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扳倒和珅,那他一生管理朝政为何政绩平平?

嘉庆扳倒和珅,那他一生管理朝政为何政绩平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65 更新时间:2024/1/28 23:03: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嘉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嘉庆帝和他的太爷爷,爷爷还有父亲相比,在政治方面没有那么明显的取得成绩,但是这也不能完全就否定嘉庆皇帝的能力。其实在嘉庆帝即位之初的几年,军政大权还是掌握在乾隆皇帝手里的,而在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的时候,嘉庆是比较孝顺乾隆的,并没有其他心思,所以凡事还是听乾隆皇帝的。

等到乾隆皇帝去世之后,也就是嘉庆四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宾天,嘉庆皇帝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后的嘉庆迅速扳倒贪官和珅,毫不留情,展现出了惊人的帝天赋,在接下来亲政的日子里,就并没有太多的政绩展现,主要还是依赖于时局,而非嘉庆本人之能,治理天下是需要团队作战,君臣一心方可奏效。

嘉庆铁腕手段诛杀权臣和珅

和珅是乾隆年间的重臣,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在乾隆晚年间,有“二皇帝”的称呼。和珅可能就是晚年另一个乾隆的缩影,尽情发挥权势去百官索取钱财供其挥霍。嘉庆皇帝对贪污行为深恶痛绝,在乾隆年间他对和珅的贪腐行为就非常痛恨,但是乾隆皇帝对和珅又颇为器重,投鼠忌器,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忍耐。

这也体现了嘉庆皇帝身为帝王的气度,懂得忍。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和珅失去了靠山。在皇上办理丧事期间,皇上就将和珅和他的死党福长安扣押在灵堂,不得与外界联系,解除福长安军机大臣的要职,并且削除了和珅的一切职务。对于两位重臣手里都会有调兵之权,一旦处理不善嘉庆皇帝就有可能引火上身,对于解除和珅和死党福长安职务的事情,做的周密谨慎,没有引起兵变和朝野动荡,就将两位要臣下狱,而且证据确凿,可见准备是相当充分,而非一日为之。

对于和珅的处置是让其自杀,查抄家产,保留了朝廷的颜面,也没有株连和珅贪腐案的其他人,这体现了嘉庆的帝王的胸怀,也是嘉庆过人之处,用来收买人心。

嘉庆皇帝政绩平平原因-内忧外患

嘉庆皇帝亲政之初,向世人展现了他为君的态度,面对贪腐绝不容忍,并且改善官场风气,要官员恪尽职守。但是从政局稳定考虑,在惩治贪腐的力度方面并不大,导致嘉庆一朝,贪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官场贪腐现象并不是只有嘉庆一朝,而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贪腐风气要想从根本改变,必然会触动更多的利益体,可能会撼动当时朝廷的根本,也就是满足贵族的利益,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当时的嘉庆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白莲教起义,需要派兵镇压。西方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渴望打开清政府这个市场来加快经济的发展,让鸦片流入了中国。

在皇帝看来皇权高于一切,当时贪腐现象多出现于满族贵族,如果严惩,势必撼动这些贵族的权益,那么嘉庆的皇权堪忧,没了皇权又何谈治国安邦呢?从嘉庆惩治和珅一事中就能看出,他是嫉恨腐败的,但是可能他更看重满族权贵对他皇权的拥护和支持。正因他治腐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受到的压迫加重。他虽有强国之愿,但无强国之力。

康熙在父亲手里接来的江山是满目疮痍,内忧外患,这种情势下,只要不是昏君,稍作改善就能显现政绩,康熙撤藩王,收台湾,战蒙古,即位之后几乎年年有战争,在其努力之下,将皇权牢牢掌握在帝王手里,万里江山一片和平景象。但是却给他的儿子雍正留下了内政腐败,国库空虚的烂摊子。雍正为人刻薄,手段凶残,他在位的13年间,整吏治,除贪腐,终将国库充裕,内政清明。

乾隆是一个幸运儿,他从父亲手中接过的江山是一个内外安定的盛世景象,他是坐享了爷爷和父亲的付出所带来的成果,创造了“康乾盛世”。但乾隆晚年生活好奢靡,宠信和珅,导致他留给嘉庆帝的江山却是一个内政腐败,国库空虚,内乱不断的江山。嘉庆皇帝可能没有康熙的帝王之道,但是相比其父亲,他并不是最次的,其实清朝的没落应该是从乾隆年间就已经埋下了,只是到嘉庆年间开始彰显出来,这个时候的嘉庆并没有像他的先辈那样幸运,即有些生不逢时,又有些时不我待。

标签: 嘉庆清朝

更多文章

  • 刘备临终前提拔了一人,最后为何被诸葛亮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严,三国

    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的参天大树,刘备没碰到诸葛亮之前蹉跎半生一事无成,得到诸葛亮辅佐后成功逆袭,诸葛亮帮他夺荆州、益州、汉中。刘备临终前将阿斗和政权托付给诸葛亮,阿斗上位后诸葛亮开启北伐战役。因为蜀汉国力太弱的原因,诸葛亮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弥补这份差距,最终在五丈原含恨而终,蜀汉自此沦为一个区域性政权

  • 冯太后为什么会被称为“文明太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太后,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太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掌握中枢大权的太后有不少,不过没有一位的历史功绩比得上北魏的冯太后。影视剧《锦绣未央》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为历史原型塑造的。北魏冯太后(441~490年)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本是汉女,祖父曾做过五胡十六国时北

  • 赵匡胤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兄弟,是被逼无奈还是出于自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皇位

    说到赵匡胤想必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的,他是恢复了华夏统一的宋朝开拓者。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算是好评如潮的,作为一位开国的皇帝,他的雄才伟略、成熟稳重的性格为他之后的治理朝政也是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相传,赵匡胤是突然病逝的,前一天晚上还与兄弟喝着酒,却没有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而在历史记载上,也并没有写

  • 古代就出现过二十多位太上皇,那他们退位之后都自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太上皇

    中国古代自从秦始皇创建秦朝,并且开创“皇帝制”以后,相应地也就诞生了皇帝这一职业,皇帝都自称为“朕”,并且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通常都是寿终正寝以后才能够自动退休,很少存在有当过皇帝但是却提前退休的人,当然很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中国古代就出过二十来为太上皇,基本都是干过皇帝却提前退休的存在。下面

  • 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真的是被动的吗 赵匡胤是如何上演这场大戏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兵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匡胤为什么能够轻易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看似轻松写意,实际上经过了多年的苦心谋划、步步为营。表面上演出来的被动当皇帝,其实是一出处心积虑的谋朝篡位大戏。危难之时见真章,军N代赵匡胤一战成名赵匡胤曾经是一位英勇作战、才能出众的武将,并

  • 建文帝朱允炆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又会做出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朱允炆

    朱棣敢杀朱允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棣当然不敢明目张胆杀死建文帝,杀死建文帝朱棣就坐实了乱臣贼子骂名。但是朱棣决定挥师南下的那一刻就决心夺取皇位了,所以建文帝是活还是死朱棣都有办法让自己当上皇帝。那么假设建文帝没有死朱棣接下来会如何做呢?首先朱棣以清君

  • 霍光有何过人之能,能让汉武帝让其掌控军政大权辅佐8岁的汉昭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光,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武帝对于霍光的信任从何而来 让其掌控军政大权辅佐8岁的汉昭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霍光西汉名臣霍光可以说是历史上臣子的巅峰之一,把持朝政20多年,废立皇帝,堪称一代权臣却能不失忠义之心陪葬于汉武帝茂陵。即使后来霍氏家族被汉宣帝以谋反的罪名满

  • 李世民诸子中最像他的儿子李恪,为什么没能继承大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恪,唐朝

    李世民诸子中最像他的儿子李恪,为什么没能继承大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自古以来,生于帝王之家,每一个男丁似乎都对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宝座怀有期望,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秦朝的扶苏胡亥之争,隋朝的杨勇杨广争位,这样的事情在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比比皆是。

  • 义渠王和宣太后为什么会在一起 义渠王是因为秦宣太后的美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义渠王,宣太后

    你真的了解义渠王和宣太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秦国历史中,秦宣太后的名号可谓是十分响亮,一方面是因为她为秦国作出的杰出贡献,另一面则是因为她不堪的私人生活。在史书中,秦宣太后一共有过三个男人,首先是秦惠文王嬴驷,之后是义渠王,最后是秦国大臣魏丑夫。而这三段感情中,秦宣太后

  • 乾隆帝晚年为什么会专宠十公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上的皇帝有的痴心专情、有的多情博爱,乾隆无疑属于后者。从年轻时就一直陪伴着他的富察氏、机敏聪慧的令妃,还有那国色天香的美人香妃,都是他颇为用情的后宫妃嫔。乾隆是一个长寿的人,他活到了八十多岁,到退位后,还做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