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绂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 雍正为什么还要杀他

李绂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 雍正为什么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57 更新时间:2024/1/28 6:39:15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绂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诗家。

李绂本人学问非常高,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官至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被梁超誉为“陆派之最后一人”。

李绂不仅学问非常高,而且,在那个贪腐横行的年代,他能够始终保持洁身自好,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清官之一。

但这样一位清官,却险些被雍正杀掉,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经过

雍正五年,李绂被诬为庇护私党受劾,议罪21款,被革职交刑部审讯。

后来,刑部查抄他的家产,发现室内简陋,别无长物,甚至夫人的首饰,都是铜制品,根本不像达官显宦的家属。

雍正这才相信他的清廉,将其赦免。

李绂出狱之后,开始专心著书,闭门谢客,一共八年。

这是一个大概经过,接下来就聊聊雍正想要杀李绂的原因。

其一,李绂将自己置于雍正的对立面

雍正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登基之后就开始设想并推行他的新政。

推行新政必然会受到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抵制,而抵制雍正的正是那些士绅们。

为了新政能够顺利的推行下去,雍正重用田文镜,让田文镜去做实际执行人。这也就意味着,田文镜是雍正的代理人。

李绂是一个读书人,他成为了这些士绅们的领袖人物,于是就发生了雍正四年的李绂与田文镜的互参案。

先是李绂责备田文镜肆意蹂躏读书人的尊严,接着田文镜又告诉雍正,说李绂与被弹劾的黄振国是同榜进士,李绂为黄振国挟私报复等等。后来又有人说田文镜结党营私,有负圣恩,贪赃不法,等等。

田文镜是雍正的心腹大臣,雍正仰仗他推行自己的新政,当然是有意倾向于田文镜。

李绂此举往小了说是与田文镜的私人恩怨,但往大了说,则是阻碍雍正推行新政,自然要将李绂下狱了。

其二,李绂涉嫌结党

在李绂与田文镜的这场纠纷中,还有一个人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那就是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

李绂入宫见雍正帝,说黄振国、汪諴、邵言纶这些人都是被田文镜冤枉的,知县张球为官行为非常恶劣,对此田文镜反而不去弹劾。

为此,雍正将张球以盗案而论罪。

没过多久,谢济世就出场了,他弹劾田文镜,说田文镜有十大罪状,并且言语涉及到被田文镜弹劾的黄振国、邵言纶、汪諴,还有包庇张球罪状的事。

这件事让雍正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李绂与谢济世所说的话,有太多地方是不谋而合了。因此,雍正认为李绂与谢济世有结党的嫌疑。

要知道,明朝曾有东林党,使得国破家亡,让雍正不得不重视这些读书人。于是先后剥夺了一些人的官职,杀了一些人,而李绂也受到了雍正的严厉责备。

结语

李绂作为士绅们的领袖人物,如果不是玩儿得太过火,雍正也不可能会杀掉他。雍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告诉这些士绅们,新政必定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同时,他也是在告诉这些人,不要学明朝的东林党,动不动就妄议朝政,弹劾大臣。

因此,雍正将李绂下狱,并非是真的要杀他,而是给他一个警告,也是给士绅们一个警告。经此事后,李绂也终于明白了雍正的用意,专心著书八年!

标签: 雍正李绂

更多文章

  • 康熙帝赦免了王辅臣,他为什么还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辅臣,清朝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王辅臣这个人物应该不陌生。他在康熙年间担任陕西提督,坐镇平凉城,然而他却与吴三桂勾结,拥兵自重。后来,康熙帝派遣大军征讨,最终将其击败,最后王辅臣被迫投降。在历史上,康熙帝虽然赦免了王辅臣的罪过,但他依然选择自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

  • 康熙帝最痛恨的叛将:揭秘祖泽清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祖泽清,清朝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叛乱,耿精忠、尚之信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由于叛军的声势很大,康熙帝为分化、瓦解吴三桂,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措施,一面派兵与叛军交战,另一面对叛将进行招抚,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然而有一位叛将却很特殊,康熙帝明确下旨不许其投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

  • 罗艺在战场上屡建功勋,为什么最终会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罗艺,隋末

    罗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应该都知道罗艺,罗艺是当时的一位猛将。不过,小编觉得罗艺是罪有应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前罗艺非常的霸道也非常的残暴,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也是不择手段,当时天下大乱的时候,罗艺奉命出征,但是,他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路

  • 受皇帝“虐待”的妃子,最后还被活活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妃,清朝

    在封建时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有无数后宫佳丽,在今人看来,皇帝的妃嫔们似乎很幸福,锦衣玉食,尽享荣华富贵,但实际上她们中大多数人的命运很悲惨。比如清朝历史上就有一位非常倒霉的妃嫔,她备受皇帝的“虐待”,到最后还被英法联军吓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 武艺仅次于高宠的陆文龙,力斩金国头号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文龙.宋朝

    你真的了解陆文龙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说岳全传》中,陆文龙是唯一一位以双枪为兵器的骁勇悍将。他生得魁梧挺拔,仪表堂堂,使用两杆六沉枪,技艺精湛,勇猛无敌。陆文龙在金兀术帐下效力期间,曾在朱仙镇一战挑杀两名岳家军猛将,在与岳云、张宪等五位猛将的轮番攻击下,陆文龙仍能立于不

  • 张廷玉为何能够配享太庙,看看他的为人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廷玉,清朝

    早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学过《出师表》,这是一篇必背文言文,记得其中有一句话令人颇为深刻,“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是在给少主刘禅说:这几位都是先帝给你留下的人才,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很忠诚纯洁,是坚贞不二的忠臣。我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

  • 秦武王在洛阳举鼎被砸死,他为何这么蠢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武王,秦国

    如果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中原只是将楚国北上图霸的野心展露无遗的话,那么三百年后秦武王举鼎则是将秦国欲一统天下的野心昭告天下。只是楚庄王到底觉得时机不够成熟而退回楚国,不久之后成为一代霸主,而秦武王则没有给自己退路,直接举起了龙文赤鼎,然后绝膑而死。秦武王是夹在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之间第二个称王的

  • 中国名人故事之智比诸葛的刘基,刘基对明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刘基

    刘基(字伯温 )是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说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 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八百载,后知五百春”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相传就

  • 李自成称帝后只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为何就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明末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称帝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的朝代,经常到了一个时期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朝代取代旧的王朝,再重新开始一个轮回,在每一个朝代要没落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苛税严重,朝廷腐败不堪,所以就会导致各种农民起义使朝廷灭亡。我们知道明朝的

  • 明末清初时期顺字有什么魔力存在 李自成,张献忠和顺治为何都用顺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自成,顺治,张献忠

    还不知道:明末清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翻开明末清初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即:李自成的政权叫大顺,张献忠的年号叫大顺,满清第一个皇帝福临年号叫顺治,这就不免让人惊奇,为何大家都用“顺”字呢?难道“顺”字有什么神奇的魔力?第一,1643年,李自成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