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投降后,他的下场如何?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刘禅投降后,他的下场如何?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2/10 8:12:57

大家好,说起刘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太子刘禅继承皇位。他在当皇帝后,在“相父”诸葛亮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使蜀汉从夷陵之战的惨败中恢复过来。不久,诸葛亮开始北伐,多次大胜,不幸病逝五丈原。随后,后主刘禅从失去相父的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任用蒋琬、费祎等诸葛亮推荐的贤臣,增强了蜀汉国力。

在增强了蜀汉国力后,刘禅又任命大将军姜维伐魏,取得了不菲的战果。刘禅及其群臣,都是想着哪一天挺进中原,消灭曹魏,恢复汉室江山。可是这一“梦想”在公元263年破灭了。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到达成都城下,刘禅举起白旗,投降了。古代亡国之君,大多下场悲壮,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一生。那么,刘禅在投降曹魏后,下场如何呢?

本来刘禅打开成都城门,投降了曹魏,已经万事大吉。可是邓艾、钟会和姜维这三位大佬偏偏不老实,一个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都想着自立为王。

邓艾在取得大胜外,有点飘了,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钟会向司马昭密报邓艾有谋反的迹象,获得司马昭的首肯,和监军卫瓘合谋,将邓艾擒获,用囚车押送洛阳。此后,钟会率领大军进入成都,在姜维的鼓动下,萌生了自立为王的想法。

他于是宴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领,并假借郭太后的遗命,准备起兵废掉司马昭。可是这些曹魏将领并不同意钟会反叛。他们在灭蜀后,准备班师回朝,升官发财,何必跟着钟会造反呢。后来,在卫瓘的指挥下,曹魏士兵们暴动,杀死了钟会、姜维等人。

可是这些杀红眼的曹魏士兵们,收不住手,对原蜀汉官员及成都老百姓进行了烧杀抢掠。如庞德之子庞会趁机将关羽后人灭门,原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大尚书卫继等都被乱兵所杀,至于被杀的成都普通老百姓,那就数不胜数了。

此时的刘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刘璿被杀,大臣被杀,还有数以万计的普通老百姓被杀。他是那么无助,那么无力,无法阻止这场动乱。刘禅的心很乱,甚至认为自己一枪未放,归顺邓艾,是一个错误。幸好这场动乱很快平息掉了,要不然刘禅会悔恨终身的。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掌握了曹魏大权,成为了曹魏事实上的主人。司马昭为了控制刘禅,为了更好地治理蜀汉,将刘禅及原蜀汉大臣,迁到洛阳居住,其实就是人质。刘禅已经归顺了曹魏,想不去也不行啊。当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禅还是识时务的,在准备一番后,带领一家老小及樊建、张绍、谯周、郤正数人,来到了洛阳居住。

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虽然有调侃的味道,也是可以世袭的公爵,是古代五爵中最高的爵位了。当时司马昭也仅仅是晋公,可知司马昭对刘禅不薄。司马昭为了探听刘禅是否还有恢复蜀汉的心思,于是准备试探。有一次宴席上,司马昭故意安排演奏蜀乐,蜀国大臣樊建、张绍、谯周、郤正等人都哀伤流泪,而最应该悲伤的刘禅却喜不自禁,拍手叫好。司马昭看到以后,故意询问刘禅道:安乐公,你还想念蜀国吗?

刘禅不假思索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后司马昭再一次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将郤正的话一字不差叙述而来,惹得司马昭及其大臣们捧腹大笑。这时,司马昭看到刘禅愚蠢诚实,胸无大志,对自己已经没有威胁了,才放心了。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汉晋春秋》)

其实,这正是刘禅的高明之处,他知道蜀汉已成为过去式了,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性了,再做多少都是徒劳的。他以“精湛演技”,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乐不思蜀”的庸人,消除司马昭的猜忌,保证自己及家人、蜀汉老百姓安全活下去。

此时的刘禅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虽非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是一个懂得礼义廉耻之人。在宴席上,刘禅却不得不“大智若愚”,故意装作“乐不思蜀”,其实内心是非常感伤的。

刘禅是蜀汉第二个皇帝,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能够驾驭得了大权独揽的丞相诸葛亮,还有贤臣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从始至终,蜀汉朝政大权都一直集中在刘禅的手里,并没有和曹魏、东吴那样出现大权旁落的事情。由此可知,刘禅是一个睿智的帝王,有能力的帝王。

而这样一个帝王,却投降了曹魏,成为了亡国之君。他在成为亡国之君后,先遭受了钟会、姜维作乱,对成都老百姓的遭遇悲伤不已。随后,刘禅被迫迁到洛阳,被司马昭取笑,也笑脸相迎,只是为了让自己。家人和蜀汉老百姓过得好点。刘禅在投降曹魏后,过得很悲伤,他的遭遇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被晋朝谥为思公。刘禅去世后,他的第六子刘恂继位为安乐公。如果西晋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刘禅的安乐公国也不会断绝,下场也还不错。

悲惨的是,刘禅死后30多年,西晋爆发了永嘉之乱,刘恂及刘禅子孙几乎被杀完。只有刘禅之弟刘永孙子刘玄逃往了成汉,被成汉皇帝李雄封为安乐公。公元347年,东晋桓温攻入成都,灭成汉,安乐公国才宣告灭亡。安乐公国历三世84年。

标签: 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水浒中扈三娘为什么会怨恨林冲?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扈三娘,宋朝

    水浒中扈三娘为什么会怨恨林冲?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这个问题真是很奇怪,为什么总要把林冲和扈三娘联系到一起,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吗?他们俩说白了应该是仇人,至少扈三娘对林冲是充满怨恨的。为什么呢?因为扈三娘就是被林冲活捉到梁山的。正因为林冲把扈三娘活捉到梁山才开启了扈三娘充满悲

  • 乾隆和雍正相比 谁才是更优秀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雍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乾隆皇帝是被网上黑得最严重的一位皇帝。可能是受到各种文学作品影响,在网上乾隆从身世到成就都受到了网络历史学家的质疑。有人说乾隆根本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大臣胡元龙的儿子,胡夫人在临盆时孩子被调包,陈阁老的公子就这样

  • 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家是谁?曹操还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汉朝

    每当一提起曹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时期,天下战乱不断,在这乱世之中,涌现出了很多征战骁勇的将领,比如有仅带领少数精锐骑兵就能大破燕山军的吕布,有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就此解了白马之围的关羽,有长坂坡前一声怒吼,喝退五千曹军的张飞,也有汉水之战中大摆空营计的赵

  • 历史上燕王喜,从野心勃勃到胆怯懦弱,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燕王喜,战国

    还不知道历史上燕王喜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26年,燕太子丹亲自导演的“荆轲刺秦王”以失败告终,秦王嬴政发天子之怒,派名将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兵败逃往辽宁,由于秦兵紧追不舍,燕王喜杀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太子丹,并且拿着太子丹的人头向秦国求和。结果无济于事

  • 曹操一生中最危急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他差一点就寄人篱下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作为曹操的对手,曾长期颠沛流离,比如刘备曾先后投靠公孙瓒、

  • 唐顺宗当了26年太子,为何登基半年就让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顺宗,唐朝

    唐德宗在上位之初栽了一个大跟头后,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韬光养晦,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宦官的权力,更挖空心思的横征暴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面对唐德宗的所作所为,朝野难免会出现各种反对力量,而太子李诵就是这些力量的代表人物。当太子流露出类似的倾向后,他的智囊就提醒道:“

  • 正史中的明珠和索额图结局如何 他们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珠,索额图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珠和索额图,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清朝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更是所有清朝电视剧中最为优秀的一部。在这部电视剧中,到后期时,纳兰明珠和索尔图的结局非常不好,两人互相争斗了一辈子,但是最终全部锒铛入狱。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索额图和明珠的结局如何呢?首先电视剧中的索

  • 南梁女诗人刘令娴,关于她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令娴,南北朝

    每当一提起南梁女诗人刘令娴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往往就会得出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的结论。典型例子就是对南梁女诗人刘令娴的评价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她不知廉耻,也有人说她至情

  • 如果刘虞登基称帝,他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虞,汉朝

    大家好,说起刘虞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91年,冀州刺史韩馥与勃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位将商议,称当时皇帝年幼,且眼下还被董卓控制,汉室就此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为了避免汉室衰弱,他们想拥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本是幽州牧,在幽州颇得人心,加上他又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理论

  • 刘备没有让出南郡,让曹吴相争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让出南郡,让曹吴相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想入川的人说的,同时对于想出川的人也是一样的艰难,如果只想偏安一隅,占据了四川确实可以,但刘备志在一统三国,必然不可能放弃任何一块地方的,更不可能将战略重地南郡拱手相让。赤壁之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