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并非落弱无能

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并非落弱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75 更新时间:2024/1/16 5:06:53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网络配图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网络配图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

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

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网络配图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所以,谁又能说他懦弱呢?一切只是因为他身体太差了!不然大唐的天下才不会被武周窃取呢。

标签: 唐高宗

更多文章

  • 李显听闻武则天的使者要来 为何吓得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显

    韦氏生的明艳动人,而李显当太子的时候,她就成为了太子妃。后来,唐朝皇帝李治得重疾驾鹤西去,李显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一国之君,韦氏也如愿成了一国之母,新帝刚登基,就对他的岳父加官进爵,这给了想独揽大权的武则天一个良机,武则天以此大作文章,来了个废帝,把李显贬立为王,又立了一个新皇帝,李旦。这样一来,韦氏就

  • 三国的隐藏高手:武力都堪比吕布却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布

    《三国演义》有三绝,一呢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勇绝吕布,各个人物都深入人心。而《三国演义》里那一场场精彩的猛将PK,也让无数后人不为之热血沸腾,关于三国猛将的武力值排名,也一直让后人争论不休,俗话便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的说法,虽然这说法除了吕布排第一没有争议之外,其他

  • 色迷心窍?汉成帝为讨好宠妃曾两次处死幼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成帝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12位皇帝,刘骜在位期间,生活荒淫,鸿嘉元年(前20年),汉成帝在富平侯张放的陪同下,身着便装,“微行”出游,跑到闹市区去寻欢作乐,竟遇到了绝代美女,那就是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后许皇后被废,立赵飞燕为后,而这赵氏姐妹却不能生育,因此他们不许别的妃嫔生育。就疯狂摧残宫人,甚至变态到“生

  • 梁山英雄好色排行榜:第五名隐藏的最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英雄好汉,铁骨铮铮,他们胆大包天,敢作敢为,武艺高强,杀人如麻,烧杀抢夺无所不为。他们似乎将好汉与好色视作水火不相容,面对女人的诱惑毫不动心,甚至没有半点欲望,真不知道他们如何调节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平衡。他们中许多人一生未婚,比如武松、李逵、鲁知深、燕青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打垮匈奴捍卫边疆领土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蒙恬

    成龙的穿越电影《神话》,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金喜善和穿越回秦朝化身蒙毅将军的考古学家成龙,经历了一场旷世情缘。如今再看这部剧,满满的童年回忆啊。那么他的历史原型是谁呢?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齐国人,就是我的老家,今山东省蒙阴县,蒙恬出生于一个军旅世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威震

  • 明成祖朱棣为了一个外国女子竟活剐3000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靠着造他侄子朱允炆的反当上皇帝的,当然,造反并非他的本意,怪只怪他那个侄子赶尽杀绝,想要搞死他,他无奈只有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夺取了皇位。朱棣即位后,每天为了工作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据《明史》记载,朱棣每天天不亮就去上朝,午餐和大臣们一起,边吃边讨论工作,晚上

  • 崇祯皇帝那么勤政 为什么明朝最后还是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

    1644年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海棠树,然后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树上上吊自杀了。这个上吊自杀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死得非常狼狈,据说当时他披散着头发,穿着蓝色的衣服,左脚光

  • 为什么商鞅变法成功了张居正改革最终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中国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变革运动,两者有很多相似处:改革背景都是国家面临严重困境,改革手段都是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土地赋税制度,改革目的都是富国强兵,挽救国家命运。甚至改革的核心人物张居正和商鞅也很类似,两人都是旷世大才,聪明绝顶、雷厉风行而不合于俗,并且两人最终下场都是悲剧,商

  • 慈禧当场扒去珍妃的衣服进行杖刑 所为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

    慈禧愤怒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平日里喜欢的珍妃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所以一气之下,决定从严办理,当场扒去珍妃的衣服进行杖刑,珍妃被打得遍体鳞伤。宫里曾裁减后宫的用度,每人的俸禄越发少了。而珍妃显然是花惯了钱的,裁减后,她的花销根本不够用,亏空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光绪会拿自己的俸禄周济一下珍妃,但因为光绪

  • 为什么说宋朝的武将赵匡胤当之无愧排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

    有人说,宋朝的武将,赵匡胤排第一,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认为当之无愧。为什么?看看赵匡胤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经历的烽火战争,以普通军官出身的他,一条盘龙棍打下四百座军州,其机智、勇敢、善战的战绩,丝毫也不逊色于狄青、岳飞、韩世忠等人,确实可以称为当时最强悍的武将。网络配图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叫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