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第一次讨伐董卓差点丢掉性命,战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曹操第一次讨伐董卓差点丢掉性命,战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4/1/23 20:47:18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引董卓兵进京诛灭十常侍,谁知董卓一出兵,何进自己就被人给杀了,而董卓入京以后更是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为太师,专擅朝政,干尽了坏事。

190年正月,对于董卓在京城里的所作所为,天下诸侯都看不下去了,于是大伙一起推荐袁绍为盟主,联兵讨伐董卓。但是当时天下已经大乱了,对于称霸一方的诸侯来说,他们谁也不服谁,而且彼此之间为了利益都有矛盾存在,所以袁绍那个盟主也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是看在袁绍家族的名望,四世三公。

因此盟军中虽然有十几路兵马,但是战争开始以后,最买力的只有孙坚曹操两个人,孙坚是因为特别厉害的那种人,他为自己的英雄情结而战,而曹操呢?曹操当时的实力其实是很菜的,但他年轻,还是个理想主义者,倔脾气一上来,便不看别人脸色,自己独自追击,那结果就是被修理成狗,因为士兵数量悬殊,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如果不是曹洪让马给他骑着跑,估计连命都丢在战场上了。

现实很残酷,这次出头虽然惊险万分,但是对于曹操来说却是上了人生中最最有用的一课,首先他教育了曹操,人不能那么实在,不能那么理想化。

通过这件事曹操看透了那些平常道貌岸然,口口声声说效忠于皇帝的诸侯其实都是演员,都是阴谋家。所以他决定,自己竟然想成就一番事业,那就必须学着虚伪一些,能当坏人就当坏人,着急当英雄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一点。

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曹操在名望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他让自己与董卓之间划清了敌我界线。而且向天下人表明了他曹操因义而战,虽败犹荣。那时袁绍等人虽然拥兵十数万,但却不图进取,而留在后方置酒高歌。曹操虽然兵微将寡,却也获得了敢战的英名。

因为有了这份名望和经历,此后曹操再招兵买马,大家更信任他了。甚至后来从袁绍的阵中都有很多谋士和武将来投靠曹操。他们看中的就是曹操曾经那份报答君王的理想。比如荀彧,他一开始就是跟袁绍的,后来被曹操忠君爱国的魅力吸引了,成了帮助曹操统一天下的一大谋臣。不过荀彧聪明一时,还是看错人了,他一开始并没有看出曹操的野心。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唐朝有多乱?万春公主二嫁的人不仅是姐夫更是叔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万春公主,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算是极为开明开放的,不仅表现在国家政策等大的方面,也表现在民风思想等小的方面。而这个开放的国度使女子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放。无论是参政当官方面,还是居家过日子方面。夫死再嫁、离婚再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那时,男女婚配、改嫁为普遍风气,不受社会谴责。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民间,也存

  •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生平,陈元光的人物简介和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开漳圣王,陈元光

    平定啸乱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归德将军陈政正是在此时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平乱。其子陈元光时年13岁,也加入南下的唐军。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

  • 明末最有骨气的大臣,对皇太极不拜不跪,皇太极却给他极高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张春,皇太极

    清初留发不留头,这位明降将至死不剃头,为何明末清初,明朝将士凡是投降满清的,都要求必须剃发。也就是顺着头颅周边剃光,只留中间一绺铜钱大小的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称之为“鼠尾辫”。而且满清有严格的规定,叫做“留发不留头”。不过,有一位投降满清的将领,至死都拒绝剃发,却没有被满清所杀,而且还获得皇太极的

  • 东方朔明明是个人才,汉武帝为什么不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方朔,汉武帝

    东方朔是个人才,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从一出场就可看出来,当时汉武帝喜欢重用有本事的人,东方朔便自我吹嘘,因此受到汉武帝的任用。东方朔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开始读书,经过三年的刻苦,读的书籍已经够用;在十五岁时学习击剑;十六岁学《诗》《书》;

  • 被三国中的大事件: 孙权逼死了谁? 令东吴由盛转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陆逊

    《三国演义》对于魏蜀吴对峙时期的历史,叙述备详。然而其中却有一个大事件,竟被小说忽略,那便是孙权末年居然逼死首席重臣,令东吴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此重臣便是陆逊。孙权在夷陵之战大胆起用陆逊,并能让其放手去干,日后陆逊常镇荆州,官至吴丞相。孙权于陆逊的关系一度成为了一段佳话。(陆逊的功绩,事实上远

  • 不打不成交,在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帝国竟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高仙芝

    怛罗斯战役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扩张并无直接关系。怛罗斯之战的发生,是由居住在阿拉伯和唐帝国边境的小国(或部落)间的冲突引起的。阿中两国都派兵支援自己的属国,因而发生了直接冲突。交战双方其实并没有将这件事当回事,后期来华的使节应该看做是和平交流的外交行为,不应该看做是向唐求和的行为。怛罗斯战役始末

  • 末代皇帝溥仪命运坎坷,再无风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溥仪,皇帝

    皇帝的生活一般都是我们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什么花天酒地呀,各种奢侈的生活,他们都能够体验到,而且待遇非常尊贵,出则宝马香车,入则美女相伴。但历史上有一位皇帝非常悲催,他一生的经历并不那么风光,这个人就是溥仪。3岁登基溥仪3岁登基,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赶下台。他当时才3岁,属于小孩子,所以宫女们都逗着他

  • 明末大海盗王直的人物生平,王直的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海盗

    人物简介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12月25日),本名铨,绰号“直”。日本侧和民间史料称之为“王直”,认为他在海上违法贸易时冒用母姓而在自称为“汪直”。明朝人士,又名五峰,号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贸易商人,著名海盗。徽州歙县雄村拓林人,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系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早年经

  • 凌烟阁功臣柴绍的人物简介,柴绍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凌烟阁

    早年经历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昭公主)嫁给了柴绍。 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各地(参见隋末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以李密(参见瓦岗农民起义)、窦建德(参见窦建德起义)、杜伏

  • 史上死得最惨的妃子:深受皇帝宠爱却被赐死,死后还被做成乐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

    他曾为北齐一代英王,开创北齐,励精图治,四处征战,只希望能够统一地区,求得国家稳定;他曾劳心劳力,厉行改革,劝农兴学,只望百姓能求得安居乐业;他曾编制齐律,删削律令,严禁贪污,赏罚分明,只求朝廷臣子忠心不二,为国为民。他被世人称为“英雄天子”,他是圣主。后来,一切都变了。国家太平稳定后,他的意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