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赵国第一位君主的是谁?他都有何贡献?

战国时期赵国第一位君主的是谁?他都有何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8:26

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家灭智氏,三家分晋,就赵国来说,其正式成为诸侯国。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其子赵敬侯赵章年幼,由其弟赵武公(亦称赵武侯)继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说他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

赵烈侯(?—公元前400年),嬴姓,赵氏,名籍,赵献子(后追封为赵献侯)之子,战国时期晋国赵氏封君、赵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公元前408年,赵烈侯即位。彼时,三家分晋还没有正式完成,也即不管是赵国,还是魏国、韩国,都还没有得到周王室的册封。而在三晋忙着瓜分晋国疆域的时候,中山国派出大军,趁势对赵国腹地发动了进攻。对此,赵烈侯不得不向魏文侯求救,魏文侯同意出兵支援赵氏,一致对外,但是要赵烈侯割让智地(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作为回报。赵烈侯欣然同意。

赵烈侯二年(公元前407年),经过几年的消磨,魏文侯认为消灭中山国的时机成熟,便向赵烈侯借道。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魏文侯的这一请求,赵国的朝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不应该借道给魏国,也有人认为可以借道给魏国。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赵烈侯从解决中山国这一心腹大患的角度出发,同意借道给魏国。于是,魏文侯派出大军通过赵国去攻打中山国。数年时间后,魏将乐羊、太子魏击直接灭亡中山国,占据了中山国的疆域。

彼时,因为三晋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和睦,所以,赵烈侯显然更愿意魏国占据中山国的疆域,而不是让中山国继续袭扰赵国。赵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魏、韩、赵三国的诸侯地位,魏、韩、赵三国正式成为诸侯国,并且彻底瓜分了晋国的疆域。与此同时,赵烈侯追尊其父赵献子为赵献侯。因此,如同魏文侯是魏国第一位君主一样,赵烈侯也成为赵国第一位君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三晋的开国之君中,魏文侯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了。对于魏文侯来说,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比不上雄才大略的魏文侯,但是,赵烈侯也不是平庸的君主。其在位期间任用良臣,同样巩固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赵烈侯在位期间,任用公仲连为相国。彼时,番吾君从赵国的代地来,对相国公仲连说:“您确实喜好善德,但却不知实行的手段。现在您作赵国国相,至今已有四年,可曾引荐贤士吗?”公仲连说:“没有。”番吾君说:“荀欣、徐越等都是可引荐的贤士。”公仲连于是引荐以上几人。

对于公仲连举荐的三位贤臣,都得到了赵烈侯这位君主的任用,也即赵烈侯这位君主大胆用人,不拘一格。在公仲连推荐以上几位人才的第二天,荀欣侍候赵烈侯,拿选拔精干举荐贤良、任命官吏使用能人等语言劝导他。再过两天,徐越侍候时,用节财省用、考察衡量臣下的品德功绩劝导他。对此,在笔者看来,他们进劝的道理无不充分允当,这让赵烈侯很高兴,也即赵烈侯和这些贤臣之间,无疑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此基础上,赵烈侯对以上几位人才加官进爵,还赐给公仲连两套衣服,以此表示对他举荐良臣的肯定。

在战国时期,人才,特别是良臣的任用,直接影响到各个诸侯国的兴衰。比如战国初期崛起的魏国,就离不开李悝、吴起等文臣武将的任用,再比如战国中期,齐国的崛起则离不开邹忌、田忌、孙膑等人才的辅佐。从这一点来看,赵烈侯可以称之为比较贤明的君主。只是因为赵国一开始的底子比较薄弱,没能像魏国一样迅速崛起,这导致赵烈侯自然在名气上比不上魏文侯了。

最后,赵烈侯九年(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因其子太子赵章年幼,故由其弟赵武公(亦称赵武侯)继位。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在选择继承人上,往往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比如赵武灵王的儿子中,就是年幼的赵惠文王最终继承了王位。而就赵烈侯来说,因为他去世的时候,太子还比较年幼,加上三家分晋刚刚完成不久,不仅要和魏国、韩国做好疆域的划分工作,还需要面对秦国、齐国、楚国、燕国等大国的威胁,这让赵烈侯不能直接让太子继承王位,而是将王位交给了自己的弟弟。

此外,赵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拥立赵章继位,是为赵敬侯。在赵烈侯去世后,赵国在战国初期是比较低调的,也即没能参与诸侯争霸,这不仅是因为赵国的整体实力还不是非常强大,也是因为三晋之中,魏国已经占据了类似于盟主的地位。不过,这一情况在赵武灵王即位后彻底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赵武灵王推出的胡服骑射,赵国得以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在此基础上,赵国不仅消灭了成功复国的中山国,还吞并了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盘,凡此种种,都让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乃至于具备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

标签: 赵烈侯战国

更多文章

  • 励精图治的汉文帝为何也有“迷信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文帝,汉朝

    汉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他施行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术,使大汉国力大大增强。不过,这样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脑袋里却存有许多糟粕的迷信思想,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最宠信的大臣名叫贾谊,贾卿经常被文帝召入宫中相谈,两人往往一聊就是一整夜。但汉文帝向贾谊

  • 汉灵帝刘宏执政期间,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宏,东汉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刘宏的谥号为“灵”,“灵”的意思是乱而不损,可见其荒淫至极。刘宏执政期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以各种名义搜刮钱财,甚至公开标价售卖官爵,除了这些行为,汉灵帝还做过哪些荒唐事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公元186年,汉灵帝命人在西园修建了千余间房屋,采来绿色的苔藓

  • 孟氏是如何成为宋哲宗的皇后的?她为何会被二度废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昭慈圣献皇后,北宋

    孟氏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曾两度被废,但又二度复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说孟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085年,10岁的宋哲宗赵煦登基,祖母高滔滔被尊为太皇太后。哲宗年幼,而高后历经英宗、神宗两朝,贤后的名望响彻天下,因此由她暂时临朝听政。1092年,赵煦已然到了成婚和亲政的年纪,

  • 伍子胥做了什么?为什么说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春秋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他的才能和睿智不可否认,但在为人处世方面非议满满,很多人认为他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人物的典型代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

  • 祢衡为什么被叫做笼中鹦鹉?最后因为恃才傲物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祢衡,东汉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汉末名士,个性恃才傲物,最后因与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章陵(今湖北枣阳市南)太守府,宾客云集,热闹非凡。有宾客为凑趣,进献太守一只鹦鹉。鹦鹉乖巧玲珑,模仿人声惟妙惟肖。太守举杯恳请表情高冷独坐一隅的祢衡为

  • 三国时期,守城本事一流的有哪些英雄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仁,三国

    三国时期的武将都讲究全能,意味着攻守兼备样样精通,但这样的名将一个朝代也出不了三五个。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群雄逐鹿,都喜欢进攻型将领,所以张辽张郃徐晃关羽张飞都被三国正史大书特书,而那些善于防守并对三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防守型名将,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 姜维真的是背锅侠吗 蜀汉灭亡姜维得负全部责任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姜维,蜀汉

    对蜀汉和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是最冤的背锅侠吗?蜀汉灭亡,姜维得负全部责任吗?真相到底又是什么样的?姜维:你说我一个被打压得连成都都回不去的大将军,怎么就该为蜀汉灭亡背锅呢?姜维的后半生,完美地诠释了何为“败方MVP”。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完全来源

  • 三国周瑜的逝世真的与刘备孙权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时代战乱,群雄逐鹿开始互相征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说关羽曾与刘备刀兵相见,可能很多人会表示绝不可能,但是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在官渡之战中,刘备和关羽互相不知道对方行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我们来看《后汉书·袁绍列传》关于官渡之战的记载:“颜良攻曹

  • 姚崇为何被誉为“就时宰相”?他是如何消灭蝗灾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姚崇,唐朝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一生经历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曾三度拜相兼兵部尚书,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还有“就时宰相”之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姚崇才思敏捷,通达知变,在武则天当政时就很受赏识。神龙元年(705年),姚崇协助宰相张

  • 在进入益州时,刘备没有派张飞守荆州的原因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攻城略地,得以站稳了脚跟。到了公元211年,刘备进入益州时,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这无疑是一个重任了。但是,到了公元219年,关羽出兵攻打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