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仁杰:唐朝时期名臣,武周时期宰相

狄仁杰:唐朝时期名臣,武周时期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1/15 13:27:23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人物生平

踏入仕途

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侍御史。

调露元年(679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随唐高宗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充任知顿使。

累职拜相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外放宁州刺史。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爱戴。宁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弹劾了大批州县官吏。但当他到达宁州(治今甘肃宁县)境内后,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称颂刺史,因而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为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688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之地遍布淫祠(指民间自行设立、不在祀典的祠庙)。狄仁杰奏知朝廷,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下供奉夏禹、太伯、季札、伍员的四所祠庙。不久,狄仁杰改任文昌右丞,又于同年九月出任豫州刺史。当时,越王李贞在豫州(治今河南汝南)起兵反抗武则天。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还正言斥责张光辅,称其之罪甚于李贞。 张光辅怀恨在心,便于回朝后弹劾狄仁杰出言不逊,侮辱宰相。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朝为周,史称武周。狄仁杰于次年九月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武则天对他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武则天大为叹服。

谪贬彭泽

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当场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口供,将狄仁杰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请求送回家中。负责看守的王德寿并未起疑,让人送交给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狄光远持帛书向武则天诉冤。

武则天看罢帛书,召来俊臣前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连他们的冠带都未曾剥下,饮食寝宿也一切如常。假如没有谋反的事实,他们如何肯承认谋反?”武则天便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等人穿戴齐整,然后让周綝入内查看。周綝惧怕来俊臣,只是唯唯诺诺,甚至都没有看狄仁杰等人一眼,便回去向武则天复命。来俊臣还命人假冒狄仁杰等人的名义,伪造《谢死表》,让周綝呈给武则天。

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为何要作《谢死表》,狄仁杰则答称并未写过。武则天便让人拿出《谢死表》,方知道表章是伪造的,因此免去狄仁杰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贬为地方官。其中,狄仁杰被贬到彭泽,担任县令。此后,魏王武承嗣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

复居宰辅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前任刺史为了抵御契丹,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却让百姓返田耕作。孙万荣闻听狄仁杰被起复,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不久,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当时,朝廷征发百姓戍守安西四镇,以致怨声载道。狄仁杰为此上表劝谏,又建议废除安东都护府,复立高氏为高句丽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百姓。他的建议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却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赞同。不久,狄仁杰又代理纳言之职,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许以便宜行事之权。突厥军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狄仁杰奏明皇帝,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

晚年生活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当时,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唯有狄仁杰获赐宅第一所,恩宠冠绝当朝。是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景龙四年(710年),唐睿宗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狄仁杰被后晋朝廷追封为太师。

标签: 狄仁杰唐朝

更多文章

  • 狄仁杰的出身如何?为什么说他是沧海遗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唐朝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

  • 老十四皇子胤禵当初手里有二十万军队 他为什么不敢推翻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雍正

    有20多万大军的胤禵,为什么不敢推翻雍正,而是任由宰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当时老十四并非是不敢去造反,而是感觉有心无力的。在康熙的晚年里,因为太子胤礽被废除,所以就导致了“九子夺嫡”的事件的爆发。那么其中,包括是以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为

  •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 曹植为什么斗不过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植,曹丕

    还不了解:曹植和曹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植为何斗不过曹丕?三国时期的魏国是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曹操建立了魏国,称魏王之后,他的家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在曹操身上,也发生了与康熙九子夺嫡相似的事情,只不过参与争夺魏王的只有两个王子。曹丕和曹植都

  • 刘备在入西川的时候 跟随刘备的人为什么是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入川

    还不了解:刘备入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赤壁之战时,刘备趁势夺取了荆南四郡,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但是仍有隐患,孙权时不时就会跟刘备说荆州是他的,这是其一,其二,按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夺得益州之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说不要让朕负杀叔父之名这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本来想让太子朱标将来继位,没想到,朱标没等到那一天,病死了,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不立儿子了,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继承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 赵构正值壮年的时候 赵构为什么主动禅让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南宋

    还不了解:赵构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构活了81岁,为什么在56岁时,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说起太上皇三个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都不想当的职位。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川地,太子李亨于灵武登基,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凄苦至死。宋徽宗因金军兵临城下

  • 历史上曹操生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字孟德,曹魏政权的缔造者。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东汉末年,君王无能,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一些有野心之人聚集人马,争夺地盘,汉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最终,曹操、刘备和孙权脱颖而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国之争,最终曹家、刘家和孙家全军覆灭,而胜利的果

  • 历史上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何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帝,明朝

    历史上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为太子或皇太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十岁继位,年号“万历”,因此,也被称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长达半个世纪,因此,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明神宗、万历

  •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何会被杀?他为何不听曹操劝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侯渊,三国

    夏侯渊,字妙才,曹魏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时代一场重要战役,刘备派大将黄忠进攻定军山,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督战,夏侯渊得知曹操亲自来了,采取固守的策略,并未出战,曹操说,如果不出战,就是示弱了,于是,便派人持节到定军山,要求夏侯渊进兵,采取进攻的的态势。

  • 历史上高览投靠曹操后是什么结局?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览,汉朝

    高览,东汉末年人物,袁绍部下勇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袁绍手下,有四员猛将,武艺高强,威名赫赫,名震天下,被称为“河北四庭柱”,即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四个人,不仅在袁绍手下名声很响,在整个汉末三国都是非常厉害的。这里面,颜良和文丑自然不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