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宓的一生如何?反对刘备伐吴的下场是什么?

秦宓的一生如何?反对刘备伐吴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24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5:15

谋士秦宓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这不仅是为了关羽报仇,也是要夺回荆州。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伐吴之前,蜀汉内部显然有反对的声音,比如赵云就明确反对刘备征讨东吴。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夺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先讨伐曹丕,而不是孙权。”当然,刘备没有听从赵云的劝谏,不过,因为数十年的情义,刘备也没有惩罚赵云。但是,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秦宓,则没有那么好运了,因为反对刘备伐吴,秦宓差一点就丢掉性命。

首先,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秦宓年轻时就很有才学,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曾经上书益州牧刘焉,举荐儒士任安。兴平元年(194年)刘璋任益州牧时,与秦宓同郡的王商为益州治中从事,他写信给秦宓说:“贫贱困苦,何时可以度完这样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应该来一趟,与州牧见见面。”秦宓则回信拒绝。由此,和东汉末年的很多隐士一样,秦宓对于仕途的兴趣是比较低的。不管是刘焉还是刘璋,都没能获得秦宓这位名士的辅佐。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请秦宓出任师友祭酒,兼任佐吏之首,尊其为仲父。秦宓假托有病,躺在家中,夏侯纂领着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带着酒食前往秦宓家宴饮交谈,秦宓依然躺在床上。在刘备刚刚夺取益州的时候,秦宓依然表现得比较冷淡。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从侧面体现出秦宓的名气和能力。如果不是自己本来拥有比较强的能力,秦宓显然不会获得那么多次的征召。

后来,益州牧府征召秦宓为从事祭酒。在汉朝这一历史阶段,刺史、州牧的佐吏通常被称之为从事。而刺史的从事有主簿、文学、劝学等多种,因此又设置从事祭酒,以此主管这些从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宓一开始就能担任从事祭酒这一重要的官职,无疑是令人惊讶的。换而言之,此时的秦宓,已经是蜀汉的大臣了。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准备征讨东吴。在明白刘备的决心,尤其是考虑到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后,很多蜀汉大臣都没有直接劝阻刘备。不过,秦宓却向刘备表示,现在讨伐东吴可谓天时不当,必难取胜。

秦宓的直言劝谏,没能获得刘备的欣赏,反而让刘备勃然大怒。愤怒至极,刘备不仅将秦宓关押起来,甚至准备要处死秦宓。在这个关键时刻,蜀汉丞相诸葛亮向刘备求情,这才保住了秦宓的性命。如果不是诸葛亮的求情,秦宓很可能在夷陵之战爆发前就被杀了。当然,虽然保住了性命,不过,秦宓还是因此获罪下狱囚禁,直到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即位之后,秦宓才被释放。

建兴二年(224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请秦宓为州别驾,不久又提升他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在刘备去世后,蜀汉和东吴恢复了联盟,这也是为了对抗强大的曹魏。吴蜀联盟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关系,毕竟双方刚刚在夷陵之战中兵戎相见。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众人到齐后,唯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秦宓来到后,张温趁势发难,不过,两人一番唇枪舌战后,张温却对秦宓的才华钦佩不已。秦宓后来升任大司农。大司农下辖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分别负责掌理粮食库藏,物资供应等事务。也即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司农,相当于隋唐之后的户部尚书。因此,在诸葛亮的提拔和重用下,秦宓已经成为蜀汉的朝廷重臣了。

最后,到了建兴四年(226年),秦宓去世。虽然是蜀汉的朝廷重臣,不过,因为去世的时间相对较早,秦宓在三国人物中的名气是相对较低的。谯周年轻时曾拜访求教秦宓,将秦宓的言论记录在《春秋然否论》之中。对于秦宓的才华,诸葛亮直接评价道:(秦宓)益州学士也。今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纪念蜀汉一朝的文臣,称文臣廊。秦宓塑像在其中排第十一,塑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四文臣塑像排名依次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虽然去世的时间比较早

,不过,秦宓还是获得了后人比较高的评价和肯定,从而和庞统、蒋琬、马良等人相提并论。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秦宓形象和《三国志》等正史中的情况比较相似。初仕益州牧刘璋,刘璋投降。刘备遣简雍为使,简雍傲慢无礼,遭到秦宓怒斥。刘备称帝,以秦宓为学士。孙权袭袭取荆州,杀关羽,刘备愤怒想要讨伐,秦宓苦劝刘备不从,刘备想要将其处斩,众人都为其请罪,才暂且囚禁,诸葛亮上表救秦宓,刘备不理。后蜀吴通好,东吴使者张温认为秦宓为学士而且已经大醉,想要以才学刁难,反被秦宓驳得无语,于是才敬服。都吃,你怎么看呢?

标签: 秦宓三国

更多文章

  •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后悔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子夫,汉朝

    卫子夫虽然并非汉武帝亲自下令所杀,但是作为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死确实与汉武帝脱不了关系。不过,虽然当时的卫子夫已经身居皇后之位,但是,这并没能使她得以善终,反而还因此招来祸事。不过,更遗憾的是,她一生虽以贤良著称,但是死后却未让汉武帝感觉到后悔。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 慈禧可以称帝为什么要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就没有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慈禧

    对慈禧垂帘听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是历史上极其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她统治大清王朝半个世纪,这个时候中国最有权利的人就是她,她的权利盖过皇帝,那这样说她称帝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我们知道她一辈子并没有称帝而是垂帘听政,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慈禧太后到底有没有这个

  • 朱厚照收了一百多位义子,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厚照,明朝

    在封建社会,一直就是家天下,皇位的传统都是世袭制。老皇帝驾崩了,儿子接着坐上龙椅。儿子驾崩了,孙子接着上,反正是龙椅不落外人家。但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些皇帝没有儿子,就只能从兄弟或宗侄中选一位有血缘关系的人来继承皇位。比如宋高宗赵构,就是伙同秦桧害死岳飞的那位皇帝,因为无子,便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子赵

  • 揭秘:为什么两汉时期“后宫干政”是最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汉朝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的象征,君临天下。而皇后则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漫漫历史长河中,不乏有许多杰出的皇后,她们不单是作为皇帝正妻,统领后宫佳丽,更是参与朝政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这被后世称为“后宫干政”。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死后,其后呂雉便开始了夺权之路。在群臣的自保下,汉惠帝刘盈死后,吕雉便临朝称制

  • 揭秘:为何说郭贵人是康熙后宫最有福气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宜妃,清朝

    通过研究康熙后宫史料,发现竟有四对亲姐妹,她们分别是孝诚皇后、平妃两位赫舍里氏姐妹,孝昭皇后、温僖贵妃两位钮祜禄氏姐妹,孝懿皇后、悫惠皇贵妃两位佟佳氏姐妹,宜妃、郭贵人两位郭络罗氏姐妹。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中,宜妃的妹妹郭贵人可以说是康熙最有福气的一位贵人了。宜妃是康熙后

  • 萧瑀作为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为何却成了唐朝第三位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瑀,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他为纪念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于是命人在凌烟阁绘制了功臣画像并按照功劳来排名,而萧瑀就在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九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萧瑀作为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为何却成了唐朝第三位宰相?萧瑀出身于南北朝时期后梁帝王之家,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等到隋

  • 董颚妃有哪些优点值得让顺治帝宠冠六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董颚妃,清朝

    董颚妃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董颚妃是内阁大臣鄂硕的女儿,还是当朝大将军费扬古的姐姐,可谓一家达官显贵是当朝的权贵,董鄂妃是正儿八经的正白旗满族身份,家族都非常尊贵,除了她的身份高贵还有哪些优点值得让顺治帝宠冠六宫的?董鄂妃为何独得顺治帝恩宠?3大优点,可不是人人都

  • 宋太祖为何要设封桩库?是想花钱赎回燕云十六州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祖,宋朝

    宋太祖为何要设封桩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燕云十六州,乃是中原北部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一旦丢失,整个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便可长驱直下威胁中原腹地。而从后晋天福三

  • 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的结发妻子,一生无子却十分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虞孟母,东晋

    她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结发妻子,却只活了35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的原配夫人,她生于名士之家,自小略通文墨知晓理法,但她年幼时不幸失去双亲,导致家道中落。虞孟母容貌生得极美,又温柔贤惠,司马睿还是琅琊王时就深深被她吸引了,于是便娶虞孟母为琅琊王妃,这

  •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是如何维持帝国的统治的?有何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所谓“焚书坑儒”,其实可以分为“焚书”、“坑儒”两个独立事件,两件事之间虽然有所关联,但却应该分开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根源,其实是秦灭六国之后的山东六国与秦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以及六国士子阶层对中央集权制的不认同,秦始皇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