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收复辽东的独家战术究竟是怎么样的?

朱元璋收复辽东的独家战术究竟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03 更新时间:2024/1/6 7:17:0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朱元璋的历史创举

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代,那些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做走狗的汉奸们,也常把一句话挂嘴边:“中国以前何尝有东北五省(今天东三省),奉天(沈阳)本来就是满清带来的嫁妆”。

不过,只要稍微懂点历史,就完全可以给这类汉奸们,狠狠甩几个耳刮子:“你这汉奸的历史知识,怕是鬼子教的吧”。

因为,且不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于东北大地无可争议的主权,就连清朝之前的明王朝,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基建国后,就不停向着辽东大地推进,终于在1388年发起总攻,迫使盘踞辽东的北元名将纳哈出及二十万北元军投降,包括今天东三省在内的辽东大地,就此纳入大明版图。只此一事,就足以把“满清嫁妆”之类的论调,啪啪打到脸肿。

而且,也同样是在这场持续二十年的“朱元璋收复辽东战役”里,煞费苦心的朱元璋,也祭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经典战术妙笔:跨海登陆作战。

洪武四年(1371),在北元王朝退守辽东,对中原形成巨大威胁的情况下。面对依托辽西走廊死守的北元军队,朱元璋一面从陆路施加军事压力,一面派大将马云从蓬莱出海,跨海登陆辽东半岛,一口气拿下辽阳沈阳等重镇,辽西走廊的元军不战自溃,先后向明王朝投诚。大明朝进军东北大地的跳板,就此稳稳踩住。十七年后明军那场俘虏辽东二十万北元军的经典收复战,就是这场“跨海登陆”打下基础。

而且当时马云将军的登陆地点,就是赫赫有名的旅顺口。之所以取名为“旅顺”,也正因这场战争一帆风顺,因而战后将此地以“旅顺”命名,吉祥的名字,缩影了明军一场精彩的进攻。

但是,如果看看明末自努尔哈赤造反起,后金(清朝)盘踞辽东,把明朝拖入两线作战困境的一幕,昔日朱元璋“跨海登陆”的威武,却也换得一声叹息:既然明初的时候,明王朝已经拥有了强大航海力量,可以对辽东发起跨海征讨,那为何明末的大明君臣们,明明拥有对后金(清朝)绝对的海军优势,却宁可大把砸钱砌墙修防线,也不想出奇制胜,从海路对敌人发起攻击呢?

其实啊,要说明末没人这么想过,那还真冤枉。

二:想得到做不到

海上攻击的巨大威力,但凡有点水平的明朝官员,又岂能不知?早在明朝天元年(1621)六月,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已经席卷辽阳沈阳,辽东大半土地陷落的时候。临危受命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就提出了“三方布置”战略:明军在广宁设立正面防御,牵制八旗军的正面攻击,同时在天津登莱设立水师,经海路攻击辽东,这样水陆夹击,就能先收复辽阳,一举大破困局。参考二百多年前马云将军跨海取辽阳的一幕,熊廷弼的“三方布置”,堪称一次“升级版”。

但比起朱元璋时代的令行禁止来,满怀“三方布置”雄心的熊廷弼走马上任,却立刻陷入了糟心的党争里。作为他下属的辽东巡抚王化贞,仗着朝中东林党撑腰,处处跟熊廷弼顶牛,深思熟虑的“三方布置”,这下变成了“三方打架”,劳心劳累的熊廷弼,被有背景的王化贞闹的啥都没干成,明军防务也乱七八糟。

待到努尔哈赤“慕名来攻”时,一盘散沙的明军更是瞬间稀里哗啦,连作为“三方布置”的广宁也丢掉。事后明王朝不问青红皂白,把熊廷弼王化贞全下狱,跨海攻击的梦想,还没见影就泡了汤。

但惦念“跨海攻击”的,也不止一个熊廷弼。就在广宁兵败,熊廷弼蒙冤前后,明朝御史贾毓祥就发出疾呼,建议明朝在当年马云将军登陆的旅顺口设立重兵,既可以巩固防线,更可以作为水路进击的基地。天启三年(1623),一直在东江地带血战的明军毛文龙部,也践行了这个判断。毛文龙曾经以旅顺为基地,在天启三年七月攻取金州,却因兵力单薄退了回来。连接登莱的旅顺,也曾在天启与崇祯年间,多次遭到后金攻击。可见,对于“跨海攻击”的威胁,后金这方,也是十分忌惮。

但是,哪怕坐镇东江的毛文龙,多次以海路发起袭击,可由于兵力有限,他的进攻也只能是游击战而以。而且困守东江的他,也因为粮饷问题,多次与明王朝的官员们发生冲突。巨额的军饷惹得明朝朝中不懂兵的文官们哗然,各种弹劾年年打来,饷银军粮也常被克扣。这支活跃在辽东后方的水军,也始终难以壮大。毛文龙生前就曾感叹:“外有强敌内有公卿,必死不久”。这句感叹,恰言中了他后来被袁崇焕所杀的命运。

但毛文龙死后,东江镇越发涣散,皮岛等地也逐渐落入后金手中。昔日作为“三方布置”基地的登莱呢?崇祯年间时,又爆发了登莱军变,明军原本驻扎在这里,准备水路攻击后金的部队。却在增援前线的路上,被吴桥当地的士绅欺压,以至于愤然造反。造反被弹压后,又突围投奔了后金,把明朝强大的火炮技术全数奉送。登莱巡抚孙元化,这位带兵能力欠缺,却有着高超火器研发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的人才,也被崇祯一怒砍了头。

“跨海进攻”这事,就此成了泡影,再好的想法,摊上这样一个内斗激烈且帝王短视的明王朝,也很难拧成一股绳去办。

但更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就算明末的君臣们,没有上面说的那些破事,跨海收复辽东,却也不是短期能办到的,原因更残酷:没船。

三:被糟光的大明海军

当年朱元璋敢于跨海进攻,关键在于初见强大的海军家底。明朝开国时,朱元璋就高度重视海军建设,沿海各卫所,必须要配备大批精良战船。洪武四年时,明朝的沿海战船,已有两千多艘的规模。且多是高大且装备精良火器的楼船,征服渤海湾?当然做的到!

明末呢?以账面实力说,明朝海军比起明初,自然是大大升级,特别是从嘉靖年间起,明朝传统的福船广船等大型战船,充分吸收西班牙葡萄牙战舰的优点,战舰性能与火力水准都大大升级。万历三大征里的朝鲜战役,明朝更是靠着绝对优势的海军,才把上千艘规模的日本舰队,活活碾死在了露梁海面。但到了努尔哈赤起家辽东时,当年强大的大明水师,早已经被糟蹋光了。

自从万历皇帝在位中期起,明朝的财政危机就越发严重,由于朝政效率低下与深重腐败,商品经济发达的明王朝,竟无法获得良好税收,土地兼并的加重,更叫农业税收入直线暴跌。缺钱的明王朝,也常用一简单粗暴的省钱办法:裁军。平日看上去没用的水师,也就被一裁再裁,比如以水师强大著称的广东福建,到天启年间时,水师都裁得只剩下十来只船,且昔日纵横东亚海洋的强大福船广船,几乎都被裁光。

而在面对辽东的登莱旅顺地区,明朝水师的情况就更惨淡,努尔哈赤造反前的万历晚期,登州与旅顺这两个昔日海防重镇,水师加起来不到4000人。战争爆发后虽说努力恢复,但能够跨海作战的大船依然极少。多的不过是运输粮食的中小型船只。当年拥有强大火力且痛击日本的大型福船广船,在登莱基本看不见。

这样的水师家底,就算明王朝政通人和,全力扩充军力,想要跨海攻击,也不是一朝一夕。何况重建强大水师,需要的是更天价的军饷投入。为毛文龙的军饷都斤斤计较的明朝短视君臣们,又怎会同意?

一个党争内斗不止的明王朝,又偏偏要为上一代的短视买单。这样的晚明,想要幡然振作,确实步履维艰。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葬送40万大军的生命,赵括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括,战国

    中国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期间涌现出了很多名将,比如李牧、白起、韩信、项羽、霍去病、卫青、徐达、常遇春等等,这些人没有一个不身经百战、浴血沙场。然而历史上也有不少空谈兵法、却无实际战场经验的“名将”,比如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赵国大将赵括。赵括的父亲是赵奢,赵

  • 养活百万军队的朱元璋,为什么还能不用白姓一粒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养活百万军队却不用百姓一粒米 ,是怎么做到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正因为他已经是也蒙受过统治者的压榨,克扣所带来的魔难,因此,当他登上了皇位往后,固然养了百万精兵,但却不从庶民手中征粮,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端少有的,与那些不顾庶民生死,搜索民脂民膏的昏庸天子

  • 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对制造木器却情有独钟,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由校,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由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所受到的教育啊,什么的都是最好的, 因为他们毕竟是继承人,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素质,这样才好统治国家,但是在历史上,因为很多皇帝的原因,还出现了文盲的现象,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帝有着特殊的爱好。今天

  • 使皇后流产害死皇子,揭秘史上最恶毒的奶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客映月,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客映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候的一些皇帝都由乳娘带大,自然皇帝对乳娘的感情异常的深厚。皇帝长大后,乳娘就会离开皇帝,可在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乳娘仗着皇帝的宠爱,做出卑鄙无耻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娘客映月,她嫁给宦官

  • 狄仁杰忠于李唐,武则天为什么还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狄仁杰,唐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狄仁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著名的官员,以断案如神闻名于世。熟悉唐史的朋友都知道,狄仁杰的一生虽然在武则天手下称臣,却一直心系李唐,多次保太子李显于危难之中。登上皇位后的武则天变得更加凶狠残忍,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为了坐稳篡夺的皇位,制造

  • 含山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临终前享受皇后级别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含山公主,明朝

    含山公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幺女宝庆公主的悲惨一生,引发了读者的强烈感慨,其实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女之中,命运悲催的不仅她一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大明最长寿但人生最凄苦的公主——含山公主的故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

  • 李绂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 雍正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李绂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绂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文家。李绂本人学问非常高,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被梁启超誉为“陆王派之最后一人”。李绂不仅学问非常高,而且,在那个贪腐横行的年代,他能够始终

  • 康熙帝赦免了王辅臣,他为什么还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辅臣,清朝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王辅臣这个人物应该不陌生。他在康熙年间担任陕西提督,坐镇平凉城,然而他却与吴三桂勾结,拥兵自重。后来,康熙帝派遣大军征讨,最终将其击败,最后王辅臣被迫投降。在历史上,康熙帝虽然赦免了王辅臣的罪过,但他依然选择自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

  • 康熙帝最痛恨的叛将:揭秘祖泽清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祖泽清,清朝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耿精忠、尚之信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由于叛军的声势很大,康熙帝为分化、瓦解吴三桂,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措施,一面派兵与叛军交战,另一面对叛将进行招抚,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然而有一位叛将却很特殊,康熙帝明确下旨不许其投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

  • 罗艺在战场上屡建功勋,为什么最终会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罗艺,隋末

    罗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应该都知道罗艺,罗艺是当时的一位猛将。不过,小编觉得罗艺是罪有应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前罗艺非常的霸道也非常的残暴,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也是不择手段,当时天下大乱的时候,罗艺奉命出征,但是,他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