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的鼎盛为何只是昙花一现?他为什么会失败?

李自成的鼎盛为何只是昙花一现?他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97 更新时间:2024/1/9 7:00:53

李自成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公元1644年3月,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以身殉国,明朝全国性政权结束,国祚276年。

明朝灭亡以后,李自成可谓是如日中天,虽然当时还有关外大清、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南方的南明小朝廷三方势力,虽然在今天来看,后来统一天下的大清才是主角,但其实在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才是世人眼中的绝对主角,大顺政权挟灭明朝之威,一度占据北方半壁江山,又拥兵百万,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世人都认为大顺政权是下一个大一统政权。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占领了北京消灭了明朝,看似是其辉煌的开始,但也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因为在占领北京以后,李自成唯一让人留下印象的就是败于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不久退出北京,从此是一蹶不起,到了1645年李自成便莫名其妙的死去,大顺政权彻底土崩瓦解,可谓是昙花一现。

那么李自成鼎盛之时,一度占据北方半壁江山,拥兵百万,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呢,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小编来说说。

一、因为“均田免赋”而“追缴助饷”导致官绅阶级对其离心离德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以后,对于前明官员,不只是没有象征性重用一些,以拉拢人心,反而是在统治区内大规模的“追缴助饷”,如此一来,是将官绅阶级彻底得罪。

自古以来,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其实老百姓的民心根本不重要,因为他们的民心已经被官绅阶级代表了;也就是说哪个统治者可以维护了官绅阶级的既得利益,那么统一天下肯定是事半功倍,而李自成不只是没有维护官绅阶级的既得利益,反而严重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无形中是破坏了自己统治根基。

李自成在退出北京以后,为何一败涂地一蹶不起呢,固然有着李自成为首的统治阶层的错误指挥,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大顺政权得罪了官绅阶级,这些官绅阶级不愿意帮助他们,自然也是其一蹶不起的重要原因。

当然李自成之所以这样做,固然有着他占据北京以后,没有从农民起义者领袖及时转变成为欲要统一天下者立场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他多少有些骑虎难下,因为他在起义过程中,提出了“均田免赋”政策,因此短短时间内,可以拉拢百万大军并且消灭明朝占据北方半壁江山,但占据北京以后军饷等则成为问题,不能对底层下手,加之为帝国提供主要赋税的南方还在南明手中,北方又久经战乱,自然只能对官绅阶级“追缴助饷”了。

二、没有自己的根基之地

李自成从崇祯二年起义,到崇祯十七年成功,历时15年,这个时间,跟明太祖朱元璋25岁参加反元大军,40岁建立明朝,历时15年开国的时间是一样的。

但是李自成这15年,其实大多数时间一直在流动作战,并没有自己固定的根基之地,也没有什么辉煌战绩。像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开国,是先夺取江南为根基之地,再一举北伐消灭元朝的,期间打过数场恶战,战陈友谅,征张士诚,平方国珍等,可以说一步一个脚印,根基很是扎实。

虽然崇祯十七年攻破北京之前,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但客观来说,西安及其西北一带,李自成压根没有正经经营几年,根本算不得根基之地。

一直流动作战,没有自己的根基之地,这也是他退出北京以后,一蹶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李自成整体而言,战略目光短浅

整体来说,李自成的个人能力其实很差,根本不是开国皇帝的材料。

诸如进入北京以后,大规模追缴助饷,得罪官绅阶级。还有忽视关外大清的威胁,进入北京之际,没有带领多少大军,有战斗力的军队都分散于其他地方不说,山海关这样重要的地方,竟然没派自己的嫡系将领接手,只是象征性派降将唐通的军队去接管,对于吴三桂也不够重视,最终酿成了一片石之惨败。

而大败以后,并没有坚守北京,反而退出北京,临走之前还放火烧了紫禁城,等于将北京拱手相让于大清。

四、对手大清太强大了

李自成跟大清相比,可以说全方位的不如。

拉拢人心来说,崇祯帝朱由检死后,李自成的处理可以说很敷衍,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李自成是对其一点都不重视。

而大清入关以后,具体的开销花费方面,其实也不是多么舍得,但是相当的会造势,在进入北京以后,对崇祯帝是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还将其移葬思陵。

同样一件事处理上,李自成敷衍,大清是相当不错,可谓是大大拉拢了前明旧臣之心。

以官绅阶级来说,李自成是大规模“追缴助饷”,得罪死了官绅阶级。

清朝入关以后,不只是停止“追缴助饷”,更是大力维护官绅阶级的既得利益,而且是重用前明旧臣,哪怕只是面子上重用,不将其参与到核心政务之中,但也是大大拉拢了官绅阶级。

可以说清朝的手段是极其高明的,对比之下,李自成自然更是显得很不济了。

最后综合来说,李自成之所以昙花一现,大概就是以上几个原因;虽然他在当时的时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当时放眼大历史来看,属于是没有建立新世界秩序的能力,却摧毁了摇摇欲坠的旧世界,将世界带入一个更大的乱世,自己则是昙花一现之后便是消失,多少有些虎头蛇尾了。

标签: 李自成明末

更多文章

  • 固伦和孝公主为什么没有后代?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固伦和孝公主,清朝

    固伦和孝公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细看我国古代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无论是秦汉还是晋隋唐元宋明都不及最后的皇朝—清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深远。对于清朝,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闭关锁国和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这些。然而,作为一个将封建经济推向鼎盛的皇朝,清朝期间也有过不少风

  • 盘点唐宋八大家的八大名句,每个人的境界都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宋八大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唐宋八大家的故事。中国文学史上,从散文领域的角度综合评价,应该以唐宋八大家的成就最高,八位文学艺术史上的泰山北斗,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杨绛女士百岁感言曾说过,一个人经过不同程

  • 盘点历史上的五位猛将,70多岁还上阵杀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子仪,唐朝

    战场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更是老将们驰骋沙场,继续为祖国建功立业之舞台。曹操曾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名将就不能服老,只要国家有需要,立刻披坚执锐,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在此,“纵横国史”就来给各位介绍五大70岁左右仍然上阵杀敌之名将,第四位挽救了一个王朝,第一位都熟悉,是

  • 乾隆的私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传言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生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私生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对于政绩,一般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他精明、干练,是一代中兴之主。但是他的私生活,则是仁者见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乾隆,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雍正十三年登上的皇位,第二年开始

  • 乾隆和福康安到底是什么关系 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福康安

    还不知道:乾隆皇帝和福康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时候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他们三个身上都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对比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有很多政治方面的传奇故事。但是乾隆皇帝实际上更多的传奇,还是他自己的个人身世。据金庸小说记载乾隆皇帝并不是雍正皇帝的儿

  • 董先:岳家军后期猛将,光是兵器就重达百余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先,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董先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在《说岳全传》中,董先在岳家军中的表现不算突出。他最主要的战绩是落草为寇时击败过岳飞帐下猛将施全,并在加入岳家军后协同诸将生擒过栖梧山强贼何元庆。而与张宪、完颜金弹子这样的猛将交手时,董先的表现非常平庸,大都是最强撑十多个回合败下阵来。

  • 历史上的公孙弘是个什么样的人?面慈心恶,大汉官场的老泥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孙弘,汉朝

    每当一提起公孙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各领风骚,真可谓是一个人才济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然而始皇帝一统天下后施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使得繁盛一时的儒学遭到了空前的打击。待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贯彻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由此,儒学进入历史发展

  • 21岁获至高荣誉的名将,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霍去病,汉朝

    说到霍去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古代历史中,王朝更迭和民间起义频繁,能称得上是名将或者战神的也大有人在,如果非要评选出来谁第一、谁第二实在太难,但是要说到这里面最年轻的,可能就只有霍去病了。霍去病为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从小就跟随卫青出征,17岁时被

  • 关羽败走麦城时,身边为什么只剩十余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攻魏战略,即“出秦川”与“出荆州”,两路夹攻魏国,“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作为镇守蜀国两大战略要地之一荆州的关羽,深得刘备信任,统帅兵马至少数万,然而在东吴偷袭荆州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本来统帅

  • 同样是起义,为何李自成没能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自成,明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XXX李自成起义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只用了一年多的时候,就席卷了整个明朝江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成功来的快去的更快,最后的结局很悲剧很凄惨。为什么大家都是起义,他却没有像刘邦、朱元璋一样,笑到最后呢?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一点,他打天下的速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