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中的东南西北翼五位王侯,竟然无一活到40岁

太平天国中的东南西北翼五位王侯,竟然无一活到40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4/2/13 7:15:01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历时十四年,席卷18个省份,攻占600多座城池。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

1951年洪秀全在永安建制中分封诸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盛极一时,可惜这5人没有一人活到40岁。

东王杨秀清,34岁被戮

杨秀清初被洪秀全认识的时候,他还一个20岁的山民小伙,这个小伙生于底层农民家庭,由于没有田地种,他只能以烧炭维持生计,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环境出身,让杨秀清老于世故,擅长与人打交道。后来杨秀清在''拜上帝会''中站稳脚跟,逐渐成了洪秀全的心腹。永安封王时,杨秀清被任命为军师,加封为东王。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杨秀清掌管了太平天国的军队。29岁这年,杨秀清带领太平军攻打长沙,同年和石达开领兵从水陆两路攻打武汉,顺长江而下,攻下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他指挥石达开取得湖口大捷、然后历时3年,攻破清军的江南和江北大营。此时杨秀清功绩卓著,所有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相当于太平天国的实际统治者。杨秀清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利,在天平天国中党同伐异,铲除了很多和他意见不一致的人。

1956年8月,中秋刚过,杨秀清在东王府忽听院内呼天喊地,韦昌辉奉洪秀全密诏,把东王府重重包围。原来杨秀清很多背着洪秀全的所作所为,让洪秀全认为他有取而代之的欲望,洪秀全决定让北王韦昌辉来逮捕杨秀清。杨秀清大惊失色,因为他和韦昌辉不合已是公开的秘密,杨秀清自知形势紧急,火速召集府内士兵突围。后来突围未果,韦昌辉以他一贯的雷霆手段,让东王府尽遭屠戮,最后放火烧之。当时的东王府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惨不忍睹。

杨秀清34岁死于韦昌辉的诛杀。杨秀清虽然出身草莽,心胸狭隘,但是他的能力还是得到了后事的认同,他指挥的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以当时最合理的方案来钳住清军咽喉,他的施政方略,也能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十分难得。

西王萧朝贵,33岁战死

道光年间,冯云山到广西桂平传教,在一个客栈里见到一个叫萧朝贵的中年人,这个中年人不识字,在家中排行老三,家境贫寒,在客栈里当伙计。但是此人特别具有亲和力,冯云山把他吸纳为教徒,并把他引荐给洪秀全。

永安封王时,萧朝贵被封西王,仅次于洪秀全和杨秀清。当年太平军起义之初,被围于金田,很多将士没有信心,萧朝贵假托天兄传言,鼓舞士气,最后将士们同仇敌忾,杀出重围。

永安封王后,清军大举围剿太平军,萧朝贵带领几千人,顽强抵抗,剿灭清军五千余人,初战告捷。后来萧朝贵率军追击广西的清军主力,直至把敌人消灭。

1952年,太平军连续攻占桂林、全州,萧朝贵率军北进湖南,攻无不克,连下20城。同年12月,天寒地冻,乌黑的天空,淅沥沥的飘着冻雨,长沙的南门血肉横飞,乱石穿空。

这场战役打了4个月了,萧朝贵双手在嘴边哈了哈气,搓了搓手掌,对身边的副将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啊,长沙百姓不容易。

萧朝贵和往常一样,亲临阵前,指挥者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可惜突然间,清军的榴弹炮疾发,瞬间将萧朝贵连人带马都淹没在炮灰中。等救下来时,萧朝贵已经血肉模糊,年仅32岁战死。

萧朝贵是洪秀全之樊哙,打仗亲临前线,勇猛无敌,史不绝书。萧朝贵的一生,虽然如昙花一现,但是他的才能,在中国军事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后世普遍的认可。

南王冯云山,37岁战死

当年广东花县禾乐地私塾,有两位教书先生,他们两个从小就是玩伴,算是志同道合。年长的叫洪秀全,年幼的叫冯云山。冯云山并不是穷苦出身,他家庭富足,熟读诗书,接受过系统的儒学文化教育。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冯云山是一直追随洪秀全。冯云山虽然出生在中产阶级,但是他很尊敬底层劳动人民,愿意和他们接触和交往。后来冯云山远走他乡去传教,给太平天国笼络了很多人才。

冯云山曾因传教,鼓动教徒反清,被清政府捉拿下狱,洪秀全萧朝贵在外面想法营救,冯仁轩自己说服押解他的两个差役,一起加入拜上帝教,从而得到释放。

永安封王时,封冯云山为南王,总理一切后勤事务,所有的礼法,官制都由冯云山来拟定。

冯云山有萧何之才,所有军需后勤调度,冯云山安排的妥妥当当。所有出征的檄文,他都是提前写好。可惜他和萧朝贵一样,在太平军攻打全州时,中炮而亡,终年37岁。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重要领袖,是太平天国体制的总设计师。他的消亡非常可惜。

北王韦昌辉,31岁五马分尸

话说冯云山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两个差役,被释放出来,回紫荆山的路上,路过金田时,天气转冷,当时正是金秋十月,他缺衣少食。路经一个大户人家,敲门借宿。后来主人给了他很好的招待。经过攀谈,他才知道主人名叫韦昌辉,是个地主。冯云山和韦昌辉聊起了朝廷的昏聩,民不聊生。再聊他们拜上帝会的天国思想。果然,韦昌辉一宿未眠,后来他邀冯云山等人来金田起义,他散尽家财,带着全家老小和家丁加入了太平天国起义。因为起义最初是在韦昌辉家里谈的,所以清军一度认为,韦昌辉是''逆贼之首''。

永安封王时,韦昌辉受封北王,是太平泰国的右军主将。韦昌辉带领太平军出入转战于桂、鄂、湘、皖几省,战功赫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韦昌辉和杨秀清出现了严重的权力之争,韦昌辉不仅有军事才华,他因为出身地主家庭,读书作诗也很出众。再加上锋芒毕露,深得杨秀清所忌惮。有一次曾因为意见小事,杨秀清打了韦昌辉几百军棍。韦昌辉的哥哥犯事,杨秀清命令韦昌辉五马分尸自己的哥哥。从此后他对杨秀清有了极大的仇恨。

杨秀清被杀的那个夜晚,韦昌辉大快人心。那夜韦昌辉奉命逮捕杨秀清,他带领自己的精锐部队,星夜赶路。以迅雷之势,湮灭了一座王府。然后又路过杨秀清亲信的部队,一同戮杀,合计杀死两万余人。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石达开因为不忍杀戮太重,斥责韦昌辉不该下此重手。韦昌辉以为石达开替杨秀清说话,连石达开的家眷也一同抹杀。石达开极为愤怒,上书洪秀全要求必须处死韦昌辉。洪秀全令石达开带兵捉拿韦昌辉。后来石达开打败韦昌辉,韦昌辉被捕,被洪秀全五马分尸,死的时候31岁。

韦昌辉此人,勇猛有之,凶残有之,有野史说,洪秀全当时只是让他去控制杨秀清,并没有让他如此大开杀戒。不管历史如何评说,韦昌辉确实激起了太平天国将士们的众怒,让他们集体讨伐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32岁被杀

石达开,是一个岳飞式的人物,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

他生于广西贵县,地主家庭出身,但是石达开父亲早亡,他读书,习武,有侠者风范。年轻的石达开也曾有满腔抱负,可惜当时超纲混乱,底层人民甚或非常疾苦,政府腐朽让他很失望。后来洪秀全听说了石达开这号人物,慕名亲自三顾茅庐,石达开带着4000人跟随洪秀全。

永安封王时,封为翼王,寓意:羽翼天朝。石达开是太平军是左军主将。后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多数将领开始选美女,纳小妾,只有石达开洁身自好,不为所动。

在1954年和曾国藩的湘军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23岁的石达开和44岁的曾国藩在九江和湖口利用水军犬牙交错,大小战役打了20多场。最终石达开击败了气势宏大的湘军,逼得曾国藩投江自杀未果。

石达开到达安徽时,遴选底层官员,开科举,招揽人才。建立省郡县三级行政机构,使太平天国有了国家的规模。他海整顿军机,恢复社会安定,赈济灾民,给贫苦百姓分地。他在安徽的这一做法,是太平天国最好的试验田,后来太平天国全面放弃空想主义,推广石达开的实际政策。石达开尊敬人才,求贤若渴,他所到之处,队伍不断壮大,很快从不足万人到十万人。

杨秀清和韦昌辉死后,太平天国高层将领严重缺失,石达开提携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轻将领开始走向潮头,太平军又恢复之前的盛况。后来洪秀全见石达开人气太高,就封了自己的同姓两位哥哥为王,提防石达开,甚至加害他。为了避祸,石达开不得已去安庆。

后来南京军情危机,洪秀全派人请石达开回援,石达开拒绝了洪秀全的要求,但是他派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火速支援南京。此后,石达开还率兵解了临江之围。之后石达开继续率部在闽、湘、贵、云、川几省辗转,六年时光,他歼敌无数。清军把石达开列为要对付太平军的首要将领。

公元1962年5月,瓢泼大雨,石达开率领4万人来到大渡河口,暴雨不停,河水看涨。石达开命令准备木筏,准备次日过河。可是夜里雨疾风骤,河水上涨九尺,百年一遇的洪水来临。小型船筏无法渡河,这时背后清军追来,太平军一方面准备强渡,一方面迎敌,加上粮草用尽,大雨不停,精疲力尽,陷入死境。石达开决定牺牲自己,成全三军将士。他到清军处谈判,没想到清军出尔反尔,石达开被杀,部将只有少数逃亡。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众多将领中最具历史光芒的人物,可惜最后在内讧和敌军绞杀中牺牲,他19岁带兵打仗,32岁被杀。

标签: 清朝,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田氏篡夺齐国王位后不改国号呢?无外乎这几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帮助周武王

  • 刘备手下的谋士,哪一个更厉害呢?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像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诸葛亮、庞统与法正。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先来说说诸葛亮,大家都太熟悉了,和刘备的故事就不说了。单说诸葛亮的人,诸葛亮可以

  • 为什么在三国将领中,赵云一直得不到重用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是个很特别的朝代,虽然当时十八路诸侯都想占据天下,但是后来却分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而当时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将中国兵法和谋略发挥到了极致。而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三国时期的武将,吕布,赵云,关羽等,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而其中关羽是因为桃园结义而被称为仁义的化身,吕布是因为武力在三国

  • 此人为宋朝名将,曾多次打退辽国的进攻,被宋太宗下诏褒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宋太宗

    他曾经多次大败契丹人的进攻,就连宋太宗都对他颇为赞赏,两次下诏对他进行褒奖。宋太祖时期,袁继忠作为宋军的低级将领,跟随曹彬等名将多次出征,积攒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到了宋太宗时期,随着那些开国将领的衰老,终于到了袁继忠一展身手的时候了。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袁继忠率领自己麾下的部队,首先击败

  • 他文武双全,大臣也赞美颇多,因为母亲的身份,始终被皇帝所忌惮,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可是在选继承人这件事上始终很不顺利。先是选定了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太子兵变失败被废除,继而准备立李泰为太子,可是对于李泰为太子始终遭到大臣的反对。长孙皇后温柔贤淑,大气端庄,深受唐太宗的喜爱。她一共为唐太宗生了三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儿子都心怀不轨,而被废太子之位。仅剩下小

  • 与唐太宗一同谋划了玄武门之变的几位功臣下场如何?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也就是秦王李世民为了得到太子之位而发动的兵变,李世民率领着天策府的人马在玄武门附近伏击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集团。李建成因为准备不周所以就失败了,李世民也因此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一方面大力打击李建成的东宫集团,另一方面就提拔自己的天策府成员。当时李世民按功行赏,房玄

  • 此人身为宦官却能当上宰相,把控国家军政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李辅国在唐玄宗年间入宫做了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逼京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则奉命在后安抚百姓,安土重迁的百姓们希望李亨留下抗击叛军。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劝说李亨留下抗敌,太子遂与玄宗兵分两路,北上灵武。李辅国又劝

  • 中国史上唯一一个功绩能堪比秦始皇的皇帝,远超查理曼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查理曼大帝,杨坚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从乱世中统一的皇帝,无非两个,一个秦始皇嬴政,一个隋文帝杨坚。史上普遍是打江山的不会治江山,后来治江山的明君又不是打江山。但是杨坚就都占了。开皇之治把基础打得多么牢靠,直接带来后世唐朝的辉煌。统一全国公元581年3月4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 此国占地不过千里,却能与唐朝抗衡多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策划实施了“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死了自己哥哥太子李建成并成功的胁迫唐高祖李渊让位。这样一来李世民就顺利的成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很多人认为等到李世民即位的时候大唐已经统一了天下,其实不然就在唐王朝都城长安的后方还存在着一个小政权,直到李世民即位的第二

  • 朱棣为什么明明不是长子,最后却坐上了皇帝,就因为这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逢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大举进攻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府,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看都没看上一眼,就到前线去打仗了。大概七年后,朱元璋准备正式登基称帝了,这才想起来给这个在战乱中出生的四儿子以及其他儿子们起名字,祷告太庙后,已经7岁的朱棣总算有个名字了。跟所有非嫡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