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励精图治的汉文帝为何也有“迷信思想”?

励精图治的汉文帝为何也有“迷信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73 更新时间:2024/1/17 8:33:11

汉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他施行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术,使大汉国力大大增强。不过,这样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脑袋里却存有许多糟粕的迷信思想,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汉文帝最宠信的大臣名叫贾谊,贾卿经常被文帝召入宫中相谈,两人往往一聊就是一整夜。但汉文帝向贾谊询问的东西,大多是玄之又玄的鬼神之事,极少聊起治国之策。也难怪后世对此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评价。在当时,贾谊是一名非常博学的学者,汉文帝认为此人能够回答自己在鬼神之事方面的困惑,所以才与之秉烛夜谈。

同为三国霸主,孙权的光辉虽然比不上曹刘二位,但能在复杂局势中自成一角的他亦非池中之物。但这位江东雄主在晚年却走上了迷信的道路,开始迷信一位叫王表的神仙。这位神仙,和现在农村跳大神妇女“请”来的神仙差不多,依托于一位婢女,与孙权隔空交流。孙权对神迹深信不疑,还将这位从未谋面的神仙封为辅国将军罗阳王。

东吴所使用的首个年号是“黄武”,黄武元年对应大魏黄初三年,蜀汉章武二年。孙权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沿用了曹魏年号,这是孙权在向曹魏示忠。不过,当曹丕对孙权提出要求,要求孙权将大儿子孙登送往魏地时,孙权却拒绝了这一提议,至此两国反目。既然与曹魏翻了脸,那么,就没必要再沿用其年号了。于是乎,孙权改国号为“黄龙”,表示与曹魏势不两立。

以当时东吴的实力来看,比之曹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什么孙权如此有底气呢?

就是:祥瑞。

古代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五种,即:五个等级。古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是最高等级的瑞兆。以下分别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

《新唐书·百官志》载:“礼部郎中员外朗掌图书、祥瑞,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后来,品种又不断增加,凡铜鼎、铜钟、玉罄、玉壁等礼器也都列为瑞物。

因此,可以列为祥瑞的名物远不止这些。

古代的皇帝,或像当皇帝的人,最看重的就是所谓祥瑞。这一年年初,孙权的地盘里出现了黄龙的祥瑞。没想到祥瑞出现过后,刘备便在东征中大败而归。孙权认为,这黄龙就是上天给予自己的预示,说明他老孙家熬出头了,可以当皇帝了。

然而,就在孙权改年号为黄龙后没多久,又出现了这样一档子事。夏天来了,拳县有蚕成蛹,足有鸡蛋大小。不知为何,该地虽无雨水,但稻苗茁壮成长,所以孙权将此地改名为禾兴县。冬天来临后,会稽郡又出现了类似的祥瑞,某地的禾苗长势喜人。于是,次年孙权又将年号改为嘉禾,以顺应天降祥瑞。

过了六年之后,东吴地区再次出现祥瑞,武昌一带有人见到麒麟。麒麟在古人眼中是太平的象征,所以东吴群臣奏孙权,请求更改年号。孙权想起前段时间,有一群红色的乌鸦在大殿前飞舞,于是,便将年号改为“赤乌”。这时,一群擅长拍马屁的谄谀之臣顺势说道,当年周武王伐纣之前,也在出征途中看见了红色乌鸦。孙权听罢,大喜过望,当即拍板,将年号修改为“赤乌”。

孙权驾崩后,其孙孙皓继承大统。孙皓远没有祖父年轻时的魄力,却继承了孙权的迷信。在孙皓上位之后,便开始变本加厉地修改年号,比他爷爷有过之而无不及。孙皓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兴,仅一年后因天降甘霖便将国号改为甘霖。

孙皓继位的第二年,某地的施工现场挖出大鼎,于是,东吴的年号又被改为宝鼎。宝鼎这个年号用了不到一年,孙皓的诏书中又有了新花样,改年号为建衡。三年之后,皇宫的御花园出现了凤凰,于是这一年的年号又变作凤凰。

时间又过了三年,有人挖到一根银条,上面雕刻着年月日等信息,于是孙皓又将年号改为“天册”。可就在次年,又有人从某个湖里打捞出石头匣,里面装着一块写着“皇帝”的石雕,孙皓大喜过望,立马把年号改成“天玺”。天玺被打捞出来没几个月,又有人在荒山上发现石碑,上面雕刻着孙皓成为天子的信息。于是乎,孙皓将年号改为天纪,每天掐着指头计算自己当中原天子的那一天。

接连不断的祥瑞,让孙皓觉得祖上无法完成的霸业将在自己这一代实现,殊不知,东吴的命运已经开始倒计时。祥瑞往往是伪造或传说出来的,不论是龙凤还是麒麟都只是顺应皇帝的需要罢了。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不信这一套,仅把它们当成证明王权合法性的工具。

标签: 汉文帝汉朝

更多文章

  • 汉灵帝刘宏执政期间,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宏,东汉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刘宏的谥号为“灵”,“灵”的意思是乱而不损,可见其荒淫至极。刘宏执政期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以各种名义搜刮钱财,甚至公开标价售卖官爵,除了这些行为,汉灵帝还做过哪些荒唐事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公元186年,汉灵帝命人在西园修建了千余间房屋,采来绿色的苔藓

  • 孟氏是如何成为宋哲宗的皇后的?她为何会被二度废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昭慈圣献皇后,北宋

    孟氏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曾两度被废,但又二度复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说孟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085年,10岁的宋哲宗赵煦登基,祖母高滔滔被尊为太皇太后。哲宗年幼,而高后历经英宗、神宗两朝,贤后的名望响彻天下,因此由她暂时临朝听政。1092年,赵煦已然到了成婚和亲政的年纪,

  • 伍子胥做了什么?为什么说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春秋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他的才能和睿智不可否认,但在为人处世方面非议满满,很多人认为他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人物的典型代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

  • 祢衡为什么被叫做笼中鹦鹉?最后因为恃才傲物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祢衡,东汉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汉末名士,个性恃才傲物,最后因与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章陵(今湖北枣阳市南)太守府,宾客云集,热闹非凡。有宾客为凑趣,进献太守一只鹦鹉。鹦鹉乖巧玲珑,模仿人声惟妙惟肖。太守举杯恳请表情高冷独坐一隅的祢衡为

  • 三国时期,守城本事一流的有哪些英雄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仁,三国

    三国时期的武将都讲究全能,意味着攻守兼备样样精通,但这样的名将一个朝代也出不了三五个。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群雄逐鹿,都喜欢进攻型将领,所以张辽张郃徐晃关羽张飞都被三国正史大书特书,而那些善于防守并对三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防守型名将,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 姜维真的是背锅侠吗 蜀汉灭亡姜维得负全部责任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姜维,蜀汉

    对蜀汉和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是最冤的背锅侠吗?蜀汉灭亡,姜维得负全部责任吗?真相到底又是什么样的?姜维:你说我一个被打压得连成都都回不去的大将军,怎么就该为蜀汉灭亡背锅呢?姜维的后半生,完美地诠释了何为“败方MVP”。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完全来源

  • 三国周瑜的逝世真的与刘备孙权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时代战乱,群雄逐鹿开始互相征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说关羽曾与刘备刀兵相见,可能很多人会表示绝不可能,但是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在官渡之战中,刘备和关羽互相不知道对方行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我们来看《后汉书·袁绍列传》关于官渡之战的记载:“颜良攻曹

  • 姚崇为何被誉为“就时宰相”?他是如何消灭蝗灾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一生经历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曾三度拜相兼兵部尚书,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还有“就时宰相”之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姚崇才思敏捷,通达知变,在武则天当政时就很受赏识。神龙元年(705年),姚崇协助宰相张

  • 在进入益州时,刘备没有派张飞守荆州的原因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攻城略地,得以站稳了脚跟。到了公元211年,刘备进入益州时,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这无疑是一个重任了。但是,到了公元219年,关羽出兵攻打曹

  • 郦道元:严猛以治,不避权贵的酷吏,最终却因缺水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郦道元,北魏

    说到郦道元,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著有《水经注》,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他的生平却不甚了解,他的人生其实比《水经注》更加波澜壮阔。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州人。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北魏时期官员郦范,曾担任青州刺史,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从小就表现出嫉恶如仇、正直刚强的性格。郦范去世后,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