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楚汉之争其实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楚汉之争其实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85 更新时间:2024/1/10 12:15:31

话说当年秦始皇击灭六国之后,六国势力依旧非常强大,仍在虎视耽耽试图复辟,只是慑于秦始皇威名不敢异动而已,很多人其实都不了解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秦始皇死后六国势力立即发动,所以陈胜起义不过是个引子而已,他的部队轻易就被秦军打垮,真正打垮秦国的还是六国势力组成的大军。

六国势力发动的时候,秦国的势力实际上大于六国,处置得当的话胜利不成问题,不幸的是秦国当时的皇帝秦二世是个蠢货,大杀能臣自毁长城,最终身死国灭,六国复辟成功。

但是秦国实力仍在,仍然比六国要强,这是项羽非常担心的,为了摧毁秦国势力,项羽竭尽全力,坑杀二十万秦军,攻入咸阳后大肆烧杀,但是尽管如此,秦国的势力仍很强大。

当时有个叫韩生的,劝说项羽留在秦地为王,说了一大堆的好处,项羽没有听从,还因为韩生说他“沐猴而冠”而把韩生扔进开水锅煮了,后人多半惋惜项羽没听韩生的话,其实韩生、还有后人忽略了一点,很重要的一点:项羽是楚国势力的代表,他的根基在楚地,肯定要回楚地当楚人的王,不可能跑到秦地当秦人的王,那样的话死得更快。

应当说项羽还是还常重视秦人的威胁,封了三个秦国降将在秦地为王,试图用他们安抚秦国人心,这已经是项羽所能做的最佳选择了,封其他人只会给自己竖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

项羽的最大错误是没把刘邦封得离秦地更远,究其原因应当是忽视了刘邦,刘邦是个平民出身,项羽认为他对自己威胁不大,最大威胁是那些六国旧人、尤其是王族,他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为不是六国旧人,刘邦与秦人的仇恨不大,打败章邯等人进入秦地后,很轻易就得到了秦人的拥护,之后的战争成了又一场秦灭六国,刘邦依靠秦人的支持与项羽以及韩魏齐赵展开了五年多的战争,虽然刘邦能力不强、战斗屡遭失败,但是背靠秦人的强大支持,他撑过了危机,最终耗尽了六国的力量,第二次灭掉了六国。

楚汉战争之后,六国势力基本全灭,一个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在中国稳固地建立起来。

标签: 楚汉之争项羽

更多文章

  • 刘欣并不是皇子,为什么却能当上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欣

    他就是西汉倒数第二位皇帝刘欣,即汉哀帝!刘欣出身皇室,但并非皇子,他的祖父是汉元帝刘奭,父亲是定陶恭王刘康。公元前23年,刘康病死,尚在幼年的刘欣就继承了定陶王的爵位。此时的西汉正面临着一场统治危机,因为在位的汉成帝没有子嗣!公元前9年,汉成帝亲自进行了两场面试,来确定继承人。入选的两位“考生”分别

  • 历史上韩王安都投降了为什么还会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王安,战国

    韩王安是公元前238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秦帝国只用了短短14年时间,就彻底结束了东周以来500多年混乱纷争的局面。但也许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来不及消化,秦国来不及消化自己新增的土地和人

  • 曹植在宴会上的乘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既赠友人、又勉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植,曹魏

    曹植,又称陈思王,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操与卞夫人第三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建安作家中,历来最受人们推崇的就是曹植。从现存的当时作品来看,也是他的最多,共有诗八十多首以及完整和较完整的散文、辞赋约四十多篇。曹

  • 此人15岁官拜大将军,最后却被厨子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北魏

    此人15岁官拜大将军,最后却被厨子刺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朝的高澄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认识,但是提起疯皇帝高洋那可是鼎鼎大名,高澄便是高洋的哥哥,他和父亲高欢一起开拓了北齐的基业,功绩堪比朱元璋,不过可惜的是他在称帝前夕竟被自己宫中的厨子杀死,死时年仅29岁,高洋继承他

  • 雍正朝的四大宠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朝的四大宠臣,最后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可是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当年康熙王朝,因为康熙的统治也是繁荣盛世。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康熙帝死在了畅春园,当时皇四子胤禛在议论纷纷中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雍正。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当时雍正大力发展生产,同

  • 魏文帝曹丕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文帝曹丕,三国

    曹丕,字子桓,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身所处的环境及人生成长境遇的历练。曹丕王出生在天下大乱之际,成长于战火纷飞之秋。年少时在其父亲的熏陶下,善学刻苦博学广识。其人生轨迹大致先后经历了军旅生活,鄄城青年太子生活,帝王

  • 张孝祥登上荆州城楼后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词,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悲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孝祥,南宋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人称紫府仙,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书法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

  • 朱允炆登基后削去五位藩王,他为何这么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登基后削去五位藩王,他为何这么急?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允炆是明朝唯一做皇帝做到下落不明的一个,他之所以下落不明,是在靖难之役中失利。之所以有靖难之役,是因为他激怒了朱棣,朱棣起兵篡位。之所以会激怒朱棣,是因为他削藩所致。而朱允炆削藩没错,错就错在,他太操之过急了。朱

  •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何会重用姚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隆基,唐朝

    先天元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唐朝进入了长达29年的“大治”,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繁荣,人才辈出,史称“开元盛世”。其实李隆基刚获得皇位时,就要解决武则天的烂摊子和韦皇后乱政的遗毒,边疆还一

  • 三国时期曹爽是如何压制司马懿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爽,三国

    曹爽,字昭伯,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