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收尽六国粉黛,死后嫔妃惨遭屠杀

秦始皇收尽六国粉黛,死后嫔妃惨遭屠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11 更新时间:2024/1/9 2:43:21

秦始皇40多岁称帝后,便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派出方士卢生,到蓬莱仙山采撷不死之药。

卢生回来后,向秦始皇报告未找到不死之药,却拿到一本“仙书”,书上写着: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看后,认为“胡”是指匈奴,命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又修筑万里长城,防胡人南侵。

直到50岁去世时也没想到,这个胡是自己的小儿子胡亥李斯等人擅改遗诏,拥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即位后,杀掉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然后又把歹毒的目光盯上了父皇的嫔妃们。

秦始皇吞并六国,每消灭一个国家,一要把战败国的后宫佳丽和王宫贵族的美色悉数劫掠,奉献给嬴政

二是将战败国积攒了数百年的珍奇国宝、金银财富作为战利品运回秦国。

三是将各国最具特色的宫殿绘制成图,然后在首都咸阳附近临摹修建。

嬴政到底有多少女人不得而知,死时才50岁的他已有34个儿女。

《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被掠宫妃来到秦国后,打开镜子就像是星星闪烁。

梳理发髻就像是绿云缭绕,丢弃的胭脂水都可以让渭水涨一层油腻。

近年来在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了99座小墓。

触目惊心的是,在墓道填土里发现了不同数量的乱葬人骨,都是年轻的贵族女性,连同身上精美首饰。

有的头骨已经破裂成洞,有的尸骸双腿分开变形,成十字架。

说明殉葬者是被诱到秦始皇陵后被残忍杀害。

然后简单的被埋在墓葬的填土里,而不是墓室里,从葬行为可以看出残酷、血腥。

这些嫔妃是怎么死的呢?

最大可能是坑杀。就是将这些嫔妃诱引进秦陵地宫,然后突然关闭室门。

嫔妃们肯定会拼死挣扎,希望能逃出地宫,因此遭到守卫的屠杀。

这些年轻的殉葬者都是秦始皇的嫔妃。

笔者能查到的史书都没有记载有关秦始皇后宫殉葬的资料。

只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二世胡亥说过一句话:“先帝后宫没有子女的,不宜出宫回家。”

于是将这些佳丽全部杀掉殉葬。

秦始皇后宫中没有生下子嗣的妃子应该占绝大多数,所以那次被杀死的妃子人数之多,应该是史上后宫殉葬之最。

标签: 秦朝

更多文章

  • 溥仪生病住院,有两个女人去探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我们说过很多有关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比如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再比如他是如何从皇位上掉落下来的。又是怎么被苏联红军带走的,在国内改造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但我们很少说过溥仪和他的几个妻子的故事。即便是从皇位上下来了,溥仪前前后后也有过五个妻子。在溥仪五十五岁的时候,娶了他的第五个妻子,那就是李淑贤。

  • 三国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柏夫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三国

    柏夫人,柏氏,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生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其后司马伦在八王之乱中称帝,出处《晋书·后妃传》。人物生平司马懿十分宠爱柏夫人,疏远夫人张春华,张春华难以见到司马懿一面。司马懿生病的时候张春华去探病,司马懿对张春华说:“面目可憎的老东西,怎么还麻烦你出来!”张春华羞惭愤怒,要绝

  • 明朝最残忍的虐杀案,为了一妃子,3000宫女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

    公元1421年,永乐皇帝的后宫爆发了一场惊天大案,此次事件中共有近三千名宫女被虐杀,一时间大明王朝的王宫变成了人间炼狱。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靠谋权篡位得来的,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疑心极重,暴戾成性,而这次通过凌迟的刑罚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事件,更是将他的残忍体现到极致。据说导致虐杀的

  • 刘备夷陵战败后为何不回成都,执意去白帝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

    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大乱,各方诸侯势力为了争霸攻伐不止,期间自然少不了战争冲突。在长达近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下,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若是论起来其中对于天下大势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战。相比较而言前面两场比较出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常常容易被人忽视的夷陵之战,这也算是三国中后期最重要的一

  • 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沈德潜,17次参加乡试66岁才中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他22岁中秀才,之后连续17次参加乡试均落榜,直到66岁终于中举,次年联捷中进士,跻身官宦。他政绩平平,却在半年间由从七品升为从四品;致仕(退休)后加尚书衔,特许建生祠;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可谓荣极一时;但却在死后9年卷入《一柱楼诗

  • 太平天国陈玉成战败被俘,刑场上与妻子成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天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于这种铮铮铁骨之人,很多人都是敬佩不已的,因为他们可以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放弃自己的生死。在太平天国时期,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此人名为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第一名将,他英勇善战,被俘虏之后宁死不降,最终在刑场上和妻子成婚。陈玉成出生于1837年,原名丕成,

  • 大一统的皇帝都没用“大帝”的谥号,东吴孙权为什么敢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三国

    古时候,大凡皇帝、皇后或者重臣去世之后,朝廷会对其一生所作所为,进行盖棺定论,会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常见的谥号有“文”、“武”等,这些都是褒谥,颂扬死者的贡献。当然,也有些批评性质的,像隋炀帝的“炀”,秦桧的“缪丑”,都是恶谥。一、孙权的谥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位皇帝的谥号十

  • 谁说开国皇帝就喜欢杀功臣的 刘备就不一样,他杀的是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

    历史上的皇位基本上都是继承制的,如果不是继承制的,那就是通过起义或者造反,自己建立的一个朝代,然后就成为了开国皇帝。历史以来的开国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登基之后,都会杀了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大功臣,这个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开国皇帝暗地里达成的一个共识。而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的就是因为这些皇帝担心

  • 揭重熙生平简介,乾隆帝赐揭重熙谥号为“忠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

    揭重熙(?-1651年12月15日),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诗人。揭重熙自幼聪明好学。崇祯九年(1636年)乡试及次年会试均以五经中试,时称异才。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初任福宁(今福建霞浦)知州,有“一清如水爱如春”之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

  • 官员欠巨债无力偿还,9岁儿子完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

    姚涞是明代的名臣,同时也是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的状元。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被人称为神童。姚涞的父亲名叫姚镆,原本在朝廷里做官,后来因得罪皇帝被罢官,赋闲在家。姚镆在家中闲来无事,便打算经商致富,结果不仅赔得血本无归,而且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这一下姚家可就热闹了,债主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