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为了一个外国女子竟活剐3000宫女?

明成祖朱棣为了一个外国女子竟活剐3000宫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2/27 9:06:59

明成祖朱棣,是靠着造他侄子朱允炆的反当上皇帝的,当然,造反并非他的本意,怪只怪他那个侄子赶尽杀绝,想要搞死他,他无奈只有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夺取了皇位。

朱棣即位后,每天为了工作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据《明史》记载,朱棣每天天不亮就去上朝,午餐和大臣们一起,边吃边讨论工作,晚上还要工作到很晚,常半夜还在和大臣们商讨国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勤勉有为的好皇帝,到了棒子的史书里,却成了昏庸残暴的暴君。

网络配图

据《朝鲜实录》记载,朱棣曾经为了他的一个妃子大开杀戒,凌迟处死了3000名宫女。根据他们的记载,朱棣的大老婆皇后去世后,朱棣一直没有再立皇后,当时有一位从朝鲜来的美女,叫权贤妃,深得朱棣的喜爱,后来朱棣外出征战,回来后才发现权贤妃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朱棣还为此很悲痛,掉了很多眼泪。

网络配图

后来有人举报,说权贤妃是被吕妃串通银匠用砒霜下毒害死的。朱棣听后勃然大怒,立刻将吕妃和银匠,连同吕妃宫中所有的宫女太监全都下令处死。

举报吕妃的这个人,是一位朝鲜商贾的女儿,史书称“贾吕”。之后的永乐十八年,又有人告发,称贾吕、鱼氏和太监私通(即与太监结为名义上的伴侣),朱棣这下子怒不可遏,贾吕、鱼氏因恐惧,上吊自杀了。

朱棣开始审问贾吕的宫女,最终越查越严重,到了最后受牵连的竟有3000多名宫女。朱棣将这些人定罪为“意图谋反”,下令全部凌迟处死。一个宫女在被行刑前,对朱棣大喊,“你年老体衰,还不允许我们和宦者相悦吗”,被朱棣当场用刀捅死。

网络配图

这段记载在棒子所著的《朝鲜实录》里写的很详细,然而诡异的是,在中国的史料里,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任相关记载。史学界有个原则叫“孤证不立”,再仔细一想,处死3000宫女,放在当时该是多大的阵仗,更何况凌迟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都会的,就算全京城有10个人会,每天处死1人,也得300天才能全部处死。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没有走漏一点风声,恐怕着实说不过去。

因此,毫无疑问,这又是棒子在黑我们了。想想也是,明朝时虽然朝鲜已经归顺,但内心多少还是不情不愿的,打仗又打不过,只能在史书里将大明朝统治者悄悄丑化一番了。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那么勤政 为什么明朝最后还是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

    1644年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海棠树,然后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树上上吊自杀了。这个上吊自杀的中年人就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皇帝死得非常狼狈,据说当时他披散着头发,穿着蓝色的衣服,左脚光

  • 为什么商鞅变法成功了张居正改革最终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中国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变革运动,两者有很多相似处:改革背景都是国家面临严重困境,改革手段都是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土地赋税制度,改革目的都是富国强兵,挽救国家命运。甚至改革的核心人物张居正和商鞅也很类似,两人都是旷世大才,聪明绝顶、雷厉风行而不合于俗,并且两人最终下场都是悲剧,商

  • 慈禧当场扒去珍妃的衣服进行杖刑 所为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

    慈禧愤怒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平日里喜欢的珍妃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所以一气之下,决定从严办理,当场扒去珍妃的衣服进行杖刑,珍妃被打得遍体鳞伤。宫里曾裁减后宫的用度,每人的俸禄越发少了。而珍妃显然是花惯了钱的,裁减后,她的花销根本不够用,亏空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光绪会拿自己的俸禄周济一下珍妃,但因为光绪

  • 为什么说宋朝的武将赵匡胤当之无愧排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

    有人说,宋朝的武将,赵匡胤排第一,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认为当之无愧。为什么?看看赵匡胤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经历的烽火战争,以普通军官出身的他,一条盘龙棍打下四百座军州,其机智、勇敢、善战的战绩,丝毫也不逊色于狄青、岳飞、韩世忠等人,确实可以称为当时最强悍的武将。网络配图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叫赵

  • 如果楚霸王项羽没有自杀历史会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

    刘邦项羽争天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项羽最终战败,自刎乌江,更是传奇中的传奇。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叹息,认为项羽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所以最终没有回江东图谋东山再起,而是选择了自尽。更有甚者认为项羽这是懦夫的表现。项羽回江东还能东山再起吗?乌江自刎,是懦夫的表现吗?自刎乌江之前,项羽在垓

  • 爱江山也爱美人: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哪三类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

    既然武则天是个英雄,怎么就让这十二年光阴稀里糊涂地荒废过去了?我想,要分析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欢心,先得分析一下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

  • 刘备与孙尚香结婚多年为何一直没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孙尚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说的就是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总是能够算计过他。要说小编心中最喜欢的桥段就是周瑜那“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计谋,貌美年轻的孙尚香被当成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时年已经48岁的刘备,可以说是白菜被猪拱了也不为过,可这也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这白菜到底有

  • 唐高宗为什么被称“昏懦”:后世史学家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为何被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

  • 乾隆与和珅的关系:和珅竟是贵妃转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和珅

    乾隆则处处袒护和珅,让他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直到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去抄和珅的家,以白绫赐死。对乾隆这位一代英主为什么会特别宠幸贪佞的和珅,历来有很多说法,一说乾隆和和珅间有暧昧的同性恋关系,和珅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非常俊美,传说君臣两人常在御书房里同榻而眠;最少御史钱沣就曾经公开指责和珅办公的

  • 醇亲王不想让儿子当皇帝 只是因为他害怕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醇亲王

    醇亲王奕譞是咸丰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光绪皇帝才能入了慈禧太后的法眼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可是醇亲王并不感到这是天大的好事,而是立刻瘫倒在地,伏地大哭,哭晕过去被抬回家。然后醇亲王要求退休,不再担任一切职务,给慈禧太后上折子,自己贬低自己说:“为天地容一虚靡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