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起三落:​被贬谪的苏东坡为何能东山再起?

三起三落:​被贬谪的苏东坡为何能东山再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07 更新时间:2024/3/2 4:51:07

大文豪苏东坡的仕途相当不顺,特别是在乌台文字狱冤案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让他十分郁闷。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宋神宗驾崩。

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网络配图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哲宗即位,时年九岁。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重新起来的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并不完全赞同这些做法,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重新掌权的旧党的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网络配图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掌权,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被安置在惠阳(今广东惠州)。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是,苏东坡却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习。在宋代的一百多年间,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网络配图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月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江苏常州)。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标签: 苏轼

更多文章

  • 揭秘大汉帝国第一战神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长安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名将卫青的外甥,能够诞生在那个汉武帝全面武力扩张的时代,无疑是幸运的,能够成为时代的主角,更是天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刚刚登基。这时候的霍去病才刚一岁,对天下所发生的事全然不知,他们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阳

  • 诸葛亮有多厉害?临终一个计谋骗了世人2000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东西不论何朝何代都被世人推崇与追求,这个东西便是我们一直所说的风水了。在古人眼中,风水里代表着某种程度上的财富,这种财富不能够以钱财来衡量。所以,由此,在古代,便有一种特殊的学问--风水学。网络配图在古代上至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论是建筑房屋,还是平时行为做事,大都讲究一个好的

  • 李靖向杨广告发李渊谋反李渊为啥没有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靖

    大业十三年,朝纲解纽,天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和三个儿子招兵买马伺机待起,此时李靖被任命为马邑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李靖通过观察,发现了李渊的狼子野心,于是把自己伪装成囚犯,想去江都告发李渊,没想到通往江都的路已经被瓦岗寨的人堵死,去不了,只好在长安逗留,不久李渊带兵杀入长安将李靖抓住准备斩首。

  • 秦始皇被黑了2000年唯独他干的这件事没人敢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

    2000年来,秦始皇基本上是被骂的多,褒的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膨胀了,越来越残暴,做了很多错事。不过我们在罗列秦始皇罪行的时候,也要认识到他其实还做了很多好事的,而且有些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甚至于可以说是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好事。网络配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拓岭南地区,同统一大中

  •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建立海外殖民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和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大航海的浪潮,欧洲殖民者纷纷跑到海外建立殖民地。但早在大航海兴起的半个世纪以前,在古老的东方,大明朝也曾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航海活动,这就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和非洲东部。网络配图 郑和的船队无论规模还是人数都远远超过了半个

  • 明朝声望显赫的王爷 陵墓中竟有一独特设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爷

    在南京雨花台区与江宁区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叫将军山。但此山原名并不叫将军山,而是叫做观音山,之所以改名,是因为这里面埋葬着一位明代的王爷,加上抗金名将岳飞也曾在这里伏兵大败金兀术,所以后人称之为将军山。明朝初年,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汉人政权,定都南京。后来,他对洪武初期的功臣名将进行了一番血

  • 抠门皇帝为节俭连吃10天豆腐 竟花白银2000两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道光

    道光皇帝,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六位帝王,也是清朝最节俭的、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帝王中最节俭的皇帝。道光从做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抠门的不得了了,每天和自己的福晋吃烧饼喝茶水就当一顿饭,下午早早睡觉就是为了能省下一根蜡烛。网络配图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从道光皇帝登基开始就大力推广节俭政策,不许外地官员送

  • 最残忍的皇帝 不但杀两儿子还亲手摔死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石虎

    石虎,羯族人,后赵明帝石勒的堂侄。石虎在年仅七岁的时候就被一算命先生断言:“此人貌奇有壮骨,贵不可言” ,于是他就被石勒的父亲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抚养,性情从小残暴至极,爱骑马射猎,杀人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后来由于战乱,石虎母子在永兴年间与石勒一家人走散。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已经十七岁的石

  •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谜:仅3位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

    事件回放:雍正皇帝继位后,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皇帝的大哥允褆、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祐、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䄉、十二弟允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禄和十七弟允礼。大阿哥允褆,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

  • 程咬金有勇有谋不只会三板斧可惜被黑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程咬金

    在演义中,程咬金似乎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汉,记性不好、只会三板斧的混世魔王。后来林子聪、张卫健饰演的程咬金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他这一认识的印象。但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可不是真靠着所谓的“三板斧”混饭吃的。原因很简单,倘若真是如此,程咬金怕是永远也没有机会被评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么,真实的程咬金又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