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靖帝朱厚熜是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术,玩转无数人于股掌之中的?

嘉靖帝朱厚熜是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术,玩转无数人于股掌之中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99 更新时间:2024/3/12 3:02:21

嘉靖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嘉靖帝从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利用自己对权术的天才理解,玩弄无数人于股掌之间。

公元1521

年,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死亡,并且没有留下继承皇位的太子。太后和大臣们几经斟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世子朱厚熜(音cong,读“囱”)继承皇位。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就藩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与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

是时,朱厚熜年方十五。北京使团到安陆后的第6 天,朱厚熜踏上北去路程。跟北京使团只用12

天就赶到安陆不同,朱厚熜花了近20天,才走完相同的路程。尽管前后已有一个多月国家无主,举国翘首企盼新君早日莅临,但年方十五的朱厚熜显得相当沉稳,他知道,此时不宜表现出任何急切的心情。

朱厚熜到京后,暂驻城外,静候朝廷出具有关他继位的礼仪细节。当有关安排呈上时,朱厚熜怫然不悦:由首辅杨廷和会同礼部商议的方案,是朱厚熜将以“皇太子”身份继位为君。这意味着,在登基之前,朱厚熜须先完成成为皇太子的仪式,然后再择日加冕为皇帝。

15

岁的少年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政治敏感,立刻表示拒绝。他说:遗诏说得很清楚,我将直接即位为君,丝毫不曾提及需要先立为皇太子之事。朱厚熜斩钉截铁地将继位方案退回礼部,命其重拟。对此,当朝首辅杨廷和出乎意料,率群臣以上疏的方式,敦促朱厚熜接受和履行礼部所拟程序。朱厚熜再次加以断然拒绝,双方僵持不下。

国家无君一月有余,新君明明已迎奉来京。却迟不即位。这种局面拖不得,拖下去,人心浮动,乱由隙起,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朱厚熜吃准了这一点。无形中,他以国家为质,来逼迫对方满足自己的条件。

最终,双方达成妥协:新君直接入宫;在派遣官员为代表告于太庙和社稷坛的同时,新君本人前往武宗灵前谒见,然后叩拜张太后;做完这两件事,就直趋奉天殿(即今太和殿,民间俗谓“金銮殿”)。此仪式从实质上省却了取得皇太子身份的环节,而直接临朝称制。

在握嘉靖帝上朝不久,就发动了一个“大礼议”的政治运动,把朝廷上下官员全部牵扯进去了。

当时,嘉靖帝下令群臣议定明武宗的谥号及生父的主祀及封号。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史上先例,认为嘉靖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朱祐樘(注:嘉靖帝的伯父)为皇考,而将兴献王朱祐杬(注:嘉靖帝的父亲)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

对嘉靖帝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双方产生僵持。公元1524 年,200

多个官员一起向嘉靖帝抗议,强迫他不许认自己亲爹,嘉靖大发脾气,这些官员被罚廷杖,结果16 个人被当场打死,134 人被关押起来。

当时,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支持世宗,认为朱厚熜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张璁建议朱厚熜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朱厚熜见此奏章后大喜。

嘉靖皇帝与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进行的长达5

年的“大礼议”之争,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反对“大礼议”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最终被罢官。经过“大礼议”之争,朱厚熜已经羽翼丰满,他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此后变得独断独行。

嘉靖皇帝在政权稳固之后,日渐腐化,大肆兴建土木、迷信方士、又好长生不老之术。在过去的历史上,以及明朝本身,都不乏因为荒嬉或沉溺于私趣而“不理朝政”的皇帝,朱厚熜的行径,乍看跟他们很像,他在统治晚期埋首求道,藏在西内(今冲南海一带)基本不露面,许多臣子甚至20年不曾睹“天颜”一次。

如果就此以为,朱厚熜是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则大错特错矣。据《世宗实录》记载,嘉靖帝“晚年留意于玄道,筑斋宫于西内”,但“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

什么叫威柄不移?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印把子嘉靖皇帝始终攥得牢牢的,根本不曾松手。他虽然深居简出,但对一切都保持高度警惕,从来对外面发生的事放心不下,也没有什么能够逃过他的耳朵;不仅如此,他虽然不公开露面,却不曾放弃对文件的批阅,重大决策都由他本人亲自作出,经常召见少数重臣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

这里有一个佐证。当时有人在徐阶(注:嘉靖年间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家中,亲眼见过嘉靖的手谕和所批阅过的奏章。徐阶代拟的所有旨意,嘉靖不仅亲自审阅,而且一一作过改动,由此可见其认真至极。然而,这不只是认真而已,更主要的,是作为权力归属的标志,作为对大臣的无声的警示和提醒:我是皇帝,权柄在我。这就叫“威柄不移”。

说起来,明朝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对权柄都抓得很牢,但那是宵旰忧劳、起早贪黑换来的,而嘉靖皇帝躲在幕后,足不出户,照旧一切尽在掌握中。其权谋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嘉靖作为高明的权术家,他参透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权力稳固与否,与是否勤政爱民根本无关,关键在于控制力:控制力强,哪怕躲到九霄宫静养,照样操纵一切;控制力弱,就算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扑在工作上,该不济还是不济。什么是控制力?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用人驭人。

多年来的实践却证明,嘉靖是个控制力奇强的厚黑天才。他先是把张璁等特调来京,打倒首辅杨廷和,却不急于重用他们,仍让自己所衔恨的蒋冕等掌管内阁。此后,宁肯招来已退休的先朝老臣杨一清接替首辅,也不用在“大礼议”中立下大功的张璁等人。这便是欲扬先抑,特意地冷一冷张璁等的心,好教他们不敢得意忘形。

直到嘉靖六年(公元1527

年)十月,张璁才首次入阁,又过一年多,命桂萼入阁。但仅隔六个月,嘉靖就找了个由头,忽然责令张璁归乡省改,命桂萼致仕(交还官职退休的意思)。张璁离京不久,九月,马上又接到宣召他重新入阁的旨意;十一月,桂萼也同样被召再次入阁。此后,单单张璁就被这样又重复折腾过两次,末了,嘉靖十四年四月,终于让他彻底退休,不再折腾。

前后算起来,从嘉靖六年到十四年,张璁总共“三起四落”。嘉靖驭人手段之厉害,可见一斑。他明显是刻意的,以猫戏鼠的手法,擒而复纵,纵而复擒,“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张璁之后,夏言成为第一红人,备受信用,但嘉靖对其再施猫戏鼠之故伎,使之“两起两落”,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

年)先罢官,再逮其下狱,斩首。因夏言被打倒而崛起的严嵩,老奸巨猾,赔着小心媚事嘉靖十几年,炬赫一时,最后也被解职、抄家、儿子被处决,自己则死于孤独和贫困。

标签: 嘉靖帝明朝

更多文章

  • 齐王朱榑:出身尊贵的皇子,也是一生两次被废的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榑,朱棣,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他第七子朱榑的生平故事,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您感兴趣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朱榑出生于1364年,他是朱元璋的第七子,母亲为达定妃。虽然不是嫡出,但朱元璋对皇子龙脉肯定是十分重视的,在朱榑六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封他为齐王,到了18岁朱榑正式就任藩王,前往封地

  • 曹丕三次拒绝登基的原因是什么?他是真的不想当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每当一提起曹丕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汉献帝刘协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之一了,溥仪跟刘禅也同为末代皇帝,但也好歹正儿八经的当过皇帝。汉献帝一登基,就成了董卓的傀儡,好不容易赶走了董卓,又弄来了更老奸巨猾的曹操。汉献帝的一生都没有当过真正的皇帝,他没有享受过皇

  • 当了30多年皇帝生了7个儿子的汉献帝,为什么之中没有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献帝,汉朝

    汉献帝当了30多年皇帝生了7个儿子,为什么没有立太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汉献帝可以说是东汉时期的最后一个皇帝了。在公元189年时期,董卓废掉了当时的皇帝刘辩,封刘协为新皇帝。但是董卓再被吕布杀害以后,董卓的余部下李傕攻进了

  • 唐睿宗为什么会三让天下 唐睿宗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唐睿宗

    你真的了解唐睿宗李旦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为其兄长。睿宗一生,两次登基,三让天下,堪称传奇。李旦作为武则天的小儿子,有机会登基称帝,本身就说明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的

  • 彭越是如何发明“游击战”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彭越,西汉

    彭越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到游击战,大家都很熟悉,以小股兵力跟敌军周旋,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来消耗敌军有生力量,达到扰敌的作用。虽然不是在正面战场上与敌军对抗,但不可否认,游击战的灵活多变给正面战场上的友军提供了莫大的帮助。那么,问题来了,最初发明游击战的

  • 李自成杀朱常洵煮成汤是真的吗 李自成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朱常洵

    对李自成杀朱常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本是明朝一位驿卒,驿站被整改,而他也光荣地下岗了。失业在家,肚子经常饿,老婆又出轨(后来第二任也出轨,李自成好惨),于是李自成心一横就开始走向了叛乱之路。崇祯九年,他被推为闯王,成为领袖,再加上善于用兵,他经常打胜

  • 古代娶一个好的老婆到底有多重要 唐朝大臣侯敏就深有体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侯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大臣侯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一个人,一般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古代有这么一句名言:娶妻以贤不以貌!也就是说,娶老婆最主要是看人品,美貌只是次要的。现实生活中,我想很多人未必能做到这点,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那古人是怎

  • 继位后的嘉庆为什么会连续看18天大戏?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清朝

    嘉庆继位后,为何连续看了18天的大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朝数百年历程中,康熙帝在位61年,成为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其实这是他孙子乾隆谦让的结果,在位已经60年的乾隆为了表示对祖父的敬重把皇位传给永炎。嘉庆登基,成为大清万里江山的新皇帝,乾隆成为太上皇。按理说已经是

  • 翼王石达开主动投降后为什么还是被杀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石达开,清朝

    石达开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对太平天国将领而言,自己就是上帝耶和华的“子民”,来到人间诛杀妖魔鬼怪是义不容辞之责任。清朝,也就是“清妖”,是赤色狗与白狐狸杂交之后代,《奉天讨胡妖檄布四方谕》说道:“予细查满鞑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产妖人

  • 朱元璋收复辽东的独家战术究竟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朱元璋的历史创举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代,那些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做走狗的汉奸们,也常把一句话挂嘴边:“中国以前何尝有东北五省(今天东三省),奉天(沈阳)本来就是满清带来的嫁妆”。不过,只要稍微懂点历史,就完全可以给这类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