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皇帝竟有如此多的好处,难怪想当皇帝的人喊出了这句口号

当皇帝竟有如此多的好处,难怪想当皇帝的人喊出了这句口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18 更新时间:2024/1/19 2:37:29

皇帝,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也是这些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皇帝一词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他用就皇帝这个称号,取代了之前的“皇”与"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三皇五帝的版本众多,但共同点就是"皇为上,帝为下"。

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即伏羲女娲、神农三皇。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虞舜,"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秦始皇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的帝王,他们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等,其"皇"或"帝"称号,为后人所追加。

而先秦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是称"王"或是称"后",或单称"皇"和"帝",例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帝、周文王、周武王等等。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时期的诸侯也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由此不难得知,那时皇帝一词还并未出现。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对内吞并东方六国,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从此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这恒古未有的功业,就连三皇五帝也是忘尘莫及,如果不改变"皇"、"帝"、"王"的称号,就将"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为了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嬴政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由此,皇帝成为了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自秦始皇成为第一个皇帝之始,至1912年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历经2132年, 这期间共出现皇帝494人,下面是中国的历代皇帝之最:

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63年零4个月

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年仅一岁就夭折。

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出生才100天。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61个年。

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金末帝完颜承麟,即位仅仅半天就被杀死了(还有一说只继位了一个时辰)。

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

嫔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只娶了张皇后一个,无其他妃嫔。

子女最多的皇帝:北宋徽宗赵佶,子三十二,女三十四。

最早做父亲的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3岁做父亲。

长相最俊美的皇帝:隋炀帝杨广,长相十足的美男子。

皇帝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为了显示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自称"眹",死了叫驾崩,他们的名字也有着诸多的忌讳,当有什么与他们的名字相同或相近时,就连神仙也得给他们让道。

秦始皇的父亲名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神仙也不好使),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名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武帝名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名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唐太宗名世民,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武则天自封武曌,为避名讳把"诏书"改为"制书"。

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的字达五十多个。

宋仁宗名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就是武大郎卖的炊饼)。

当皇帝既然有这么多好处,自然也就引得无数人想入非非了。

在中国历史上想当皇帝的大有人在,即使是尸山血海也在所不惜,他们甚至喊出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之豪言壮语。不过话又说回来,想当皇帝不是问题,人往高处走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你有没有那个命,毕竟炊饼也得有人卖不是?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皇帝是九五之尊,谁还敢当面骂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五之尊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自然是需要谨言慎行的,稍有个说错话的时候,脑袋则容易不保。可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砍大臣的脑袋,甚至,有贤明的皇帝愿意听大臣的“责骂”,从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明君与贤臣之间的相处模式,仿佛有些“火爆”,可是,正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互动,虚心听取建议的皇帝以及仗义执

  • 陈名夏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顺治帝会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顺治帝

    朝代更替之际,有人慷慨就义,以身殉国;也有人见风使舵,迅速转换角色,官照做,马照跑。陈名夏,就是后者的代表之一。陈名夏,字百史,江南溧阳(今江苏常州溧阳)人,生于1601年。崇祯十六年(1643年),参加大明王朝最后一次开科取士,取得殿试一甲第三名(即探花)的好成绩,步入官场。陈名夏例授翰林院编修后

  • 史书记载中的中国第一猛将,打死秦国大部分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

    要论史上第一猛将是谁,毫无疑问就是项羽,单从他的称呼“西楚霸王”,就能够感受到他的王霸之气。秦军项羽确实是古今罕见的第一猛将,在与秦军交战时,项羽仅率领5万大军,就将秦军的30万大军击退,并且还斩杀了诸多秦军的大将。项羽不但在战场上如此生猛,而且还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历史上有八个成语与

  • 历史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到底过的是哪五关,斩的是哪六将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自从投降曹操之后,无日不思念兄长刘备。后来得到刘备的书信,于是立即准备辞别曹操去投刘备。因走得匆忙,再加上曹操为了挽留关羽故意回避他,所以不曾从曹操那里讨得通行的公文。所以一路上处处遇阻,于是才有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那么到底过的是哪五关,斩的是哪六将呢?1、第一关,东岭关。第一将,孔秀。关羽护

  • 有点冤枉朱棣了,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江山也是坐不长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朱允炆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让人慨叹。概叹之余,不免有人会想,当初朱棣不造反,没有把朱允炆拉下来,明朝的江山会不会更好,会不会比朱棣的江山更好呢?(强势的朱棣)不过,这种假设只能想象一下,其实,我个人感觉,朱棣就算不造反,大约朱允炆的江山也是坐不长的。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直接绕过儿

  • 秦王政如何处置李信——李信率20万秦军伐楚,遭遇秦国少有的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王

    秦王政二十年,燕国太子姬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未遂。险些遇害的秦王,目眩良久,心空阴翳。虽然荆轲已在宫殿内被乱剑杀死,但秦王仍觉得胸有块垒,气闷于心,不仅对荆轲的尸体施以车裂,而且命令大将王翦统领秦军进攻燕国,追杀幕后指使者姬丹。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青年将军李信率领数千轻骑兵,冲锋陷阵,穷追猛打姬丹军队,

  • 大北窑清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墓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爱新觉罗·多铎

    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墓位于朝阳区国贸桥西北,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的位置。朝阳区人民政府网站《第三十编文物》(发布于2009年,大约是朝阳志的一部分)记载:位于大北窑的豫王坟有两座,墓主分别为豫通亲王多铎和第二辈豫王多尼。1985年拆除多铎墓兴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多尼墓遗址建有光华路第一小学。看

  • 乾隆妃子:豫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豫妃,清朝

    豫妃,(1730年2月12日-1774年1月31日)博尔济吉特氏,寨桑根敦女,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入宫,封为多贵人,时年二十七岁。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晋封为豫嫔。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十日,晋封为豫妃。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初四行册封礼。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年四十五岁。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葬纯

  • 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早年随同兄长努尔哈赤出外谋生,后来又投奔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坚毅顽强、勇猛善战的品格。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舒尔哈齐晋封贝勒,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成为第二号人物。后来,谋

  • 皇帝派此人出使外国,几个月后回国禀报:我把这个国家灭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中国历来讲究以和为贵,于是就有了外交使臣,背负着使命出使外国,加强两国友好往来。不过,在唐朝,唐太宗派此一个使臣出使外国,得来的结果却迥然不同。因为几个月后,使臣回国禀报:我把这个国家给灭了!为何一场出使会变成征战,此人是谁,可以灭掉一个国家?这个人,名叫王玄策。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在643年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