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死前为什么叫隆科多陪葬?隆科多当即跪下

乾隆皇帝死前为什么叫隆科多陪葬?隆科多当即跪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4/1/21 6:50:19

康熙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

当时几位皇子之间斗的不可开交、剑拔弩张,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时间朝堂上风起云涌。

而九龙夺嫡的最终胜利者就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从古时流传下来的话在一次次的历史故事中得到验证。

但是雍正刚刚登基的时候,对于辅佐他上位的一些人非常好。

不仅让他们加官进爵,还赏赐给他们丰厚的财物,权力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年羹隆科多两人,他们在雍正帝上位的过程中出了大力,可以说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

年羹尧出身平民,在雍正帝的帮助下,平步青云。

而隆科多可更加不得了了,他出身佟佳氏,是满洲镶黄旗,康熙生母还是隆科多的亲姑妈,是雍正的亲舅舅。

以隆科多的身份和才干来说,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是怎么收服他的呢?

其实这还要归功于康熙。

康熙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八岁登基,年幼的他手中没有多少权力,被权臣控制在手中。

从八岁起,他便开始韬光养晦,积累自己的力量。

等到他十四岁到时候,就击败了权臣鳌拜,开始亲政,对朝堂进行大清洗,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一直到69岁的时候才驾崩,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的这61年期间,励精图治,扩大了清朝的疆域,平定了国内国外的叛乱,被称为“千古一帝”。

同时康熙皇帝对于吏治还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深谙“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道理。

既不过分放纵那些权臣,也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隆科多就是被康熙用这样的方法收服的。

康熙晚年的时候,朝堂因为九龙夺嫡之事一片混乱,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些能够稳定朝堂的人。

隆科多就是其中之一。

康熙皇帝知道自己一走,朝堂上恐怕就要大乱一场,他需要一些人帮助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来巩固势力,直到他坐稳这个皇位为止。

临终前,康熙把隆科多叫到床前,态度极其亲切,以兄弟相称。

他也成为康熙皇帝临终前唯一专门召见的一个大臣。

康熙告诉隆科多,说自己要给隆科多加官进爵,赏赐他一堆金银财宝,只要隆科多帮他做一件事。

隆科多听了这话自然非常欢喜,他美滋滋的等待着康熙皇帝给他的赏赐。

见到传旨公公捧着圣旨过来,他非常激动地过来等着圣旨。

但当他打开圣旨、看清楚圣旨上的字的时候,却被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圣旨上面写的是:“查隆科多党附皇子,乱政害民,着即赐死,钦此!”

隆科多当即跪下来苦苦哀求康熙皇帝,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何康熙帝要除掉自己。

而康熙皇帝其实并不打算真正处死隆科多,他看着惶恐的隆科多,缓缓地说道:

“我这么做,只是想让你知道,只要你认真服侍下一任的皇帝,那么你可以一生衣食无忧。

你功劳很大,如果你敢有半点不臣之心,现在就回家洗干净准备殉葬。”

康熙话没有说完,但威胁意味不言而喻。隆科多就这样被他收服,保住了大清百年基因。

从此兢兢业业的辅佐雍正皇帝,成为雍正手中的最大王牌。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收尽六国粉黛,死后嫔妃惨遭屠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

    秦始皇40多岁称帝后,便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派出方士卢生,到蓬莱仙山采撷不死之药。卢生回来后,向秦始皇报告未找到不死之药,却拿到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后,认为“胡”是指匈奴,命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又修筑万里长城,防胡人南侵。直到50岁去世时也没想到,这个胡是自

  • 溥仪生病住院,有两个女人去探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我们说过很多有关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比如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再比如他是如何从皇位上掉落下来的。又是怎么被苏联红军带走的,在国内改造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但我们很少说过溥仪和他的几个妻子的故事。即便是从皇位上下来了,溥仪前前后后也有过五个妻子。在溥仪五十五岁的时候,娶了他的第五个妻子,那就是李淑贤。

  • 三国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柏夫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三国

    柏夫人,柏氏,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生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其后司马伦在八王之乱中称帝,出处《晋书·后妃传》。人物生平司马懿十分宠爱柏夫人,疏远夫人张春华,张春华难以见到司马懿一面。司马懿生病的时候张春华去探病,司马懿对张春华说:“面目可憎的老东西,怎么还麻烦你出来!”张春华羞惭愤怒,要绝

  • 明朝最残忍的虐杀案,为了一妃子,3000宫女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

    公元1421年,永乐皇帝的后宫爆发了一场惊天大案,此次事件中共有近三千名宫女被虐杀,一时间大明王朝的王宫变成了人间炼狱。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靠谋权篡位得来的,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疑心极重,暴戾成性,而这次通过凌迟的刑罚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事件,更是将他的残忍体现到极致。据说导致虐杀的

  • 刘备夷陵战败后为何不回成都,执意去白帝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

    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大乱,各方诸侯势力为了争霸攻伐不止,期间自然少不了战争冲突。在长达近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下,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若是论起来其中对于天下大势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战。相比较而言前面两场比较出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常常容易被人忽视的夷陵之战,这也算是三国中后期最重要的一

  •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他22岁中秀才,之后连续17次参加乡试均落榜,直到66岁终于中举,次年联捷中进士,跻身官宦。他政绩平平,却在半年间由从七品升为从四品;致仕(退休)后加尚书衔,特许建生祠;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可谓荣极一时;但却在死后9年卷入《一柱楼诗

  • 太平天国陈玉成战败被俘,刑场上与妻子成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天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这种铮铮铁骨之人,很多人都是敬佩不已的,因为他们可以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放弃自己的生死。在太平天国时期,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此人名为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第一名将,他英勇善战,被俘虏之后宁死不降,最终在刑场上和妻子成婚。陈玉成出生于1837年,原名丕成,

  • 大一统的皇帝都没用“大帝”的谥号,东吴孙权为什么敢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三国

    古时候,大凡皇帝、皇后或者重臣去世之后,朝廷会对其一生所作所为,进行盖棺定论,会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常见的谥号有“文”、“武”等,这些都是褒谥,颂扬死者的贡献。当然,也有些批评性质的,像隋炀帝的“炀”,秦桧的“缪丑”,都是恶谥。一、孙权的谥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位皇帝的谥号十

  • 谁说开国皇帝就喜欢杀功臣的 刘备就不一样,他杀的是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

    历史上的皇位基本上都是继承制的,如果不是继承制的,那就是通过起义或者造反,自己建立的一个朝代,然后就成为了开国皇帝。历史以来的开国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登基之后,都会杀了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大功臣,这个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开国皇帝暗地里达成的一个共识。而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的就是因为这些皇帝担心

  • 揭重熙生平简介,乾隆帝赐揭重熙谥号为“忠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

    揭重熙(?-1651年12月15日),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诗人。揭重熙自幼聪明好学。崇祯九年(1636年)乡试及次年会试均以五经中试,时称异才。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初任福宁(今福建霞浦)知州,有“一清如水爱如春”之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