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到底干了啥?为什么能延续大明的寿命

张居正到底干了啥?为什么能延续大明的寿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7 更新时间:2024/1/16 18:37:57

大明朝一共276年,万历继位时大明朝已经走了200年了,很多人多说明朝这七十年的尾巴是居正给的,因为张居正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改革,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出现了万历中兴的现象。

既然这次改革这么那么溜,这传说中的万历新政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张大首辅在政治体制上都干了啥?

网络配图

在实施万历新政之初,张居正有一篇著名的上疏,叫《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这名字有点长,就是请小万历推行改革的一个上疏。在这篇上疏里头张居正首先表露的是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他认为政府的一切问题,要解决一切危机的关键一个前提就是要进行官僚制度改革。什么!官僚体制改革!祖宗之法岂是能轻易变的吗!

说完了这个观点之后,张居正话锋一转,说这个观点并不是我张居正提出来的,我没这么大本事。这是谁想出来的呢?这是我们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想出来的。

《大明会典》里头太祖皇帝曾经立下这样的规矩,比如说;凡各衙门题奏过本状,俱附写簿。后五日,各衙门具发落日期,赴科注销过期稽缓者,参奏。再比如说;凡在外司、府衙门每年将完销过,两京六科行移勘合,填写底簿,送各科收贮,以备查考。钦此。啥意思呢?我们不养那些不干活的,我们要依据官员的业绩来对他们进行升降。

网络配图

于是打着朱元璋的旗号,张居正把这几段文字完美地丰富了一下,举起了他自己的“考成法”;的旗号。他在内容上,全面丰富了朱元璋的这些原始构想。他规定,六部所有的工作必须以实事(具体干的事)登记,登记下来。,完全要按照实事记录下来,登记清楚,而你干了什么事,也要登记清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求一个确证在那儿。六部作为行政执行者当然自己要具备这样一个本子,这个本子就是考成簿了,同时要抄录两份,别外再备录两份。一份要给和六部相应的六科,然后还有一份要给内阁。这三份完全相同的本子,一个在六部,一个在监察系统,一个在内阁,这叫备案。比备案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核查与考核。

张居正规定,这个六科你以后这些言官们也不要天天放空炮,你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这个考成簿,第十天和每一月,按旬按月逐项考察六部的工作,然后根据考察结果,提出对官员的奖惩意见。而内阁每季,每三个月和每年,每季一小考,每年一大考,按这同样的本子逐项考察六部和六科的官员。这样的话六部六科负责,六科向内阁负责,国家的政府部门形成一个完事的系统。

这叫什么?这叫量化工作程序,逼出工作效率。从中央到地方按完全统一的考成法模式执行。

网络配图

《明史》则评价说,自是不敢饬非,政体为肃。这两段话是说什么呢?几十年以来荒废的弊政就被这一招简单的考成法轻松松地改变了。所以我也经会遥想张居正当年,说张居正怎么这么聪明呢,用这么一招简单的考成法,既实用又简单,就改变了官场几十年以来的弊病。

明朝的官员只会斗嘴,没有行政效率。经过这场改革,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为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标签: 张居正

更多文章

  • 为何皇帝17年来一直宵衣旰食 却成了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

    崇祯不能说是个昏君,因为他在位期间确实兢兢业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大明朝走上正轨,但是他确实没有这个实力。皇帝确实不是谁都可以当的,以前的皇帝,在作为皇储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用人之道,帝王之术,如何明辨忠奸。然而,他是“半路皇帝”,他没有机会和张居正这样的大政治家学习,也没有机会和孙承宗这样的厉害角

  • 乾隆为啥不杀巨贪和珅?这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

    和珅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人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和珅实在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记载,初略估值总计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朝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千万两

  • 揭秘:三国荀彧真实的身份 其实是个算命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彧

    三国里有很多顶尖的谋士,他们有的能料敌先机,有的知人长短,有的长于判断,但说到这位,可以用“算命大师”来形容。他不仅足智多谋,甚至能测人生死,他就是荀彧。荀彧有王佐之才,也就是相国之才,他身为曹操帐下五大谋士之一,高瞻远瞩,所提建议多为战略型。例如建议曹操“定河、济,天下之要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

  • 韩信因何背水一战“封神”?是因为他看清了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

    在刘邦版“建国大业”中,“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的作用居功至伟,萧何主抓后勤保障,张良负责出谋划策,韩信则专职统兵作战。说到韩信,的确是历史上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战场上可谓用兵如神、算无遗策,其中攻灭赵国一役尤其能体现出其高超的技战术水平。网络配图 赵国原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亡于秦王嬴政,秦末汉初短

  • 三国秘闻: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

  • 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 他意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

    曹操乃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曾高调放话说:“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表现出了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态度。但纵观曹操的一生,不管是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中,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生活中,曹操大多数时间还是表现得极为豁达大度的,好像正应了那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古语。当然,最能表现曹操襟怀大度的

  • 揭秘古代诗人风流事:李白放浪形骸玩双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

    中国的盛唐两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而青楼妓院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鼎盛的水平。这样就使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文人士子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尤其是那些出了名的诗人们更加风流潇洒地走进秦楼楚馆,拜倒在石榴裙下,沉醉于温柔之乡。而一些在官场不得志的诗人,便想在情场上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出了

  • 项羽不肯过江东真的只是自愧江东父老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项羽

    老话讲,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自古以来,项羽一直是古代和近代人都比较惋惜的一位盖世英雄。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但是却被白手起家、草莽英雄刘邦打败。网络配图 李清照曾经有句诗很有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明明可以东山再起的项羽为何不肯度过乌江,从新再来呢?是因为虞姬的死,还是

  • 五虎上将个个英勇无敌 为何后代尽是无能之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五虎上将

    刘备之所以能强大起来,除了有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当然还离不开冲锋在第一线的武将。没有他们的战场杀敌、攻略城池,也实现不了诸葛亮的大计。其中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这五人最为厉害,堪称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战场杀敌英勇无畏,以一敌百,很少有人是对手。他们的英雄事迹,过去上千年至今被人所乐道。可令人失

  • 崇祯若能听懂皇后这句话 就不至于上吊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

    如果崇祯皇帝不自杀,吴三桂就不可能,投降大清,那么引清军入关就是不可能的。即使清军入关,当时占据北京的是李自成农民军,两者必然有恶战。而坐镇南京的崇祯完全可以组织兵力北进,合击清军,如果这样的话,清军入主中原不可能发生。大明很可能获得再生,崇祯皇帝也将成为汉光武帝一样的中兴之主而名留青史。网络配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