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为什么竟造反?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如何?

朱棣为什么竟造反?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93 更新时间:2024/1/14 4:52:27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燕王朱棣。采取逮捕行动的张信是朱棣的旧部,将消息偷传与朱棣。

朱棣得知,装疯以自保,并训练死士,积聚力量,准备反攻。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攻占金陵,而朱允炆也在皇宫大火中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江山易主。

建文帝书生气十足,毫无治国经验,并不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相反,朱棣有勇有谋,与明太祖朱元璋颇像。《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一直对朱棣寄予厚望。朱棣在看到侄子朱允炆登基后,心有不甘,一直隐忍,在封地培植自己的力量,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总而言之,朱棣造反,就是为了自己登上皇位。

网络配图

朱元璋与朱棣是父子关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得。

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并谓“一日安,必燕王也”。朱元璋在位时,特别欣赏四儿子朱棣。朱元璋其他的几个儿子流氓气重,在封国内成天饮酒作乐,沉迷女色。唯独朱棣勤政务实,深得民心。朱元璋认为朱棣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有着非同寻常的气魄、胆识与性格。不得不说,朱棣具备了成为一国之君的禀赋。分封时,他将分量最重的燕地予以朱棣;娶亲时,他赐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长女给朱棣。朱元璋对朱棣尽显器重。但是,事实却出乎人的意料,朱元璋却让他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帝位。

朱允炆“性至孝”,孝顺聪明,从小受到儒家教育,书生气十足。朱棣则是有勇有谋,好战。孰优孰劣,谁更适合继承皇位,也难下定论。

但是,鸟飞留影,水过留痕。后人认为,朱元璋并非器重朱棣,而是朱棣下令让明初官修史书,将他的皇位合理化。在《明太祖钦录》中收录了这样一句话“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吗,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企图心重的朱棣是有所提防的,更是担心朱棣会对皇太孙朱允炆的继位形成巨大威胁。

但是,重重迷雾的背后,朱棣与朱元璋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也不能妄下断言。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俩的亲情关系永远无法改变。他们都为明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网络配图

靖难之役的意思是:“清君侧,靖国难”。在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的背景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发动靖难之役,到1402年7月13日结束。历时四年从北京打到南京夺取了他大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说起靖难之役的起因还得从朱棣的老爹朱元璋说起。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推翻元朝之后大肆分封藩王以保证朱家天下万万年。因此每个藩王有很大的权力并且拥有自己的军队。燕王朱棣是各地藩王中势力最大的。因此当朱元璋死后对即位的建文帝的威胁也是最大的。

建文帝听取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削藩,先搞定了周王、齐王、代王等几个势力比较弱小的藩王。当建文帝部署削掉朱棣时,朱棣经过秘密谋划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起兵。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朱棣的军队节节胜利,建文帝这边由于经过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几乎没有可以与朱棣匹敌的人才,所以节节败退。不过这个阶段双方力量悬殊,朱棣的胜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网络配图

第二个阶段是建文帝的军队取得了一定胜利,使得朱棣能够守住的地方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州府而已,甚至有一次朱棣差点被活捉,还是靠着其他藩王的救援才脱离了险境。

第三个阶段是朱棣听采取直捣南京的战略,直接拿下南京而取得了这场靖难之役的胜利。同时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有人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总的来说靖难之役争的都是朱家的江山。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竟然只听马皇后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娼,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强占了功臣陈友谅的妻子。但就是这么一个荒淫好色的皇帝,历史上却很少有留下关于朱元璋好色的骂名,又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朱元璋的身旁还有马皇后,这么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这么一个性暴躁多疑的人,却愿意听这位马

  • 宋徽宗赵佶的荒乱生活:微服出访竟游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1100)即帝位,54岁去世,在位26年,历来被视为荒淫腐朽皇帝的典型。徽宗时代,北宋王朝已走过它辉煌灿烂的历程,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国势日薄西山。徽宗侥幸获得皇位后,大刀阔斧地

  • 雍正皇帝为何有那么多养女?背后原因只有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

    根据清朝的历史记载,雍正名下有三个养女。而雍正自己又有5个女儿,所以加起来是8个女儿。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需要养别人的女儿来抚养呢?而且还要让她们在宫中,封为公主、并像女儿那样给他们找额驸。这其实跟雍正的政治手段分不开,因为这些养女,都是来自雍正兄弟的家庭里!网络配图和硕淑慎公主淑慎公主的亲生父亲是

  • 宋史上为什么民族英雄岳飞注定是死命一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

    导读:天妒英才、可悲可叹,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才能出众,但却不得善终,岳飞、袁崇焕就是典型的例子。岳飞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可以说,宋朝江上得以保全,岳飞功高至伟,但岳飞不但没有裂土封侯,反而惨死狱中。众所周知,罪名是“莫须有”。袁崇焕的命运与之颇为相似。为保大明江山,袁崇焕可谓是一夫当

  • 诸葛亮出山也难匹敌 三国第一谋士当属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

    三国里大家谋士都知道诸葛亮、司马懿、等在《三国演义》中,比较出名的人物。但大家也不能忘了,虽然戏份很少但能力十足的人才。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账下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都称赞他是自己的“奇佐”,可想而知郭嘉才能非凡。网络

  • 揭秘:三国诸葛亮为什么非要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

  •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 竟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后随刘备打天下,终让蜀汉鼎足而立。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的故事,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无不显示他神人般的计谋。虽他呕心沥血,却难以逆天,统一中原大业尚未成,却郁郁而终。然而,他死前留有一计,迷惑世人2000年,至今无解。诸葛亮人生最后一个计谋

  • 韩信手握30万重兵拒绝称帝 最终死在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于宫中,临死之时,韩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其实,早在几年前,韩信就已经被夺了兵权,从原先的齐王,被贬为淮阴侯,并且迁到长安,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控制

  • 康熙为什么不吃山珍海味,反而偏爱素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在私生活上,康熙皇帝是一个佛教徒,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那么,为什么身为皇帝的康熙,明明可以享有各种美食,可是他却只吃素呢?下面和中国历

  • 这个人一觉醒来就当上了皇帝,而且是唯一一个“郭”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郭”姓皇帝,郭威,而且是个好皇帝。公元904年,郭威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似乎家庭条件还可以,但好景不长,在他少时,当官的父亲被军阀所杀,母亲也随之去世,他是被亲戚养大的,从此家庭条件一落千丈,过上了孤寒的生活。但郭威性刚毅,成年后拜入当地军官部下为军卒,由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