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翼王石达开主动投降后为什么还是被杀了?原因是什么

翼王石达开主动投降后为什么还是被杀了?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11 更新时间:2023/12/10 20:16:39

石达开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对太平天国将领而言,自己就是上帝耶和华的“子民”,来到人间诛杀妖魔鬼怪是义不容辞之责任。清朝,也就是“清妖”,是赤色狗与白狐狸杂交之后代,《奉天讨胡妖檄布四方谕》说道:“予细查满鞑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产妖人,种类日滋,自相配合,并无人伦风化。”是必要消灭之对象。这些上帝“子民”起初还能奋勇杀敌,后期则不行,他们大多投降清朝,换取性命安全。上帝“子民”投降或被俘虏,清朝则区别对待:该留则留、该劝则劝、该杀则杀,但大多被杀,且是凌迟处死,也就是割千刀。

01.丁汝昌可以投降,后来担任北洋舰队总司令,掌管清朝海军主力

我们都知道,丁汝昌是甲午战争的英雄,他拒绝投降,以身殉国,在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浓厚之一笔。丁汝昌,安徽合肥人,中兴名臣李鸿章老乡。起初,丁汝昌为了混饭吃,参加太平军,成为一员将领,在安庆保卫战中守卫北门,让湘军吃尽了苦头。1861年3月,丁汝昌追随程学投降湘军,后转隶淮军,征战苏南,率骑兵纵横沙场,立功无数。左宗棠收复新疆时,还邀请他参加,希望他能率骑兵追杀阿古柏,但丁汝昌被李鸿章留在天津,没能参加西征。不久,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丁汝昌则担任提督(舰队总司令),掌管清朝最精锐的海军。作为一员降将,丁汝昌不但未被处死,还能担任舰队总司令,算是很幸运了。

02.胜保劝降陈玉成,许诺高官厚禄,但英王不答应

1858年12月,陈玉成在三河、桐城、舒城三场战斗中,累计杀死湘军9000精兵,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曾国藩弟弟也被杀。要知道,这9000湘军是罗泽南训练出来,是最早、战斗力最强的湘军,算是百战老兵;陈玉成能将其消灭,自然还有点料。1862年5月,陈玉成被叛徒苗沛霖诱捕,然后送给钦差大臣胜保,当作见面礼。胜保,经常被陈玉成吊打。例如,浦口之战清兵全军覆没,胜保独自躲在草堆里才逃过一劫,显得很狼狈。但是,胜保还是劝降,希望陈玉成能认清形势,改换门庭,则可以保举他担任总兵级别(正二品)武官。若是英王陈玉成能投降,总兵可以担任,过几年还能混个提督,但他拒绝投降,后被凌处死,年仅26岁。

03.石达开主动“请降”,骆秉章不理会,直接将其凌迟处死

正如“江南大营”统帅向荣所言:“翼贼最胆怯”。翼王石达开擅长打运动战,擅长在大范围内机动作战,而不能打血战、恶战,没有孤注一掷之决心、意志力,这也是他兵败大渡河,被迫主动“请降”,落得全军覆没之根本原因。1863年6月,石达开2万大军抵达大渡河畔,准备渡过长江,攻打成都。此时,河水并未暴涨,石达开却下令扎营,错过渡河之最佳机会。次日,河水稍微暴涨,渡河小有挫败,小妾又正好生个儿子,石达开认为这是上帝赐福,于是下令庆祝三天三夜,终于遭到厄运。

实事求是地说,围攻石达开之清军数量有限(基本都是土司军),且几乎没啥名将,都是一些八流将领。此时,石达开手中有2万兵马,若是敢孤注一掷,血战突围,活下来之希望非常大。可惜,石达开没有血战之勇气,而是与清军打起了消耗战,坐等清兵援军云集,形势逆转。如此,石达开只好主动投降,跑去骆秉章大营谈判,但没啥用;骆秉章不接受“请降”,直接凌迟了石达开。至此,曾经令湘军闻风丧胆的“战神”翼王石达开,栽在了骆秉章之手。

石达开、陈玉成、丁汝昌都算近代名将,但结局却不一样。丁汝昌能投降,陈玉成能劝降,为何石达开主动投降却被杀呢?

首先,翼王石达开给清朝造成之损失太大,死于石达开之手的封疆大吏(巡抚、总督)有4位:安徽巡抚江忠源、湖北巡抚常大淳、陶恩培、两江总督陆建瀛;提督、总兵、副将等武关,总计二十余位;还逼迫江宁将军(满清八旗在江南最高官员)祥厚自杀,都统霍隆武则被打死。反观英王陈玉成、丁汝昌,也就打死了湘军悍将李续宾(三品的浙江布政使),给清朝造成的损失不是很大;丁汝昌还不出名,一般小将而已。所以,清朝很难原谅石达开,这成本太高了。

再则,石达开、陈玉成、丁汝昌之“对手”有区别。丁汝昌是小将,在太平天国中没啥段位,可以忽略不计。陈玉成呢?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死于他手中的湘军将领、士兵可不少,但这没啥关系。因为,俘虏陈玉成的是胜保,而不是湘军;胜保是满洲人,湘军损失对满清而言,利弊参半。石达开则不一样,前期战功赫赫,消灭之对象是湘军,而俘虏他的则是湘军统帅之一的骆秉章。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骆秉章岂能容许石达开主动投降呢。

最后,太平天国败局已定,石达开没啥利用价值,这是根本。无论石达开打死多少封疆大吏,只要他还有利用价值,就不会被杀。例如,朱温杀了不少唐朝高官,还攻入长安,赶跑了唐僖宗,但唐朝还是接受他投降。为何呢?黄巢起义军还很强大,唐朝需要借助朱温力量,且招降朱温还可以吸引其他起义军将领,何乐而不为呢。石达开主动投降时间是1863年6月,此时湘军已经基本合围天京,李鸿章淮军、左宗棠楚军也差不多搞定江苏、浙江,太平天国败局已定。此时,石达开投降与否,都不会影响战局发展。

总而言之,石达开主动“请降”时,太平天国败局已定,清朝没必要再招降,而石达开又正好落在老对手湘军统帅骆秉章手里。如此,石达开只能是被凌迟。

标签: 石达开清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收复辽东的独家战术究竟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朱元璋的历史创举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代,那些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做走狗的汉奸们,也常把一句话挂嘴边:“中国以前何尝有东北五省(今天东三省),奉天(沈阳)本来就是满清带来的嫁妆”。不过,只要稍微懂点历史,就完全可以给这类汉

  • 葬送40万大军的生命,赵括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括,战国

    中国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期间涌现出了很多名将,比如李牧、白起、韩信、项羽、霍去病、卫青、徐达、常遇春等等,这些人没有一个不身经百战、浴血沙场。然而历史上也有不少空谈兵法、却无实际战场经验的“名将”,比如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赵国大将赵括。赵括的父亲是赵奢,赵

  • 养活百万军队的朱元璋,为什么还能不用白姓一粒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养活百万军队却不用百姓一粒米 ,是怎么做到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正因为他已经是也蒙受过统治者的压榨,克扣所带来的魔难,因此,当他登上了皇位往后,固然养了百万精兵,但却不从庶民手中征粮,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端少有的,与那些不顾庶民生死,搜索民脂民膏的昏庸天子

  • 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对制造木器却情有独钟,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由校,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由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所受到的教育啊,什么的都是最好的, 因为他们毕竟是继承人,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素质,这样才好统治国家,但是在历史上,因为很多皇帝的原因,还出现了文盲的现象,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帝有着特殊的爱好。今天

  • 使皇后流产害死皇子,揭秘史上最恶毒的奶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客映月,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客映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候的一些皇帝都由乳娘带大,自然皇帝对乳娘的感情异常的深厚。皇帝长大后,乳娘就会离开皇帝,可在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乳娘仗着皇帝的宠爱,做出卑鄙无耻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娘客映月,她嫁给宦官

  • 狄仁杰忠于李唐,武则天为什么还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狄仁杰,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狄仁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著名的官员,以断案如神闻名于世。熟悉唐史的朋友都知道,狄仁杰的一生虽然在武则天手下称臣,却一直心系李唐,多次保太子李显于危难之中。登上皇位后的武则天变得更加凶狠残忍,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为了坐稳篡夺的皇位,制造

  • 含山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临终前享受皇后级别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含山公主,明朝

    含山公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幺女宝庆公主的悲惨一生,引发了读者的强烈感慨,其实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女之中,命运悲催的不仅她一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大明最长寿但人生最凄苦的公主——含山公主的故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

  • 李绂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 雍正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李绂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绂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李绂本人学问非常高,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绂不仅学问非常高,而且,在那个贪腐横行的年代,他能够始终

  • 康熙帝赦免了王辅臣,他为什么还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辅臣,清朝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王辅臣这个人物应该不陌生。他在康熙年间担任陕西提督,坐镇平凉城,然而他却与吴三桂勾结,拥兵自重。后来,康熙帝派遣大军征讨,最终将其击败,最后王辅臣被迫投降。在历史上,康熙帝虽然赦免了王辅臣的罪过,但他依然选择自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

  • 康熙帝最痛恨的叛将:揭秘祖泽清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祖泽清,清朝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耿精忠、尚之信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由于叛军的声势很大,康熙帝为分化、瓦解吴三桂,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措施,一面派兵与叛军交战,另一面对叛将进行招抚,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然而有一位叛将却很特殊,康熙帝明确下旨不许其投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