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建成作为李渊指定的接班人 李建成最后为何会输给李世民

李建成作为李渊指定的接班人 李建成最后为何会输给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1/24 9:24:29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李建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李建成过早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

玄武门之变爆发之前,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和实力一直很稳定,并且作为嫡长子,其也是高祖李渊的指定接班人,他本人的智谋也不差,那么为何李建成会输给了武功更加突出的李世民呢?

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大军正集团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实现的,而是经过唐王朝建立前后的,兼并封建割据势力的战争中。

李建成作为李渊的长子,不论是从传统的皇位继承顺序,还是从其个人的地位上来说,都要比李世民继承大统更加名正言顺。

而李世民本人,其实对于当时的情况也心知肚明,他知道如果单凭地位上实现逆袭的话,几乎不可能。

为此,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化身成为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将,屡立战功,为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辉煌的战功,来弥补自己在政治地位上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差距,以方便日后自己在皇位竞争上能够应有更稳固的基础。

《旧唐书》载:"建成、元吉外结小人,且内连嬖幸,高祖之所宠张婕妤等皆与之淫乱。建成私召四方之骁勇,且募长安恶少年二千余人,以为宫甲,号为长林兵。"

不过李建成本人也知道,自己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毕竟那是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而且正处唐朝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谁能够在为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屡立大功,甚至是奇功,便能够得到高祖的青睐,以及开国大臣的支持,李建成看到战绩愈发辉煌的李世民势力不断扩大,因此开始担心自己的皇位。

对此,李建成面对羽翼逐渐丰满的秦王集团,自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和秦王集团相比,自己的势力集团虽然不缺谋士,但是却缺乏战将,在军事实力上也与秦王相差不少。

李建成开始绷不住,他开始向李世民的手下开刀,企图通过自己的特权实现对他们的领导。关键是李建成压制李世民的措施太过于激烈和明显,这也展现出了他的担忧,这一点逐渐被秦王识破,最终李建成的计谋没有得逞。

李建成的战略过于保守

如果和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无情屠杀相比,李建成在前期对李世民集团的态度和战略,则显得过于保守。

当然李建成也有自己的难隐之情,毕竟他自己身为太子,身上的压力太大,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他既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同时也有展现出作为太子应有的政治气魄。

毕竟他的父亲想要选择的,是一位能够拥有治国之才的杰出政治家,或许李建成如若在政治上颇具建树,或者不至于太差的话,其终究还是能够顺利即位的。

李建成本人当然也明白这一点,追随他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大部分都是达官贵族,当朝显贵,而李世民集团,则大多是在征战期间结下深厚友谊的杰出将领。

但是他们地位显然没有太子集团高,因此在政治影响力上也只能依靠李世民。或许是出于对自己政治地位的自信,李建成始终没有对李世民集团成员痛下杀手,而是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措施。

此外,李建成的着眼点是长远之处,虽然李世民的崛起令他十分担忧,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保持现有的形势和地位,不犯大的过错,自己是有绝对的资本和李世民耗着的。

《资治通鉴》载:"世民乃与建成、元吉有隙,故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元吉等告亮谋不轨,故下吏考验;亮终无言,遂释之,使还洛阳。"

也就是这样的思想,李建成始终没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先下手为强,而李世民及其追随者,都是久经沙场的铮铮铁汉,最终李世民集团动用武力优势,率先采取行动,李建成只得饮恨而终。

情报窃取方面李建成不如李世民

在发生一场政变亦或是军变之前,对于对手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针对敌人调查这一方面,李建成和李元吉显然做的没有李世民这一边好。

这主要是因为李建成本人,太害怕李世民不断强大的武将集团,因此只能想方设法策反李世民的核心成员。

《资治通鉴》载:"建成、元吉二人以秦府多骁将,故欲诱之为己用,乃密以金银器一车,赠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又以书招曰:愿迂长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

可我们要知道,跟随李世民的这帮武将,虽然文化有限、政治实力和地位也不高,但是他们作为出身较低的人,那可是跟随秦王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呀。

而且在征战过程中,李世民也经常是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兄弟看待,如此一来李建成怎么能成功策反呢?

相反,李世民却并没有瞄准李建成的核心集团成员动手,因为他知道支持太子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皇族,他们本身就对自己充满敌意,因此他直接向李建成的一些不重要的角色进行策反。

这样一来,这些低级角色并不是非常坚定对太子的支持,只要自己给予的利益足够高,便能为自己所用。

最终,因为多方面的束缚与困扰,李建成并不能做出极端行动,而这正好是李世民的机会,所以李建成输给李世民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标签: 李世民李建成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要杀张裕?他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裕,三国

    还不知道刘备为什么要杀张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二一九年,根据历史的记载,刘备和张裕之间早有过节。原先刘备和张裕都在刘璋手下的时候,刘备因为张裕的胡子比较茂密,于是就开起了张裕的玩笑。但是面对刘备的玩笑,张裕却讥讽刘备没有胡子像一个太监。

  • 后唐明宗李嗣源的侄子,李从敏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从敏,五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从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从敏,字叔达,五代十国时期沙陀部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侄。生于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多智谋,精通骑射,早年追随后唐庄宗李存勖攻灭后梁,因功升任捧圣都将、成德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李从敏随之入

  • 赵普一生都做了哪些贡献 大多数史书中为何都提起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赵普

    对功臣赵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世宗一直以来对赵匡胤都是挺好的,可是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赵匡胤就发动了兵变。在他一生之中有个人对他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人就是赵普。很多的史书中都提到了这个人,那么书中是怎么刻画他的呢?史书中对他是非常宽容的,也是评价非常好的。

  • 洪皓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宋朝做出过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皓,南宋

    洪皓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洪皓是北宋著名爱国重臣,他的一生基本是在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度过的。洪皓仪表堂堂、文采出众,27岁便中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从北宋过度到南宋,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押了15年,但依然不失气节,最后平安归来,后人将他称为宋朝的苏武。

  • 应余:《三国志》中的描写并不多,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应余,三国

    应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三国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虽然《三国志》中对他的描述不多,但他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这个人就是应余。应余是南阳人,官职南阳郡功曹。东汉末年,天下被各个诸侯割据,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准备投靠蜀汉。期

  • 孟昶是个怎样的皇帝?他为什么会成为亡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昶,后蜀

    孟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孟昶是后蜀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一共31年,可能很多朋友对于孟昶的了解,主要都是通过他和花蕊夫人之间的故事。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好几位妃子都被称为花蕊夫人,而孟昶的这位花蕊夫人姓徐,当时非常受孟昶的宠爱。不过孟昶降宋以后,花蕊夫人成

  • “天机不可泄露”,历史上有哪些泄露天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的才智近于神,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能呼风唤雨,能制造出巧夺天工的牛车木马,诸葛连弩。诸葛亮近乎神仙的本领让蜀汉在艰难中成长起来,他死后三十余年蜀汉政权才灭亡。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早就算出了刘备会在夷陵大败,因此他早早就在那里布下了八阵图,东吴大将陆逊领兵追击刘备,意图生擒刘备,结果误入八阵

  •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掏空国库?最终饿死在寺庙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武帝萧衍,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掏空国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小李杜”杜牧的一首诗,不但描写了江南美景的若隐若现和绚丽多彩,还点出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佛教建筑在春风春雨中呈现出了一种朦胧之美,给人一种细腻别致

  • 刘备说过两句话,最后都成了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三国

    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像刘备这么无能的人,怎么配驾驭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偏偏卧龙岗的孔明先生,还非常的看好他。其实刘备这个人看似普通,但他却有自己的一番本事,比如他特别能够识人善用,在这一点上连诸葛亮都佩服不已。为了收拢下面的弟兄,他也经常会给他们讲话,其中有两句话最为经典。堪称千古名言,一句上了课

  • 战胜庞涓后的孙膑到底去了哪里?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膑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诸子百家中,曾有一位传奇人物,至今令人传诵至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鬼谷子素有奇谋,乃是当时远近皆知的鬼才。然而,鬼谷子他的弟子们虽然成绩斐然,却鲜有善终者,曾经一同拜他为师的孙膑与庞涓,更是相爱相杀,上演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