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是谁?五星上将布莱德雷生平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是谁?五星上将布莱德雷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3/12/27 11:39:09

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获陆军少尉衔。1918-1924年先后在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和西点军校任教,后在步兵学校、指挥和参谋学校进修。1934年毕业于华盛顿陆军作战学院。1939-1943年先后任作战部助理部长、步兵学校校长、第28装甲师师长、第二兵团司令兼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战地顾问,曾参加北非战役、西西里战役。1944年任第1军军长,1945年升陆军上将,同年任第12集团军司令,曾在法、比、荷、卢、德作战,1945-1947年任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局长。1948-1949年任陆军参谋长。1950年升陆军五星上将。1949-1953年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1年5月在国会就侵朝战争作证时,说道:“假如按照麦克阿瑟的战略计划,把在朝鲜的战争延伸到轰炸中国满洲和封锁中国海岸,那将会是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1981年4月8日逝世。著有《一个士兵的故事》一个人生平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Omar Nelson

Bradley,1893-1981),1893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克拉克的教师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因家境清贫而成为铁路机修工。

1911年布莱德雷于考入西点军校,牢记校训“责任、荣誉、国家”,经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系统的化学习。四年以后。布莱德雷从西点毕业,赴美国西北部服役。1920年9月,调任西点军校数学教官,开始浏览并研究军事历史和军事人物传记。1924年春晋升为少校。

1924年9月,布莱德雷获准进入本宁堡步兵学校深造一年,着重学习“运动战”战术利陆军武器的使用。毕业之后赴驻夏威夷的第27步兵团任营长,后调国民警卫队夏威夷卫戍区任职,1928年9月,布莱德雷奉命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深造,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了良好的思想方法,谋划战争和驾驭战争的能力得到提高。1929年9月,布莱德雷调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战术系教官。次年,布莱德雷被马歇尔任命为兵器系主任,成为马歇尔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助手之一。在步兵学校任教4年之后,布莱德雷考入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34年,布莱德雷被分配到西点军校战术系任教官。1936年7月,晋升为中校。1938年,布莱德雷调到陆军参谋部任职。

1941年2月.布莱德雷奉命出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兼驻地指挥官,由中校越级晋升为准将。除全面主持步校工作外,布莱德雷设立预备军官学校进行速成培训,以适应大规模扩军对增加基层军官的要求,组建并训练坦克部队和空降部队,以提高陆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同年12月,布莱德雷调任正在重组的第82步兵师师长,晋升为少将。他邀请有名的约克中土前来演讲、阅兵,让新兵了解该师历史,鼓舞士气;实施严格的体育锻炼计划,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次年6月,布莱德雷改任第28国民警卫师师长,任内使该师成为训练有素的部队。

1943年2月,布莱德雷接到晋升为美国第10军军长的任职命令的同时,被马歇尔派往北非,充任艾森豪威尔的“耳目”。3月6日,巴顿出任美国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则被任命为第2军副军长。3月17日,突尼斯战役开始,第2军担负助攻任务。4月15日,布莱德雷升任军长,全面指挥第2军的作战行动。5月7日,布莱德雷就率部攻入比塞大。5月13日,北非的德意军队全部被歼,布莱德雷则奉命前往阿尔及尔协助巴顿拟制西西里作战计划。6月,布莱德雷晋升为中将。7月10日凌晨,布莱德雷率第2军在巴顿指挥的美国第7集团军编成内参加西西里战役(代号赫斯基)。根据蒙哥马利制订的作战计划,美军取消了在巴勒莫附近的登陆行动。布莱德雷指挥第1步兵师进攻杰拉,第45国民警卫师攻击斯科格利蒂。在登陆获得成功并击退守军的反击之后,布莱德雷部抵达北部的主要公路,而英军受阻于卡塔尼亚。此时,美军可望迅速北部海岸推进,既可包抄墨西拿,又可减轻英军压力。但是,由于蒙哥马利作梗,布莱德雷部奉命将该公路让给英军使用,布莱德雷意识到此举将使美军失去有利的作战条件,降低美军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向巴顿指山之后仍忠实地执行命令。在巴顿擅自驱使临时军突向巴勒莫的同时,布莱德雷率部穿越高山险阻,继续北进。1943年7月23日,布莱德雷部攻抵特尔米尼-伊梅雷泽海岸和佩特拉里亚,遗憾的是仍未能截住从巴勒莫撤出的德军。该部迅速将进攻锋芒转向墨西拿,实施特洛伊纳进攻战。8月,布莱德雷和巴顿先后在圣阿加塔和布罗洛实施“蛙跳”两栖围攻。1943年8月17日,美军和英军先后进入墨西拿,轴心国军队大部撤回意大利本土,西西里战役结束。

1944年1月,布莱德雷被艾森豪威尔正式任命为第1集团军群司令。6月6日凌晨,“霸”作战开始。在空降部队降落和海空军火力突击之后,布莱德雷在英国第21集团军群编成内指挥美国第l集团军在奥马哈和犹他海滩登陆成功。7月1日,美军攻占瑟堡港和科唐坦半岛。7月25日,布莱德雷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之后开始实施因气候不佳而推迟的“眼镜蛇”战役。7月30日,美军突破阿弗朗什的德军防线,共俘虏德军2万,胜利结束该役。

8月1日,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组成美国第12集团军群,兵力近40万,布菜德雷任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以第8军横扫布列塔尼半岛,其各军则沿卡昂-勒芒一线展开,准备向巴黎挺进,对诺曼底德军实施远距离迂回包围。就在此时,德军向莫尔坦发起反攻,企图进而夺取阿弗朗什。布莱德雷发现德军这个最大的战术错误为盟军围歼诺曼底地区的德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遂改变原定计划,组织实施法莱斯围歼战(英加军推进到法莱斯并越过阿尔让当,莫尔坦美军顶住德军的反攻,进攻勒芒的美军则往北折向阿尔让当)。8月l

9日,盟军包围德军约12个师。由于协同方面存在的问题,盟军击毙德军1万,俘虏5万,约有4万德军突围成功。此次战役使德军无法沿塞纳河设置防线。1944年8月25日,盟军进抵塞纳河,布莱德雷指挥下的美军和法军一道解放法国首都巴黎。解放巴黎之后,布莱德雷指挥美军快速向前推进,攻占兰斯、夏隆、凡尔登、那慕尔和列日等地,进抵齐格菲防线(即“西部壁垒”)。1944年10月2日,美军对亚琛实施两翼包围,2l日占领亚琛。但是,由于德军加强抵抗,摧毁港口和盟军缺乏汽油等补给物资,此时盟军被迫停止进攻,等待后勤补给。布莱德雷在1944年9月22日盟军最高司令部作战会议上提出的计划于1944年10月18日被艾森豪威尔采纳,即以第12集团军群为主,兵分两路突击莱茵河:布莱德雷以一部从亚琛出发,向科隆和波恩进攻,以一部通过萨尔,向法兰克福挺进,尔后共同北上,包围鲁尔区;蒙哥马利则在肃清斯凯尔德湾残敌之后,从奈悔根向东南突击,直指鲁尔区。1944年11月8日,布莱德雷开始实施上述汁划,但进展并不顺利。

1944年12月16日,德军集中约24个师的兵力、1000架飞机,向阿登山区发动反攻,重创霍奇斯部。布莱德雷对德军在阿登发动反攻的可能性是估计不足的。次日,布莱德雷与艾森豪威尔等人在分析德军的攻势之后,明确了盟军当前的主要仟务:①顶住从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山区的德军,②控制位于西去的咽喉要道上的圣维特和巴斯托尼,③沿马斯河岸组织抵抗,德军的攻势使布莱德雷设在卢森堡的前进司令部受到严重威胁,艾森豪威尔也催促前进司令部退驻凡尔登。布莱德雷唯恐此举动摇军心而予以拒绝。1944年12月8日,布莱德雷果断命令霍奇斯部掉头南下,巴顿部则转而北上,迎击德军。22日,巴顿开始发动进攻,由南向北打击德军突出部。23日,盟军开始对德军实施猛烈的空中突击。为了争取英军的支援,艾森豪威尔将布莱德雷所辖的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临时转隶蒙哥马利。但是,蒙哥马利直到1945年1月才发起进攻。

1945年1月31日,盟军在乌法利兹会师,收复突出部,将德军赶回初始防线。在阿登战役中,盟军以伤亡7.7万的代价,使德军伤亡12万。

根据艾森蒙威尔在1945年3月21日命令,布莱德雷全面组织实施“低调”和“航行”作战计划,率部渡过莱茵河,向法兰克福推进,尔后全力挺进卡塞尔。盟国最后击败纳粹德国的计划是在莱茵贝格会议上提出的:美国第9集团军和第l集团军以南北夹击之势围歼鲁尔区的德军,尔后在帕德博思-卡塞尔地区会师,此后,布莱德雷将指挥第1集团军、第3集团军和第9集团车从卡塞尔发动大规模进攻,穿过德国中部,直抵易北河畔,与苏军隔岸相对;蒙哥马利部掩护北翼,向北挺进,渡过易北河,直抵丹麦边境;德弗斯掩护南翼,向东南推进,直抵奥地利。这项主要由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共同提出的计划、被人称为“布莱德雷计划”。

1945年3月28日.布莱德雷指挥实施该项计划。4月1日,英军攻占帕德博恩并完成对鲁尔区德军的合围。4月4日,第12集团军群的部队全部归建,共5个集团军(美国第l、3、5、9、15集团军),兵力约130万,这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集团军群。布菜德雷为了接近指挥,将集团军群司令部迁到德国的威斯巴登。4月18日,被围德军约32万投降。西线德军总司令莫德尔开枪自杀。在此之前,4月6日,布莱德雷即下令继续挥戈东进,从卡塞尔到易北河,长驱120英里,各集团军的目标分别为莱比锡、易北河对岸桥头堡和穆尔德河。4月13日,易北河德军防线被全线突破。布莱德雷立即准备实施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阻止德军向阿尔卑斯山和挪威逃窜。为此,他命令巴顿部继续向东南推进,直抵林茨和多瑙河,而掩护巴顿右翼的德弗斯部则穿过纽伦堡和慕尼黑向东挺进。4月15日,盟军发起进攻德国的最后总攻。4月26日,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正式会师。5月7日,纳粹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布莱德雷出任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

1947年11月,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9年8月,布莱德雷升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不久又兼任北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及其常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9月,布莱德雷晋升为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任内参与策划并组织指挥朝鲜战争。

1981年4月8日,布莱德雷在纽约因脑血栓发作逝世,6天之后,“空军1号”把布莱德雷送往华盛顿。他最终安息在阿灵顿无名英雄墓,享年88岁。主要著作有《一个军人的故事》。

更多文章

  •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是谁?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巴顿,布莱德雷,麦克阿瑟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美国海军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一,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

  • “本末倒置”背后曲沃代晋,历时多久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曲沃代晋

    末倒置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一) 桐叶封弟的典故公元前1042年,周都镐京。偌大的宫殿中,两个小孩子在做游戏。大孩子拾起一片梧桐叶,撕成圭形(圭:礼器,多为玉制,常用于祭祀

  • 康熙早已册立胤礽为皇太子,为何还会形成“九子夺嫡”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正是这一时期。那么清朝为什么会出现史上激烈的皇位之争呢?这与清朝的祖制有关。当年,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两立太子,结果一位被自己杀死(褚英),一位被自己废掉

  • 朝鲜废妃尹氏是怎么死的?引起了怎样的腥风血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废妃尹氏,朝鲜

    废妃尹氏(폐비윤씨,1445年-1482年),朝鲜成宗的第一继妃,本籍咸安尹氏,尹起畎之女。尹氏出身於贫穷的两班家庭,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捡择」,因为容姿美丽而得到成宗宠爱,封为淑仪。1474年成宗元配恭惠王后死,在1476年生下长子燕山君后,淑仪尹氏在多人包括成宗生母仁粹大妃的反对

  • 出身没落的皇上生母尹氏,为什么因为宫斗惨遭废妃还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废妃尹氏,朝鲜

    废妃尹氏( )出身于贫穷的两班家庭,是判封常寺事尹起畝的女儿,母亲是高灵申氏,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拣择”。在1473年3月19日被册封为从2品的淑仪。根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尹氏入宫后因朴素温和的性情得到了成宗的宠爱。当时王室之中有三位大妃(),即贞熹王后、安顺王后和昭惠王后,当时

  • 沈惟敬是如何忽悠小西行长?为什么要忽悠小西行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小西行长,日本

    沈惟敬是明朝嘉靖年间生人,做过当时平倭的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和当代著名狂生才子徐渭徐文长是同事,后来万历年间就开始跟人一起炼金制丹,忽悠人玩。虽然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胜在见多识广,胆大包天。诸君切记,身为忽悠,不在乎学识高低,不在于思维高度,就在上述八个字,见多识广,胆大包天。日本刚刚经历战国,丰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帐下十大猛将 征服世界的大业离不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伟业,除了与自身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10大将领。一、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

  • 太田道灌:被少年怼到无言以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田道灌,日本

    创建日本东京的太田道灌,被一个二十岁的少年怼到无言以对一提到日本战国,最热门的就是战国三杰,也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三个人都曾经是战国时期呼风唤雨的人物,相关的故事也很多,也最为人津津乐道。其实,在战国三杰还没出生之前,乱世天下就已经很热闹了,而且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人也都知道,能力远远

  • 十河一存:日本大名,绰号“鬼十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十河一存,日本

    十河一存(天文元年(1532年)—永禄4年3月18日(1561年4月2日)?),日本战国时代武将,三好氏一门众,又名长正、之虎,官称左卫门尉、民部大辅、赞岐守。阿波国领主三好元长的第四个儿子,三好长庆、三好义贤、安宅冬康的弟弟,野口冬长之兄。幼名又四郎,初名长正。正室是公卿九条稙通之女。奉长兄长庆之

  • 十河一存参加了哪些战役?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河一存,日本

    赞岐的传统守护代集团对于因十河家的飞跃而被夺去既得利益的现实心怀怨恨,但长尾之战后的几次失利,又使他们认识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将政策的重心偏向对外寻求援助。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花样,早在永正年间大内义兴拥戴足利义稙上洛时,赞岐豪族们就竞相献媚以求取支持,确实对十河氏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今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