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匈奴人 刘渊为何会认刘禅做祖宗

刘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匈奴人 刘渊为何会认刘禅做祖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1/14 19:11:07

刘禅刘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无任何关系却追尊刘禅,刘渊的“宗汉立国”究竟意欲何为?

一片乱世之下,在两晋时期的乱象中,刘渊成为了一个开国皇帝。提到这个人,对于他的评价的确是褒贬不一。让百姓遭到了民不聊生的五胡乱华,这一事件发起者也就是他。并且一个偌大的王朝西晋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他的手中覆灭了。

虽然他是一个中原人的姓氏,也就是刘姓,可是从本质上来看,他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匈奴人,并且是单于冒顿的子孙后代。但是当他建立起了政权之后,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把国号立为了“汉”,并且还把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刘禅进行追封,称他为孝怀皇帝。更令人惊愕的便是还建立了宗庙,祭祀的人就是刘邦的血脉。

这样的举动就已经说明了,在他的心里,也就是在刘渊看来,刘邦已经成为了他的祖宗。像这样的事情的确是有悖常理的,并且也让人惊愕,为什么一个土生土长的匈奴人,会认为刘邦这个汉人血脉的帝王才是自己的祖宗,他的目的究竟何在?

一、匈奴王族和刘汉的渊源

1、刘邦北征匈奴被困

刘邦在当年也是意气风发,率领着一帮人马去北征,匈奴的过程中结果就被冒顿困在了白登山这个地方,不吃不喝,一周的时间放在任何人都是一个煎熬和痛苦。

但是在这被困的时间内,经过了陈平的巧妙设计。他们去贿赂了冒顿单于的夫人,虽然花费了很多的金银财宝,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对方周旋,最终终于逃过了这样一个劫难。

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刘邦和匈奴之间的对战才得以消停,并且在当时刘邦对于刘敬所提出来的建议还是有所采取的,那就是和亲。嫁出去了一个公主,最后换来了一个王朝的太平。

在最开始的时候,刘邦所要嫁出去的女儿就是长公主,但在当时因为吕后特别的心疼,所以刘邦最终就把宗室女,提升了辈分,立为了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汗的皇室和匈奴的王族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也有了相应的渊源。

并且对于匈奴人而言,他们的习俗便是,极其尊贵的人,在姓氏这一方面是要跟随自己的母亲,所以慢慢的在匈奴人里面也就有了刘这个姓氏的存在。然而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如果仅仅按照血缘关系的这个角度来看,刘渊在开辟出了一番天地之后,把刘邦奉为了自己的祖宗,还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就像这样的事情也并非是没有发生,就像三国时期,刘备自己称自己为中山净王的后代,并且代代流传。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有血脉的相传,但是到刘备这一时期纯正的汉室血统,也不是特别的明显了。

通俗易懂的理解,把大汉王朝的刘氏家族奉为祖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借助于一个汉室的名头,从大局观开始着手。这么做也就有利于刘渊开辟王朝,能够让他的政治手段能够更有力的展开。要想让众人臣服,必不可缺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合法性也就是政权存在的依据。

2、和汉人扯上关系

刘渊深知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匈奴人,但当时的天下还是汉人所创建下来的。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就必须要和汉人扯上一定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一定要得到汉人的支持。

刘渊此举也就意味着他才是汉家的正统血脉,似乎也在烘托着他的种种做法,就是为了能够修复刘汉的皇室,能够让汉朝得以延续,从而收获汉人的心。

虽然站在时间线来看都已经经过了进场,但是和汉朝灭亡的时间还是比较近的,更何况当时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对于少数民族的老百姓而言,也有着相应的看法。一时之间不管是士大夫这一阶级,还是平头老百姓,他们对于匡扶汉室这件事情还是有着比较高的热度。

特别是在西晋时期经历了八王之乱之后,人们苦不堪言,到处都是民不聊生。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个人能够高举旗帜表示要兴复汉室,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恢复。

而刘渊在当时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意思,就是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个世纪再一次兴兵,从而能够让汉朝得到匡扶。

借助于汉朝对于人们的影响,从而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收获别人的支持度。因为在刘媛的心中他明白一个土生土长的匈奴人要想控制中原地区,控制中原人的血脉,必须要找到一个让自己身份证同得到认可的寄托,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在了追尊刘禅的身上。

二、刘渊的政治眼光

1、获得百姓支持

从当时发展的大的局势来看,刘邦在当时兴兵,出发点不是希望能够借助于冒顿单于的基业来称霸草原。反而把发展的目光放在了中原地区,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像刘邦一样直接开辟出一个新的王朝。

面对这样的状况,能够壮大自己实力的唯一做法就是,先得到一部分匈奴人的支持,首先要把前期的势力造出来。紧接着就要得到汉族老百姓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只能够借助于匡扶汉室的这个名头。

仅仅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刘渊的政治眼光的确是比较独到的,他借助于这个外壳,就能够迅速的吸引有志之士加入他的团体。

2、血脉的正统

如果没有血统的因素,也可以说刘邦是一个汉人,因为他所接受的很多文化都是和汉人相关的,就比如说他从小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对于很多的汉人典籍都是有所知道的。《晋书》就做出了很明确的记载,正是因为学习了很多汉人的书籍,所以他的思想比较独到。并且在当时他所交往的人比较多,像王浑以及王济都是在太原本地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人物。

之所以这些人能够和他结交,也是看到了他身上的汉文化,同时也能够找到和汉文化相关的共鸣。

并且刘渊的儿子在当时也学习了很多的汉文化,相比起其他的匈奴贵族而言,这样的事情的确是很少见的,虽然已经有一些人,陆陆续续的被汉化了。所以抛开血统的这个因素来看,从本质上他们也称得上是汉人。

在这一因素的驱使之下,刘渊打出来的旗号,并没有很多的人去反对,从这一个细节中也能够看得出来,很多人对于汉文化都是比较认同的。

3、合理的理由

要想开辟出一个新王朝就需要一个契机,也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没有理由的话,刘渊起兵之后不会得到众人的支持。首先它是借助于匡扶汉朝的名号,让自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聚揽人才,紧接着让已经起兵的匈奴人,再一次获得匈奴人的拥护和支持。

如果想要得到中原地区,就必须要得到汉族人的支持和拥护,倘若违背了这个常理,自然而然就会两败俱伤。

站在政治的这个层面来看,刘渊的眼光的确是特别独到的,他对于汉文化的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也正因如此对待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他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善意之举来对待的。

所以胡汉百姓一时之间都比较拥护他。但是他开了反叛之路之后,刘源所受到的非议也是比较多的。

4、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就在刘渊发出了此举之前,是很少有少数民族,并且几乎都没有出现过少数民族能够直接入主中原的情况。当时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还是比较尖锐的,也正因如此刘渊完全没有采取旁人所提及的意见,不去祭拜冒顿单于,所祭拜的人物反而是刘邦。

把刘邦是为了自己的祖先,通过这种惊人的举动夺得了中原人士的认可。虽然手段还是有些惊世骇俗的,但是形成的影响力的确是毋庸置疑,正是做出了这样的铺垫之后,少数民族的政权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操控中原地区,并且在中原地区生根发芽,得到了从士大夫这一阶层到平民老百姓的支持。

结语:

虽然战火在连绵不断,哪怕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很少有帝王能够恪守着以德养政。但刘渊就非同寻常,他在位期间不断地恢复生产,并且推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是少数民族创建出来的政权里面,少有的一位英主。

同时他的所作所为,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和出现,让五胡十六国的局势变得越发的混乱。他让少数民族拥有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但并非所有的君主都像他一样能够恪守本性。所以站在某个角度来看,他虽然是以德治国的守护者,但同时他也是暴乱的掀起者。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获得了人们思想上的认可,让人们去承认他血脉的正统性,从而更加有力的控制了中原地区,为自己在中原建立王朝做出了铺垫。

参考文献

《晋书》

《资治通鉴》

标签: 刘禅刘渊

更多文章

  • 关羽当初原有一战吕蒙之力 关羽最后为何还是败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吕蒙

    还不了解:关羽败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本有一战之力,为何还是走向败亡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上,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擒获于禁、斩杀庞德,一时威震华夏。同年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

  •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关羽受封的是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记载了同一件事: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留守荆州的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原汉寿亭侯爵位不变;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假节,原新亭侯爵位

  • 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马谡

    对诸葛亮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什么执意要杀马谡?诸葛亮挥泪斩杀马谡,是三国时期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说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了马谡这件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势吧。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可谓是蜀汉最实际的领导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蜀汉国力也是逐

  • 秦观是谁?他的仕途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观,宋朝

    纵观我国历史文化长河,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色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江苏高邮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秦观的诗词文章写得很好,深受后世喜爱。他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在蔡州(汝南)任教授期

  • 司马炎和司马攸作为亲兄弟 两人为何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炎,司马昭

    对皇帝司马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炎为何不顾父母临终遗言,将亲弟害死?今天咱们说说司马家族另外一位冷血的人物,他就是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也是司马师的侄子,他堪称是一位冷血的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司马昭的妻子是司徒王

  • 司马炎不知道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吗 司马炎为何还要传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炎,司马衷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司马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明司马衷是白痴,司马炎也有二十多个儿子,为何要传司马衷?司马炎一生有26个儿子,封王的有18个,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按理说,18个儿子中,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当皇帝治理国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

  • 历史上驸马指的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才能成为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驸马都尉,明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驸马,这个词语,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是汉代的官名。可是自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也就是公主的丈夫必须担任驸马都尉一职。而后,驸马也就成为了皇帝女婿的专称。驸马都尉,最初的职责是皇帝外出时,掌管驾驭副车的马

  • 魏忠贤当初权势滔天 崇祯刚继位为何就能除掉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忠贤,崇祯

    对袁崇焕和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忠贤在明朝权势滔天,为何被17岁的崇祯轻松铲除?说起明朝宦官,大家都会想到东西两厂,这两个特务机构内的宦官可以说是做到了宦官人生的巅峰,掌控着宦官这一职位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权。有人说,在明朝当宦官也是一件能够光宗耀祖

  • 朱元璋当初想要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对朱元璋和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想要消灭日本?为何刘伯温拼命阻拦?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也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顺治帝评价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被

  • 和珅为什么怕阿桂 和珅又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桂,清朝,和珅

    对和珅和阿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为什么怕阿桂,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人的军功,二其人刚正不阿。阿桂的硕大的军功是和珅惧怕他的主要原因。阿桂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做官了。他在平定新疆、金川等地作出了很多军事上的贡献,为清朝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