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埃提乌斯参与了哪些战役?最后是怎么死的

埃提乌斯参与了哪些战役?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16 更新时间:2024/1/29 7:56:39

公元5世纪的西罗马帝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就在不久前,永恒之城罗马刚刚被哥特人毁于一旦,整个意大利都生灵涂地、民不聊生。就在这绝望之际,一位枭雄在这片大地上脱颖而出,他拥有旷世之才,将蛮族玩弄于股掌之间,连上帝之鞭阿提拉都沦为他的手下败将,但却因皇帝的猜疑而死于非命。他到最后,依然没能实现复兴罗马的大业。他就是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的埃提乌斯。

埃提乌斯浮雕

一、枭雄埃提乌斯

埃提乌斯,是一个罗马人与达尔人的混血,公元418年,埃提乌斯作为罗马方面的质子来到了匈人的庭(匈人方面的质子是阿提拉)。埃提乌斯由此获得了和匈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不仅虚心学习匈人的语言和化,而且和匈人中的实权人物都打得火热,他和阿提拉,则更是彼此敬佩的好友,正因为和匈人密切的关系,他才能多次借用匈人军队巩固自己的权力。

公元425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去世,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遂派军队扶植自己中意的人选瓦伦提尼安开赴罗马继承帝位。与此同时,要求皇位的还有西罗马的一位将军约翰。埃提乌斯看准这一罗马动荡的机会,遂率领一支多达6万人的匈人军队进军意大利,帮助约翰夺取帝位。但是无奈约翰实在太过废物,在埃提乌斯到达前,他就已经一败涂地,但是埃提乌斯并没有打道回府,而是灵机一动,转而瓦伦提尼安效忠。

晚期罗马军队

新上任的皇帝初登帝位,还没有建立稳固的统治,而埃提乌斯又拥有庞大的军队,皇帝无奈,只好接受了效忠,并给予埃提乌斯高卢行省骑兵总督的职务,并让他统率帝国的军队,埃提乌斯由此借着匈人的支持成为了西罗马执掌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

二、玩弄“蛮族”于股掌之间

埃提乌斯掌握军政大权后,立即开始整顿西罗马帝国境内的秩序。他先是率领军队镇压了由破产的农民和土匪组成的巴高达起义军,之后又率领军队马不停蹄的去对抗西哥特人。在这场战役中,埃提乌斯的罗马军团从正面抵挡西哥特人,而他的匈人盟友则从侧后杀出,西哥特人在两面夹击下大败,被迫向埃提乌斯称臣。

匈人军队

之后,一支叫勃艮第的蛮族越过了莱茵河,入侵了高卢,埃提乌斯闻讯立即联系匈人一起对勃艮第人展开了围杀。在罗马军队和匈人的围杀下,勃艮第人全军覆没,有2万人战死沙场。残的勃艮第人不得不逃向高卢东南部。这场战役震动了所有的蛮族,他证明虽然此时的西罗马帝国病入膏肓,但依然是欧洲最有实力的强权之一。

埃提乌斯依靠匈人击败其他蛮族,但他同样明白,匈人也是帝国巨大的威胁,因此,在利用匈人打击蛮族的同时,他也在不断挑拨匈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由此将匈人扩的矛头引向西罗马帝国之外。尤其在阿提拉成为匈王之后,埃提乌斯更是加大了挑唆,在他的鼓动下,阿提拉不断入侵富庶的东罗马帝国,并对东罗马皇帝进行敲诈勒索。对于埃提乌斯来讲,将阿提拉引向东罗马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做法,第一个好处自然是转移匈人扩张的矛头,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借机削弱东罗马帝国的力量。东罗马皇帝对于埃提乌斯在西部的独断专行一直颇有微词,现在阿提拉大兵压境,东罗马再也无力干预西罗马的政局,埃提乌斯由此可以大权独揽。

匈王阿提拉

在埃提乌斯的操控下,近15年的时间里,阿提拉都未想过威胁西罗马帝国,不仅没有威胁,反而多次派兵帮助埃提乌斯剿灭叛乱,打击其他蛮族。另一方面,支持阿提拉也让埃提乌斯收获颇丰,一方面阿提拉的强大会不断削弱东罗马,另一方面阿提拉在仿照罗马人的样子建立王国后,一直努力防止境内蛮族的外逃,当然阿提拉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自己国家税源和兵源的丧失,但是却间接为西罗马续了命。这些本可以逃到西罗马为非作歹的蛮族被阿提拉死死锁在了莱茵河以北。埃提乌斯比任人都明白,再可恶的强权也胜过无政府无秩序,阿提拉虽然残暴,但尚且可以预估管束,如果阿提拉真完了,无人管束的蛮族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入西罗马,到时就算他有天大的能耐也会无力回天。匈人帝国就这样与西罗马维持了十几年的和平,但是450年,形势发生了逆转。

君士坦丁堡城墙

三、沙隆会战——击败“上帝之鞭”阿提拉

公元450年,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去世,狄奥多西的继承者马利基安一上任便取消了对匈人每年的贡奉。他将东部与萨珊波斯战斗的主力部队调往巴尔干半岛,并加强君士坦丁堡的防务。在君士坦丁堡高大的城墙面前,阿提拉无计可施,随即撤离了巴尔干半岛。但是,对于匈人帝国来讲,抢掠一直是维持帝国运转的必备因素,东罗马现在抢不得,萨珊波斯又离得太远,阿提拉思来想去,能抢的只有老朋友埃提乌斯和西罗马了。要想维持部下的忠诚,他只能背信弃义,向埃提乌斯发难。

沙隆会战

很快,他找到了入侵的由头,公元451年,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的妹妹霍诺莉娅不愿遵从哥哥安排的包办婚姻,他不但逃避了婚约,而且还写信给阿提拉表示自己愿意嫁给他。阿提拉因而大喜,遂以赶赴婚约为由要求西罗马帝国交出一半领土作为嫁妆上供给自己。埃提乌斯当然不会答应这种无理要求。他随即联系了昔日的仇人西哥特人和其他小部落,告诉他们如果西罗马倒下,他们也无法善终,最终,高卢的蛮族加入了埃提乌斯的盟军。

此时的阿提拉正在围攻城市奥尔良,由于缺乏攻城器械,一直久攻不下,最终,阿提拉放弃围城转而迎战埃提乌斯。轰轰烈烈的沙隆会战由此开始。阿提拉方面,匈人骑兵居于中央,东哥特人居于左翼,其他蛮族居于右翼,埃提乌斯方面,中间是最弱的乌合的部落杂军,左翼是西罗马军队,右翼则是西哥特军队。战役开始后,埃提乌斯占得先机,先占领了一个山头对阿提拉形成居高临下之势,阿提拉没有示弱,直接冲了上去。渐渐,西罗马军队击溃了阿提拉的右翼,而西哥特方面由于国王战死在悲愤之余士气大,西哥特王子托蒙德遂率领西哥特铁甲骑兵大败东哥特人并迂回到阿提拉的侧后,而在右翼,西罗马军队的投射力量也让匈人骑兵纷纷倒地,在两面夹击之下,阿提拉大败。传闻这场战役双方死伤极为惨重,西罗马史官海达提乌斯认为此战双方的伤亡达30万,东哥特史学家约达尼斯则认为伤亡了16.5万,即使是现代史学界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双方参战人数接近20万,死伤则在5万左右。

西哥特铁甲骑兵

战役失败后,匈人大营被埃提乌斯团团包围,此时的阿提拉相当绝望,他甚至准备好了火堆准备在埃提乌斯发起进攻时入火自杀。但是埃提乌斯并没有发起总攻,一方面是托蒙德打算及早回家争夺王位,另一方面,埃提乌斯认为让阿提拉活着可以更好制衡其他蛮族,杀死阿提拉或许可以解一时之恨,但却让其他蛮族失去了控制,让他活着更符合帝国的利益。

埃提乌斯没有发起总攻而是撤走了军队,阿提拉灰溜溜的逃回了匈牙利。

四、自毁长城——被皇帝暗算的埃提乌斯

阿提拉失败后,于453年重整旗鼓,再次入侵西罗马,但是此时的意大利瘟疫横行,埃提乌斯出于防疫的考虑在城中龟缩不出,阿提拉的军队只能在意大利饱受瘟疫之苦。之后,阿提拉来到了罗马城下(此时西罗马的都城在拉文纳),但是却被罗马教皇劝离了罗马,虽然基督徒将其视为上帝的奇迹,但实际上是教皇让阿提拉明白再待在意大利,他的军队只会被瘟疫拖垮。另一方面,阿提拉也得知东罗马入侵了自己的老巢匈牙利,为了保住老家再加上瘟疫横行,阿提拉不得已放弃了入侵。

阿提拉帝国

之后不久,阿提拉突然在婚礼上鼻孔流血而亡,原因不明,他死后,匈人帝国立即土崩瓦解,阿提拉的儿子们纷纷在内战和与其他蛮族的战争中死去。而他的小儿子伊拉纳克则被东罗马捕杀,头颅被挂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示众。匈人帝国在兴盛了短短三十余年后就灰飞烟灭了。

阿提拉虽然表面上被称为“上帝之鞭”,但其实一直被埃提乌斯玩弄于股掌之间,对于蛮族来讲,他是上帝之鞭,但对于西罗马,他所做的贡献远远大于他所造成的损失。就算是东罗马,也从未将阿提拉视作大的威胁,东罗马曾贡奉给阿提拉的礼金为2100磅黄金,而当年帝国的收入则达27万5000磅黄金,不足当年税收的1%。就像《新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奥唐奈说的:“历史上很少有像阿提拉那样实际上无足轻重,但又如此为今人津津乐道的人物。”阿提拉,自始至终,都是埃提乌斯的一枚棋子而已。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

虽然为西罗马立下如此汗马功劳,但埃提乌斯并没有获得相配的荣耀,在埃提乌斯汇报军务的时候,皇帝伙同一伙士兵谋杀了埃提乌斯。这位旷世奇才没有死在蛮族的刀下,却死在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罗马手里。他不明白,皇帝是绝不会允许他一个拥有蛮族血统的人掌控军队的,408年,罗马人可以杀死同样为蛮族身份的名将斯提里科,他们照样可以在埃提乌斯身上故技重施。但皇帝也没有得意多久,他很快在一次阅兵中被埃提乌斯的手下谋杀,他或许忘了,就算名义上掌握了兵权,但士兵们忠于的依然是埃提乌斯,而不是他。

之后,埃提乌斯的老乡汪达尔人再一次洗劫了罗马,而在476年,蛮族雇佣军废黜了西罗马皇帝,宣告了帝国的灭亡。没有了埃提乌斯的守护,西罗马帝国再也无法续命了。埃提乌斯虽然只有一半罗马血统,但他却比当时的罗马人都无愧于“最后的罗马人”这一称号。

标签: 埃提乌斯罗马阿提拉

更多文章

  •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是谁?五星上将布莱德雷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巴顿,麦克阿瑟

    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获陆军少尉衔。1918-1924年先后在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和西点军校任教,后在步兵学校、指挥和参谋学校进修。1934年毕业于华盛顿陆军作战学院。1939-1943年先后任作战部助理部长、步兵学校校长、第28装甲师师长、第二兵团司令兼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战地顾问,曾参加北非战役

  •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是谁?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巴顿,布莱德雷,麦克阿瑟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美国海军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一,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

  • “本末倒置”背后曲沃代晋,历时多久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曲沃代晋

    末倒置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一) 桐叶封弟的典故公元前1042年,周都镐京。偌大的宫殿中,两个小孩子在做游戏。大孩子拾起一片梧桐叶,撕成圭形(圭:礼器,多为玉制,常用于祭祀

  • 康熙早已册立胤礽为皇太子,为何还会形成“九子夺嫡”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正是这一时期。那么清朝为什么会出现史上激烈的皇位之争呢?这与清朝的祖制有关。当年,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两立太子,结果一位被自己杀死(褚英),一位被自己废掉

  • 朝鲜废妃尹氏是怎么死的?引起了怎样的腥风血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废妃尹氏,朝鲜

    废妃尹氏(폐비윤씨,1445年-1482年),朝鲜成宗的第一继妃,本籍咸安尹氏,尹起畎之女。尹氏出身於贫穷的两班家庭,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捡择」,因为容姿美丽而得到成宗宠爱,封为淑仪。1474年成宗元配恭惠王后死,在1476年生下长子燕山君后,淑仪尹氏在多人包括成宗生母仁粹大妃的反对

  • 出身没落的皇上生母尹氏,为什么因为宫斗惨遭废妃还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废妃尹氏,朝鲜

    废妃尹氏( )出身于贫穷的两班家庭,是判封常寺事尹起畝的女儿,母亲是高灵申氏,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拣择”。在1473年3月19日被册封为从2品的淑仪。根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尹氏入宫后因朴素温和的性情得到了成宗的宠爱。当时王室之中有三位大妃(),即贞熹王后、安顺王后和昭惠王后,当时

  • 沈惟敬是如何忽悠小西行长?为什么要忽悠小西行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小西行长,日本

    沈惟敬是明朝嘉靖年间生人,做过当时平倭的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和当代著名狂生才子徐渭徐文长是同事,后来万历年间就开始跟人一起炼金制丹,忽悠人玩。虽然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胜在见多识广,胆大包天。诸君切记,身为忽悠,不在乎学识高低,不在于思维高度,就在上述八个字,见多识广,胆大包天。日本刚刚经历战国,丰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帐下十大猛将 征服世界的大业离不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伟业,除了与自身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10大将领。一、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

  • 太田道灌:被少年怼到无言以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田道灌,日本

    创建日本东京的太田道灌,被一个二十岁的少年怼到无言以对一提到日本战国,最热门的就是战国三杰,也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三个人都曾经是战国时期呼风唤雨的人物,相关的故事也很多,也最为人津津乐道。其实,在战国三杰还没出生之前,乱世天下就已经很热闹了,而且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人也都知道,能力远远

  • 十河一存:日本大名,绰号“鬼十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十河一存,日本

    十河一存(天文元年(1532年)—永禄4年3月18日(1561年4月2日)?),日本战国时代武将,三好氏一门众,又名长正、之虎,官称左卫门尉、民部大辅、赞岐守。阿波国领主三好元长的第四个儿子,三好长庆、三好义贤、安宅冬康的弟弟,野口冬长之兄。幼名又四郎,初名长正。正室是公卿九条稙通之女。奉长兄长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