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都不想当的职位。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川地,太子李亨于灵武登基,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凄苦至死。宋徽宗因金军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