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殊是受到宋仁宗敬重的帝王师,二人的师生情谊有多深厚?

晏殊是受到宋仁宗敬重的帝王师,二人的师生情谊有多深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3/12/30 2:44:48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时期宰相、文学家,自幼聪颖,被称为神童,入仕后备受宋仁宗重视,但他用尽一生都没能实现自己最高的政治理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古代,立志成为帝王师的文人不在少数。

唐朝诗人常建在《太公哀晚遇》中写道:“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不知从何时起,成为帝王师好像成为了他们一生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谪仙李白也曾立志为帝王师,定国立功,成就一番功业,所以才会写下“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来表达自己的晚年的壮心不已。

诗圣杜甫也曾作“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来表达若自己得到重用,便立志辅佐君王,将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淳朴的志向。

然而,事与愿违,诗仙和诗圣似乎缺少点“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他们终其一生也没做上帝王师,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而有的人却实现了这很多文人用尽一生也没能完成的最高政治理想。

比如,宋仁宗赵祯的授业老师——晏殊。

晏殊,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婉约派著名词人,最擅长小令。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合称为“大晏、小晏”,与欧阳修并称为“晏欧”。

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宋史·晏殊传》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的晏殊,可真是上天的宠儿,五岁便被称为“神童”,从此一路开挂,在志学之年被江南安抚张知白举荐入殿考试,其才学得宋太宗赏识,入仕为官。到了宋仁宗时期,官位更是一路飙升。

而他最著名的身份便是帝王师。

晏殊与宋仁宗相差十九岁,在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成为了他的老师。宋仁宗登基为帝后,也很依赖和尊敬晏殊这位老师。

然而,这样德高望重的宰相,也曾遭遇过贬谪。

《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天圣三年,晏殊因得罪了刘太后而被御史弹劾,被罢免官职,贬到了宣州。仁宗当时一定为自己的老师求过情,奈何刘太后权势太大,拗不过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被贬离朝。无论是晏殊,还是仁宗,心里都充满着万般的无可奈何。

这首《踏莎行》作于被贬宣州的途中。

晏殊悔啊,早知道会经此一劫,还不如当初就带着“意中人”双双飞去那无险阻的“碧海”和那可通行的“瑶台”,哪会像现在这般,彼此相隔甚远,想珍惜时却不再拥有;山也高了,水也远了,早就写好的书信也无法相寄,一切瞬息万变,如此无常……

“瑶台”曾出现于《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碧海”和“瑶台”都是仙境,可他却被贬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开头借用仙境,写得真妙,“仙”与“凡”之间强烈的对比,不也恰恰表现了他被贬前后官位的高低之差以及内心的落差感吗?

一朝为宰相,一朝为谪官。

待他独自登上高楼,目光悠悠地望向远方,只见那萧萧细雨自空中洒在了梧桐叶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古代的君子、文人、墨客大多有登高望远的雅趣。登高不但有“步步高升”等美好的寓意,还可以让人的灵魂更超脱、胸怀更宽广,暂时脱离眼界的限制,感受万物的奥妙,将内心的雄心、气概、豪情和壮志在那些高处全部释放出来。

晏殊尤为爱好登高,他曾在多首词中来表达过自己的登高之趣。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大赞晏殊的这句词为“古今成大事业者”人生必经的第一重境界。

不同的是,这次登高下起了雨。那雨就同仕途中突如其来的转折一样,打在了他这棵“梧桐树”上。而这梧桐树已“近黄昏”,也不知道能不能经得起这番折腾。

所以啊,这首词绝非如同表象那样仅仅在表达对闺中人的牵挂和离别之情,深入品味此作,更多的感受是晏殊内心的无可奈何。

“碧海”、“瑶台”、“山水”、“绮席”、“香闺”、“梧桐叶”、“雨”都属柔物,整首词虽孤寂却暗藏着温柔,没有丝毫的埋怨和恨意。这就说明,在他心里,非常理解仁宗当时的处境。同时,他也不舍朝廷,不舍自己的这位学生。

庆历四年,晏殊遭受谏臣弹劾,为了不让仁宗再次为难,晏殊主动提出离开开封,而后曾在多地为官。直到至和元年六月,他才因病请求回开封。仁宗一直对自己的老师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终于找到了机会照顾老师。晏殊回开封后,他请晏殊为自己授课,每隔五日要面圣一次。此时的晏殊早已不是大宋宰相,但其礼遇却仍以宰相的规格相待。晏殊病逝后,仁宗为他辍朝两日;赠官为司空兼侍中,赐谥号“元献”,并在晏殊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这就足以说明无论晏殊是否被贬谪,其在仁宗心里始终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后世之人常常羡慕晏殊和宋仁宗的这段不凡的师生情。

晏殊不但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做人有亦道。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时刻恪守为官之道,没有丝毫越矩;其性情更是刚毅直率、刚正不阿,为人谦卑;不但如此,晏殊还很惜才,知人善任,常提携后辈。

其一生为大宋、为帝、为民。即使任地方官,他也大办学校,为大宋培养人才,还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大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这是晏殊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词,题材为伤春词;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光阴易逝的惆怅和无可奈何的叹息,“花”与“燕”的落去和归来,正如同一个人的今时与昔日。花开花落,燕来燕去,也许他对人生的这些无常际遇早已有了心里准备。

居官五十几载,德高望重的晏殊可谓是大宋的一代贤相。无论是帝王师,还是太平宰相,晏殊都相当称职。

若再来一世,他一定会还会愿意再做一次为国、为民、为帝的帝王师。

标签: 晏殊北宋

更多文章

  •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都有哪些子女?他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禅,三国

    历史上,众多仁人志士均将“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而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刘备,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作为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尽管幼年家道中落,但依然胸怀大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经过半生的南征北战,刘备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

  •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都是哪些人?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廉颇,战国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句话来赞誉中国古代战国的四大名将最合适不过了,这四个人中其实大家比较了解的有廉颇,其他的三个人分别是白起、李牧、王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谓战国四大名将,源于南北朝时梁朝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就这四人而言,白起

  • 王昭君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赞颂?她拥有敢于突破重围的人生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昭君,西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四人在样貌方面并驾齐驱、难分高下,但其中歌颂王昭君事迹的诗作是最多的,王昭君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施、貂蝉、杨贵妃三位,或多或少都带有点“误国、害人”的名声,这也是几千年来乱世中美人顶罪的恶

  • 蓝玉到底有多厉害 为什么说蓝玉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蓝玉,朱棣

    对蓝玉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蓝玉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蓝玉到底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能镇住朱棣?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各有各的特点,朱元璋在建立了明代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跟随他打天下的人全都杀了。因为他了解功高盖主,所以才会有之前,赵匡胤

  • 愿意将荆州借给刘备,孙权抱着什么样的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荆州在三国时期并不是固定为一家所有,它就像是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被群雄们不停的切分和争夺,称得上是三国中易手次数最多的一片领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当时刘表病逝,刘表的次子刘琮在蔡瑁等人的拥立下成为新的荆

  • 清朝隆科多到底是谁 真实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隆科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隆科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隆科多究竟是什么样的?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隆科多,佟佳氏,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子、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康熙朝重臣佟国维第三子;也就是

  • 探索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生,他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一生是怎样的?有哪些成就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商鞅变法,事成车裂而死;王莽改制,招致国破家亡;张居正厉行新政,死后被抄家问责;光绪帝戊戌变法,“六君子”惨遭屠戮,当事人流亡海外。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

  • 新城长公主是什么身份?她的葬礼规模有多隆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新城长公主,唐朝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一生中有过许多的子女,一共35人,子14,女21 属嫡出的7人,皆为长孙皇后一人所生(三子四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994年10月下旬至1995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昭陵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东坪

  • 杨丽华肩负家族联姻的重任 杨丽华为什么反对父亲杨坚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丽华,杨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丽华和杨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丽华作为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什么反对杨坚称帝?杨丽华心里是怎么想的?因为她是杨坚的嫡长女,所以肩负起了家族联姻的重任。杨丽华嫁的人可不一般,那是北周皇太子宇文赟,也就是未来的皇帝。这么一来杨坚一家老小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可

  • 孙权会联合曹操攻打关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19年,取得了汉中之战胜利的刘备在成都自立为汉中王,在此之后,刘备分封有功之臣,当时身在荆州的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受到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