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湖口一战中,胡林翼感到痛心的是什么?

湖口一战中,胡林翼感到痛心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19 更新时间:2023/12/9 5:54:41

湖口一战,便是新水营的初试啼声。此后,在湘军水师被分割且遭击溃的情况下,水营在长江之上重新取得优势。从九江到武昌,几乎处处都有太平军的战船。胡林翼的号令出不了三十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水上交通断绝的缘故石达开重建水营,曾国藩和胡林翼也要再铸水师,双方在造船和训练方面展开了全面竞赛,但是新水营的一招一式其实都是根据湘军模仿而来,有时架子看着是够了,内功却还是不足,所以很快就被湘军水师反超上来。在前期的江上作战中,太平军水营已多次遭到败绩。为保存实力,韦俊便采取了一种游击战打法,即先将船只收缩到岸边,依托于城上的炮火掩护,使得湘军战船难以靠近,然后再乘隙突出,跟对方绕上个两三圈。

这种捉迷藏的游戏,太平军玩得起,胡林翼玩不起,他把杨岳斌找来,定下了火攻之策。杨岳斌军人出身,有心眼偏狭的一面,特别在不肯援救彭玉麟这件事上,曾广受诟病,但胡林翼并没有因此对杨岳斌产生看法,而是继续大加重用,并保举他署理湖北提督。杨岳斌的短处是争胜,长处也是争胜,好钢用在刀刃上,胡林翼就激励他到战场上去获胜。被胡林翼重用的杨岳斌果然积极性高涨。他采办了五十艘大船用于火攻,船上装满硝黄和芦苇,堆起来高达两丈。正接下来还有两个要素一是需要江水大涨。太平军为防止湘军战船靠近,在江上打有木桩,如果水面不涨,火船便无法越过二是需要顺风。跟作战时最好逆风另不同,火攻要的是顺风,这样可以缩短时间,因为反正是同归于尽,又不打算原路者返回

1856年5月31日,两个要素都等到了,杨岳斌率敢死队架火船向太平军水营大寨扑去。临行前,他特地告诚众人:“必须靠近大寨才能点火。”杨岳斌这么做,是要把火攻的效能发挥到极致,以免太平军提前防范,远远进让,但也无形中增加了危险一每只大船只附一只舢板,在火药点起的瞬间,船员必须全部跳上舳板自救。敢死队在砍断太平军施放的木牌、铁链后,火船也离大寨越来越近,杨岳斌下令点火。此时还是深夜,太平军发现时,火船已经迫近。匆促之下,他们急忙开炮,不料火船上已没有人,而且被炮击后船上的火还烧得更旺了。

当天太平军水营遭受了再建以来从未有过的沉重打击,两百多艘能战之船被焚,其中包括很多长龙快蟹。从这以后,太平军水营便一蹶不振,再难有所作为。杨岳斌仍不肯善罢甘休,又沿着长江一路捣过去十天之内,转战千里,九江以上江面被其扫荡一空,从而彻底切断了太平军增援武汉的水上通道。要说胡林翼已经做得挺不错了,可是咸丰并不满意。这种情绪就跟当初僧格林沁包围连镇时一样,你有耐心他没耐心。胡林翼报告说打了胜仗,咸丰都不愿意看:“也不知道你说的到底是真是假朕所知道的,是你至今对攻克武昌都毫无把握!

他怀疑胡林翼是在“空言搪塞”,实质是“无计可施,因此要胡林翼限期攻下武昌,否则就要予以治罪。胡林翼被皇帝给弄急了。自他回援武昌起,为了早点将这座城池攻下,湘军已伤亡了三千余人,光军官就阵亡了百余人,“兵易募而将难求”,如果继续血拼下去,就算拿下武昌,湘军也完蛋了。最让胡林翼感到痛心的是罗泽南的阵亡。在他看来,那是一位集学识、勇敢与廉正于一身的杰出将才,是今后常胜不败的保证,就这样白白战死,简直太冤枉了。胡林翼从史书中请出了两个大腕来给自己做说客。这两个大腕,一个是韩信,另一个是韩信的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似乎名气不大,但他的语录几乎人人皆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韩信是智者,不过他也曾经产生过要不计损失、一心攻城的“失”,李左车自谦为愚者,他给韩信贡献的“得”,就是千万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只会越打越没信心。胡林翼以秦末汉初的这段例子为引喻,直言:野战容易,攻城困难,两千年前就是如此,到现在还是这样,所以皇帝你应该跟韩信学习学习,欣然纳谏才是。咸丰无语了。胡林翼不是僧格林沁,这是一个满腹经纶、能言善辩的人,再扯下去,不知道还要搬出多少个韩信和李左车来教训你。算了,那你就继续磨吧。

标签: 胡林翼清朝

更多文章

  • 岛津久光为什么想超越岛津齐彬 岛津齐彬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日本,公武合体,英国

    岛津久光是萨摩第27代藩主岛津齐兴的第3子,他的生母是岛津齐兴的侧室由罗。岛津齐兴的正室弥姬一直和世子岛津齐彬住在江户城的萨摩藩邸,由罗则是陪在藩主身边的“国御前”,也就是留在萨摩藩的第一夫人。由罗是普通木匠的女儿,但岛津齐兴对她十分宠爱。所谓爱屋及乌,岛津齐兴对自小承欢膝下的岛津久光也很疼爱,远胜

  • 幕末四贤侯之一 江户幕府末期萨摩藩主岛津忠义之父岛津久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江户时代,幕府,公武合体

    岛津久光(1817—1887年)江户幕府末期萨摩藩主岛津忠义之父。岛津齐兴的第五子,岛津齐彬的异母弟。曾与齐彬争夺“家督”,但失败。齐彬死后按其遗训由久光之子忠义继任藩主,久光作为国父掌握实权。1862年(文久2年),久光为实现“公武合体”而率兵进京,一方面利用“寺田屋骚动”镇压尊攘派,一方面侍奉敕

  • 徐达后背生疮,朱元璋前去探望,送去一盘蒸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22岁的徐达听说朱元璋回家乡招募兵士的消息,毅然仗剑从军,投奔朱元璋,他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从此开始。他性格刚毅,于是善于思考,在明朝建立之前,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历经百战,功勋卓著,“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

  • 历史上最忠心的太监,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矩

    他是历史上最忠心的太监,独揽大权却不欺君谋私,至今仍有人祭拜,他就是明朝著名太监陈矩。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陈矩。陈矩因为家境贫寒,年仅9岁时就被净身被送入宫中。陈矩进行完太监的学习后,就被分配到了大太监高忠手下工作。高忠为人正直,政治思

  • 清初著名天文、数学家梅文鼎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梅文鼎

    梅文鼎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3月16日,因自幼聪颖,儿时便随父并塾师罗王宾仰观天象,遂能了解运旋大意,9岁熟五经,通史事,有“神童”之誉,14岁入县学,15岁补博士弟子员(中秀才),以后屡应乡试不第。20岁时结婚,接着祖父与父亲相继去世,在既要养儿育女,又要守孝的日子里,梅文鼎就再也没有时间去

  • 历史上王掞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电视剧里面的一样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雍正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师傅王掞可以说是个悲剧,一生心血倾注在太子身上,可能最初有着政治投机的想法,到最后就是徒劳的想将这个不争气的阿斗扶起来,将来成为一个好皇帝就好了,对于太子拥有着亲情般的感情。结果太子还是两立两废彻底出局。康熙驾崩之际,王掞敏锐的感觉到原是太子一党的老四应该会是皇位继承人。所以帮

  • 载振访英受到了什么待遇?英国为什么要刻意怠慢载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载振,清朝

    1902年夏天,超长待机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终于熬来了自己的加冕典礼。清政府闻讯后打算派庆亲王奕劻任特使前往英国观礼祝贺,但奕劻称自己年事已高,车马劳顿恐有不便就上疏朝廷,请求派自己的儿子载振替自己前往。其实,这位很会捞钱的铁帽子王意在培养载振,让他抓住机会在中外政界要人里前多刷刷存在感。如他所愿,

  • 载澜为什么会被发配?竟然过起神仙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载澜,清朝

    清代的流放、发配,是仅次于杀头的重刑,许多被流放者在流放地充军或服苦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几乎永无出头之日。但凡事都有特例。晚清这位辅国公虽遭流放发配,但在流放地依旧过着奢华生活,享受神仙般待遇,令人目瞪口呆。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载澜。史料介绍中,他是清代皇家宗室,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的第三子,奕

  • 毓崇跟溥仪是什么关系?他的生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毓崇,清朝

    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逊位,自此被称为清逊帝,而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于不大不小的紫禁城里依然以皇帝自居,身边侍从大臣如常。爱新觉罗家族自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统治中国已有268余年时间,历经十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皇帝数),繁衍的子嗣后代更是无数,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并非是咸丰帝的一支,往

  • 舒妃:乾隆帝之妃,纳兰明珠的曾孙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舒妃,清朝

    舒妃(1728-1777) 叶赫那拉氏,乾隆帝之妃。她是侍郎纳兰永寿的女儿。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出身较高,家世显赫。舒妃生于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十三岁时入宫为贵人,同年十一月,册封为舒嫔。乾隆十四年四月晋舒妃。乾隆十六年舒妃在二十四岁时生皇十子,但早殇。她本人于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逝世,享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