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后背生疮,朱元璋前去探望,送去一盘蒸鹅

徐达后背生疮,朱元璋前去探望,送去一盘蒸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3/12/6 20:34:25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22岁的徐达听说朱元璋回家乡招募兵士的消息,毅然仗剑从军,投奔朱元璋,他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从此开始。

他性格刚毅,于是善于思考,在明朝建立之前,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历经百战,功勋卓著,“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正月,因攻打和州有功,徐达被在滁州驻扎的朱元璋提升为镇府。正是在此期间,起义军中发生了一件非常事件:孙德崖部因缺粮,来和州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收留了他的部队。不料郭子兴与孙素有矛盾,将朱元璋训斥了一顿,孙听说后很担心,想悄悄溜走,朱挽留不住,亲自为其送行。

朱和孙的部分部队先行,出城后不久,城中有人来报,说郭子兴和在城里没走到孙德崖部打了起来,孙被扣押。孙部下以为郭子兴和朱元璋密谋,将朱扣押起来当了人质。徐达闻听,毅然请求代朱元璋作为人质。朱元璋深受感动,后来事情平息后,他俩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徐达被封为中书右丞相,兼太子少傅。洪武二年徐达率军北征得胜后,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随后大封功臣。徐达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子孙世袭。

不过,在随后文臣地位日渐提高的情况下,武臣慢慢受到冷遇。徐达作为开国第一功臣,当然最遭猜忌。徐达追随朱元璋数十年,早已摸清朱元璋心思。他力求避祸,处处谨慎小心。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星相学家称:“太阴数犯上将”,应在徐达功高震主,由此,朱元璋明显疏远了他。正是在这一年,住在燕京的徐达北上生了个大疖子,名叫背疽,俗称“搭背”。俗话说:“病怕无名,疮怕有名。”徐达正是得了有名的疖子,可以说无药可救。朱元璋很挂记他,便下诏让他到京师养治。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回到南京,在医生的精心调治下,病情有所好转。朱元璋听说后,内心很高兴,亲自到徐达府上探望。见皇帝驾临,徐达忙想下床跪拜,朱元璋制止后在他的床边坐了下来跟他闲谈。正在闲聊中,忽然发现他床头有一本兵书,脸色立即阴沉下来,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回到宫中,朱元璋心神不宁,怀疑起徐达来,他决心要除掉这个可疑之人,以绝后患。于是派人给他送去一盘蒸鹅,其用意十分明显。

徐达食用后,没多久就死了。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忠心的太监,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矩

    他是历史上最忠心的太监,独揽大权却不欺君谋私,至今仍有人祭拜,他就是明朝著名太监陈矩。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陈矩。陈矩因为家境贫寒,年仅9岁时就被净身被送入宫中。陈矩进行完太监的学习后,就被分配到了大太监高忠手下工作。高忠为人正直,政治思

  • 清初著名天文、数学家梅文鼎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梅文鼎

    梅文鼎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3月16日,因自幼聪颖,儿时便随父并塾师罗王宾仰观天象,遂能了解运旋大意,9岁熟五经,通史事,有“神童”之誉,14岁入县学,15岁补博士弟子员(中秀才),以后屡应乡试不第。20岁时结婚,接着祖父与父亲相继去世,在既要养儿育女,又要守孝的日子里,梅文鼎就再也没有时间去

  • 历史上王掞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电视剧里面的一样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雍正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师傅王掞可以说是个悲剧,一生心血倾注在太子身上,可能最初有着政治投机的想法,到最后就是徒劳的想将这个不争气的阿斗扶起来,将来成为一个好皇帝就好了,对于太子拥有着亲情般的感情。结果太子还是两立两废彻底出局。康熙驾崩之际,王掞敏锐的感觉到原是太子一党的老四应该会是皇位继承人。所以帮

  • 载振访英受到了什么待遇?英国为什么要刻意怠慢载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载振,清朝

    1902年夏天,超长待机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终于熬来了自己的加冕典礼。清政府闻讯后打算派庆亲王奕劻任特使前往英国观礼祝贺,但奕劻称自己年事已高,车马劳顿恐有不便就上疏朝廷,请求派自己的儿子载振替自己前往。其实,这位很会捞钱的铁帽子王意在培养载振,让他抓住机会在中外政界要人里前多刷刷存在感。如他所愿,

  • 载澜为什么会被发配?竟然过起神仙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载澜,清朝

    清代的流放、发配,是仅次于杀头的重刑,许多被流放者在流放地充军或服苦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几乎永无出头之日。但凡事都有特例。晚清这位辅国公虽遭流放发配,但在流放地依旧过着奢华生活,享受神仙般待遇,令人目瞪口呆。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载澜。史料介绍中,他是清代皇家宗室,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的第三子,奕

  • 毓崇跟溥仪是什么关系?他的生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毓崇,清朝

    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逊位,自此被称为清逊帝,而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于不大不小的紫禁城里依然以皇帝自居,身边侍从大臣如常。爱新觉罗家族自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统治中国已有268余年时间,历经十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皇帝数),繁衍的子嗣后代更是无数,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并非是咸丰帝的一支,往

  • 舒妃:乾隆帝之妃,纳兰明珠的曾孙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舒妃,清朝

    舒妃(1728-1777) 叶赫那拉氏,乾隆帝之妃。她是侍郎纳兰永寿的女儿。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出身较高,家世显赫。舒妃生于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十三岁时入宫为贵人,同年十一月,册封为舒嫔。乾隆十四年四月晋舒妃。乾隆十六年舒妃在二十四岁时生皇十子,但早殇。她本人于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逝世,享年4

  • 宣华夫人究竟是“红颜薄命”还是“红颜祸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宣华夫人

    自古便有两个成语是用来形容美貌女子命运的。一曰:“红颜薄命”,大抵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通常命运不佳,福分不大,命如纸薄;对宫庭女子而言,则因争宠斗气,勾心斗角,故难得长寿。此成语出自《汉书.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二曰:“红颜祸水”,这一头衔大多安在了君主败政亡国后

  • 当皇帝竟有如此多的好处,难怪想当皇帝的人喊出了这句口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皇帝,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也是这些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皇帝一词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他用就皇帝这个称号,取代了之前的“皇”与"帝"。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三皇五帝的版本众多,但共同点就是"皇为上,帝为下"。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即伏羲、女娲、神农三皇。根据《史记·五帝本纪

  • 皇帝是九五之尊,谁还敢当面骂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五之尊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自然是需要谨言慎行的,稍有个说错话的时候,脑袋则容易不保。可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砍大臣的脑袋,甚至,有贤明的皇帝愿意听大臣的“责骂”,从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明君与贤臣之间的相处模式,仿佛有些“火爆”,可是,正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互动,虚心听取建议的皇帝以及仗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