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最公认的十大猛将排行,第一第二奈何死的太早

三国最公认的十大猛将排行,第一第二奈何死的太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6 更新时间:2024/3/24 22:06:0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金戈铁马、大争之世的三国时代,猛将无疑成为了其中颇为耀眼的群体。事实上,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猛将的数量和质量。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先后涌现出了太多的猛将。而根据《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相关记述,真正被公认的猛将,则有以下十位:

第十位:庞德

字令明,三国时期猛将,也是颇具气节的武将。

初平年间,庞德投奔到了马腾帐下,之后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并在战马之上亲斩郭援首级。事实上,庞德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众投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庞德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十分感慨庞德的忠贞气节!

作为一代猛将的庞德,在三国那个大争之世,能够保持这样的气节的确值得称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此曾评价道:“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对其有很高的评价,曰:“威武不能屈,节操不能改。生当立金銮,死尚披铁铠。烈烈大丈夫,垂名昭千载。南安庞令明,日月竞光彩。”

第九位:许褚

字仲康,三国时期曹魏猛将,也是曹操最为信任的武将之一。

许褚身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他很早就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为曹操的人身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官渡之战时,许褚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渭南之战时,他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

纵观许褚一生,为护卫曹操殚精竭虑,不辞劳苦,的确称得上是曹操身边的一位猛将!

第八位:黄忠

字汉升,三国时期蜀汉猛将,也是三国时期老当益壮的代表性武将。

他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事实上,黄忠一生最显著的战绩,便是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夏侯渊,从而奠定了刘备集团成功夺取汉中的基础。关于黄忠的武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此评价:“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其评价曰:“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第七位:典韦

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也是曹魏政权极为勇猛的一代名将。

他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曹操听说典韦战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

《三国演义》对典韦有如下评价:“铁戟双提八十斤,濮阳城外建功勋。典韦救主传天下,勇猛当先第一人。”可以说,没有典韦的浴血厮杀,便没有曹操的最终生还。

第六位:关羽

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蜀汉五虎上将之首。

他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人们称为万人敌。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事实上,关羽斩颜良,擒于禁,杀庞德,的确是三国时期真正的一代猛将!

第五位:赵云

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猛将,也是负责刘备安全的贴身将领。

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个颜值颇高的军事将领。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与关羽张飞不同的是,赵云很少独立指挥过重大战役,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保卫刘备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骑救主,自此扬名天下。刘备听说此事,盛赞赵云“子龙一身是胆也”。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尽管《三国演义》对赵云进行了一定的神化,但其勇猛、忠义的个人属性是不容置疑的。

第四位:张飞

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猛将,与关羽一起被人称之为“万人敌”。

在刘备阵营,张飞以勇武著称,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安十三年,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建安十八年,张飞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在江州义释严颜,为蜀汉招揽一大将;建安二十二年,张飞在汉中之战中大败张郃,对刘备夺取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位:马超

字孟起,汉末群雄之一,蜀汉开国名将。

他因俊秀容貌与狮盔银铠的非凡装束而得名“锦马超”,有“不减吕布之勇”。正所谓“前三国看吕布,后三国看马超”。

马超早年随父征战,平阳之战中,他大破并州刺史高干和南匈奴呼厨泉的联军。后来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割据雍州,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退守凉州。失败后依附张鲁,又转投刘备。之后,他带头上表刘协扶刘备称王,又辅佐刘备称帝。

事实上,马超一生最辉煌的战绩,便是在与曹操交战中,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对此,曹操感慨曰:“几为小贼所困。几为狡虏所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第二位:孙策

字伯符,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在《三国演义》中,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故绰号为“小霸王”。

事实上,孙策为将,有智有勇,英姿勃发,其治军严整,军纪严明。纵观其一生,击走刘繇、活捉王朗、决裂袁术、袭取庐江、大败黄祖,最终一统江东,奠定了日后三分天下的基本雏形。而孙策在历次战役中,常常身先士卒,勇不可当,堪称一代猛将。

值得一提的是,当曹操听闻孙策成功平定六郡时,无奈叹息说:“猘儿难与争锋也!”试想:能让一代雄主曹操发出如此感慨的人物,三国又有几人?对于孙策的个人武力,陈寿在《三国志》中有着直接的记述,称其为:“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

第一位:吕布

字奉先,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在《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中,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猛将”,后世有“三国英雄算马超,马超还是吕布高”的记载。

在三国时期,吕布以勇武著称,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善长骑射,膂力过人,也被称为飞将。他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吕布辕门射戟,便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武力。

在各种版本的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操军六员大将,武艺可谓公认的演义第一。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三国演义》对吕布的武力进行了一定的夸大,并进行了一些不科学的描述。但不可否认的是,吕布之勇猛,绝对是三国里的佼佼者。

以上十位,个个拥有着超一流的武力才能,个个有着极其光辉的传奇历史。他们是三国时代最为耀眼的猛将,他们是后人心中永远不灭的英雄!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个怪癖,明明可以酒池肉林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反元斗争激烈。朱元璋顺势加入起义军,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位期间,铁腕反腐,政治革新,减轻农民负担,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然而,朱元璋当皇帝后却保留了一个他年轻时的特殊癖好,这个癖好让他的妃子和身边的

  • 明朝一奇葩皇帝,丞相都干不下去了辞职5年才辞掉回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神宗,朱翊钧

    明朝的万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的第13个皇帝,10岁即位,58岁退位,在位48年,是明朝时期坐皇位坐得最久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前十年间,在张居正的辅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进步,出现了“万

  • 也先是谁?征服女真、俘虏明朝皇帝的他,最后却被部将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也先

    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明朝中叶时期蒙古瓦剌部首领,继位第二十八代蒙古可汗,明朝封为敬顺王,脱脱不花为大汗之时,被封为太师,父亲是绰罗斯·脱欢。脱欢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使蒙古高原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后脱欢去世,也先继承父亲位置,成为瓦剌部新一任首领。也先是一个很有野心的蒙古首领,在父亲脱欢打下的强

  • 历史上百战不殆的三位战神,第三更是十七岁封侯封侯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韩信,霍去病

    中华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有人根据战争时间和和平年代的时间大体估算了一下,中华民族处于战争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平年代的时间,没逢盛世之后,中华帝国必定要经受天下大乱,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在这延绵不绝的千年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在乱世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

  • 康熙得知他还在世,纵是70多高龄依然斩草除根,其子嗣皆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由检

    朱由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个晚明最有智慧的皇帝,只是时不他待,留给他的时间不怎么充裕,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

  • 每个皇帝都是变态的北齐,那些皇家女人们的命运竟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齐

    北齐是一个只延续了28年的短暂王朝,这短暂的28年中经历了六位皇帝,这六位皇帝都以残虐荒淫甚至是变态闻名于世。文宣帝高洋奸污哥哥高澄的嫡妻元氏,武成帝高湛奸污哥哥高洋的嫡妻李氏,号称仁德的高演杀害侄子夺得帝位,高纬之荒淫可与桀纣相比,即使是没有称帝的高欢也强占过孝庄帝、孝明帝、广平王、任城王、城阳王

  • 皇帝的自行车,平穷限制了想象力,为骑车锯掉门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溥仪

    有一句话说得好,上天如果为你关闭了一扇门,那么肯定也为你开了一扇窗。它告诉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关于得到和失去,相信大多数人对此都有过深刻的体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尚且如此,而对于一个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来说,他在面对得到和失去时,又是一个怎样的心态?爱新觉罗·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根正苗红的皇帝,

  • 她是皇太极小妾:一生不得宠爱,却生下大清最悲催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海兰珠

    现在随着电视剧《独步天下》的热播,我们也熟悉了清朝历史上皇太极这个人物,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在剧中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是“女真第一美人”东哥,后来东哥死后,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海兰珠出现在皇太极身边,皇太极因东哥的缘故对海兰珠倍加宠爱。但是天妒红颜,海兰珠因丧子之痛还在盛年就香消玉殒了,而历史上也确实如

  • 宋朝第一逃跑宰相,与文天祥同朝却无一点名族气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文天祥,宋高宗

    说起逃跑,宋高宗赵构可谓跑得快,得了一个逃跑皇帝的“雅号”,但南宋还有一个大臣,官居高位,每遇危难,也总是以逃跑为首计,可以算得上是“逃跑宰相”了,他就是陈宜中。一、曾是热血青年陈宜中出身贫寒人家,拼不了爹妈,拼不了家产,格外用功读书,再加上聪颖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当时的国立大学—

  • 孝庄皇后的灵柩在逝后40年才入葬,康熙为何终其一生不为其建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孝庄

    孝庄文皇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人,皇太极为侧福晋,是中国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一名贤后,一生历经三朝,并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皇后薨逝于康熙二十六年,时76岁。但是直到40年后的雍正三年,其灵柩才被安置在了昭西陵,那为何康熙一朝一直没有将孝庄建陵入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