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王掞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电视剧里面的一样重要吗

历史上王掞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电视剧里面的一样重要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1/24 22:50:30

雍正朝世界之中,太子师傅王掞可以说是个悲剧,一生心血倾注在太子身上,可能最初有着政治投机的想法,到最后就是徒劳的想将这个不争气的斗扶起来,将来成为一个好皇帝就好了,对于太子拥有着亲情般的感情。

结果太子还是两立两废彻底出局。康熙驾崩之际,王掞敏锐的感觉到原是太子一党的老四应该会是皇位继承人。所以帮老四解决了一个麻烦以后,王掞自尽而死,临死时说自己这辈子下了两步棋,一输一赢所以是不输不赢的。其实是输了一辈子,最后只是挽回了一局,更多是安慰自己罢了。

下面说说这位太子之师的心酸往事。

历史上王掞只是太子的几位师傅中一位,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雍正王朝的人设中,王掞却是太子唯一的师傅,相当之重要。

王掞在多年培养太子的生涯中,或许最初有着政治投机的想法,但到了后来却是将一生的心血与政治抱负倾注在太子身上,有着密切的师生情更有着亲情,希望太子将来成为一个好皇帝。

在国库追缴时就可以看出王掞对于太子的期望,太子因为欠款是闷闷不乐,王掞发现以后,将自己仅有的几千两银子通过送书的名义给了太子,把太子感动的都哭了,说当上皇帝以后要好好孝敬王掞,王掞却说只要太子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就心满意足了。

在太子被废以后,王掞心灰意之下几次想死,都因为康熙派人看的紧而没有成功。于是开始努力的挽回。最早是为了太子当朝顶撞康熙,最后是竞选大将军王时力荐被废的太子出任。

最后感觉到康熙的意志坚定以后,王掞又物色了原是太子一党的老四,觉得老四在几位皇子中是最忧国忧民的一个,肯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因此王掞将老四当时忽略的一个要害给弥补上了。

老四的要害是什么呢,就是曾与太子偷情的贵妃郑春华。

太子与庶母郑春华的偷情被发现是一废太子时的主要原因,后来太子复立以后为了杀人灭口,找老十三去灭口。老十三为了免得被太子要挟同时可怜郑春华,就暗中保下了郑春华。二废太子时,老十三被康熙圈禁,郑春华被老十三嘱咐给老四照顾,因此郑春华一直在老四府上。

而郑春华的存在,刚开始是有心夺嫡的几位皇子对付太子的一好牌。太子被废以后,她在老四府上,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成为八爷党对付老四的一张好牌了。

王掞发现这个情况以后,马上告诉了老四,说觉得他才是真正忧国忧民的好皇子。(来自安之独家原创)要他除掉郑春华免得被八爷党利用,老四认为郑春华是老十三嘱咐给他照顾的,所以犹犹豫豫的。最后王掞说出利害,主动要求帮老四除掉郑春华以后,老四才默许王掞去羞死郑春华。

王掞见到郑春华以后,利用读书人的嘴皮功夫说教了一番以后,自然是使郑春华羞愧的自杀了。

王掞完成这件事以后,觉得自己这次选择对了,而且算是为老四这个将来的好皇帝顺利登基出了大力。因此再无牵挂,开始继续之前的自杀行为,自杀之前对老四说自己这辈子下了两步棋,一步下输了一步下赢了,所以是不输不赢了。

但是王掞真的不输不赢了吗?

宋安之觉得未必。

如果是太子登基,王掞会自杀吗?不会。

如果以选择出将来好皇帝这方面来看,王掞虽然前面选择错了太子,后面却选择对了老四,的确不输不赢。

可是如果以人生这盘棋来说,王掞却是输的一塌糊涂。苦心栽培一辈子的太子烂泥扶不上墙,自己为此奔波数次也是徒劳无功。最后也就是觉得原是太子一党的老四干的不错,自己帮了一把忙,干了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勉强挽回了一局罢了,最后还要自尽而死,岂不是输的一塌糊涂。

王掞的自尽,有着苦心栽培的太子却永远没有希望的原因。有着有负于朝廷之恩的原因。有着为了老四办了见不得光的事情些许原因。有着觉得自己一代大儒一生心血倾注失败,晚年还干了逼死人这种事的原因。总之他是凄凉的自尽而死落幕。

而他寄最后希望的老四却是二次废太子背后的最大推手,他这样真的不输不赢了吗,更多只是自我安慰罢了吧。

标签: 清朝雍正

更多文章

  • 载振访英受到了什么待遇?英国为什么要刻意怠慢载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载振,清朝

    1902年夏天,超长待机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终于熬来了自己的加冕典礼。清政府闻讯后打算派庆亲王奕劻任特使前往英国观礼祝贺,但奕劻称自己年事已高,车马劳顿恐有不便就上疏朝廷,请求派自己的儿子载振替自己前往。其实,这位很会捞钱的铁帽子王意在培养载振,让他抓住机会在中外政界要人里前多刷刷存在感。如他所愿,

  • 载澜为什么会被发配?竟然过起神仙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载澜,清朝

    清代的流放、发配,是仅次于杀头的重刑,许多被流放者在流放地充军或服苦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几乎永无出头之日。但凡事都有特例。晚清这位辅国公虽遭流放发配,但在流放地依旧过着奢华生活,享受神仙般待遇,令人目瞪口呆。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载澜。史料介绍中,他是清代皇家宗室,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的第三子,奕

  • 毓崇跟溥仪是什么关系?他的生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毓崇,清朝

    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逊位,自此被称为清逊帝,而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于不大不小的紫禁城里依然以皇帝自居,身边侍从大臣如常。爱新觉罗家族自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统治中国已有268余年时间,历经十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皇帝数),繁衍的子嗣后代更是无数,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并非是咸丰帝的一支,往

  • 舒妃:乾隆帝之妃,纳兰明珠的曾孙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舒妃,清朝

    舒妃(1728-1777) 叶赫那拉氏,乾隆帝之妃。她是侍郎纳兰永寿的女儿。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出身较高,家世显赫。舒妃生于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十三岁时入宫为贵人,同年十一月,册封为舒嫔。乾隆十四年四月晋舒妃。乾隆十六年舒妃在二十四岁时生皇十子,但早殇。她本人于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逝世,享年4

  • 宣华夫人究竟是“红颜薄命”还是“红颜祸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宣华夫人

    自古便有两个成语是用来形容美貌女子命运的。一曰:“红颜薄命”,大抵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通常命运不佳,福分不大,命如纸薄;对宫庭女子而言,则因争宠斗气,勾心斗角,故难得长寿。此成语出自《汉书.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二曰:“红颜祸水”,这一头衔大多安在了君主败政亡国后

  • 当皇帝竟有如此多的好处,难怪想当皇帝的人喊出了这句口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皇帝,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也是这些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皇帝一词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他用就皇帝这个称号,取代了之前的“皇”与"帝"。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三皇五帝的版本众多,但共同点就是"皇为上,帝为下"。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即伏羲、女娲、神农三皇。根据《史记·五帝本纪

  • 皇帝是九五之尊,谁还敢当面骂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五之尊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自然是需要谨言慎行的,稍有个说错话的时候,脑袋则容易不保。可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砍大臣的脑袋,甚至,有贤明的皇帝愿意听大臣的“责骂”,从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明君与贤臣之间的相处模式,仿佛有些“火爆”,可是,正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互动,虚心听取建议的皇帝以及仗义执

  • 陈名夏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顺治帝会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顺治帝

    朝代更替之际,有人慷慨就义,以身殉国;也有人见风使舵,迅速转换角色,官照做,马照跑。陈名夏,就是后者的代表之一。陈名夏,字百史,江南溧阳(今江苏常州溧阳)人,生于1601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参加大明王朝最后一次开科取士,取得殿试一甲第三名(即探花)的好成绩,步入官场。陈名夏例授翰林院编修后

  • 史书记载中的中国第一猛将,打死秦国大部分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

    要论史上第一猛将是谁,毫无疑问就是项羽,单从他的称呼“西楚霸王”,就能够感受到他的王霸之气。秦军项羽确实是古今罕见的第一猛将,在与秦军交战时,项羽仅率领5万大军,就将秦军的30万大军击退,并且还斩杀了诸多秦军的大将。项羽不但在战场上如此生猛,而且还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历史上有八个成语与

  • 历史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到底过的是哪五关,斩的是哪六将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自从投降曹操之后,无日不思念兄长刘备。后来得到刘备的书信,于是立即准备辞别曹操去投刘备。因走得匆忙,再加上曹操为了挽留关羽故意回避他,所以不曾从曹操那里讨得通行的公文。所以一路上处处遇阻,于是才有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那么到底过的是哪五关,斩的是哪六将呢?1、第一关,东岭关。第一将,孔秀。关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