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的政治智慧,看看他为什么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卫青的政治智慧,看看他为什么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1/24 5:00:24

卫青的主子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熊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刘彻也极其独断专行,他不理会制度,所谓“中朝",直接越级施政,根本不把大臣放在眼里。

汉武大帝剧照

对他有用的人,他破格重用,犯了他的忌讳的,就毫不手软地予以诛杀,这可从他喜欢杀丞相一事,获得印证。

按道理说,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应该是所有大臣们抢着干的。刘彻统治时期则是例外,因为保不准什么时候会掉脑袋。

《汉武大帝》丞相窦婴田蚡剧照

有一次,刘彻指定大臣公孙贺为臣相,公孙贺居然吓得频频叩首。哭着不敢接印,也难怪公孙贺会害怕,他之前的4个丞相中,3个都被杀了,就连一向谨小慎微的石奋,也数度遭到谴责。

可是不干也得干,在皇帝的威权下,公孙贺不得不接下这份恐惧的差事,结果,没多久,他全家就被灭族了。这种刻薄寡恩的主子,卫青不过是名武将,地位又在丞相之下,但麻烦的是,他有将才,又手握重兵,相对于那些被杀的大臣,他的结局实在令人担忧。

《汉武大帝》剧照

然而精于二把手哲学的卫青,不仅从容地逃过大劫,还无灾无难地以富贵终老—生。有一年,卫青率大军出击匈奴,右将军苏建以数千之兵和匈奴数万之众发生遭遇战。

《汉武大帝》卫青剧照

在斩敌万数之众后,汉军也全军覆没,只有苏建一人逃回。卫青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处置苏建。有人建议:杀苏建以立军威。但也有人反对,说苏建以寡故众,奋力作战,虽士卒伤亡殆尽,但仍然拒降回营,如果杀了苏建,就等于暗示后人,打了败仗就投降敌人,別回来了,所以不能杀。

《汉武大帝》卫青、平阳公主剧照

卫青听了两方面的意见后,当场裁决:"我受皇上任命,所以能在军中为国效力,不必担心没有尊严,但作为一个人臣、部属,我却不能擅自专权,在国境之外诛杀将领。正确的做法应是:把他送到天子面前,让天子亲自裁夺,也可借此显示,做人臣的不敢专权恣纵,这不很好吗?”

《大汉贤后卫子夫》卫青与卫子夫剧照

回师后,刘彻赦免了苏建,把他废为庶人,从此也更加宠信卫青;而苏建对卫青的不杀之恩,更是感激不已光从卫青这次处置苏建的手腕,就可以看出卫青的政治智慧,以及他为什么可以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了。

标签: 卫青刘彻

更多文章

  • 秦国为什么能够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原因居然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秦始皇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建立者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连同原大骆之族所居

  • 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还原一个真实的一代名将徐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坚,曹操

    徐荣的人物介绍徐荣,东汉末年早期的优秀统帅,曾经打败过曹操和孙坚。徐荣是辽东襄平人(辽宁辽阳)。虽然在《资治通鉴》中认为他是玄菟郡(今辽宁抚顺)人。但在《三国志·公孙度传》里,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内容,“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也就是说公孙度和徐荣是老乡,而

  • 明知道张辽和李典不和,为什么曹操还是要将他们放在一起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操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只得退回到了北方,刚到手不久的荆州也几乎被刘备和孙权瓜分。在曹操无暇顾及南方的时候孙权准备抓住这个时机蚕食曹操的地盘,这就有了后来的合肥之战。合肥是曹魏防御东吴的重镇,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事先就对合肥的防守作了安排。曹操将张辽、李典和乐进三员大将放在了合肥,张辽、李典和乐进这三人都是当时

  • 曾国藩手握三十万雄兵,不敢造反,只因为这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左宗棠,曾国藩

    在古代,拥兵自重的人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被皇帝杀掉。二是自立为王。前者代表人物如吴三桂,后者代表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赵匡胤黄袍加身,曾国藩选择了第三条路。曾国藩众所周知,在对太平天国的作战中,曾国藩的作用不可估量,可以说扶大厦之将倾,亦由此有了晚清中兴名将之称。在同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次战争后——攻

  • 和珅被杀的真正原因不是贪腐,而是另有原因,看完这个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和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有着史上第一贪官之称的和珅,家中搜出来的资产有好几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几年的财政收入,却很大程度上并非因此而死,着实值得让人玩味。《清仁宗睿皇帝实录》里记录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大部分却是一些看起来无关痛痒的小事:譬如,当乾隆皇帝册立嘉庆皇帝颙琰为皇太子时,和珅先期呈给颙琰如意

  • 此人为清朝王爷,曾经打败英法联军,是咸丰皇帝最为依仗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咸丰

    清朝实行八旗制度,但其实他们并非只有八个旗,而是有二十四个旗,由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组成。到清朝中后期,虽然满八旗、汉八旗的战斗力已经很差,但蒙古八旗依然强劲,他们还在一位清朝王爷的率领下,曾打败英法联军,但也创造了一段耻辱的历史!这位清朝王爷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姓博尔济吉

  • 朱元璋在位时大肆屠杀功臣,却偏偏放过了这个人,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论屠杀功臣,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明朝的开国元勋,除了汤和等少数人,皆不得善终。而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蓝玉等人,更是全家被杀,子孙无存。有时,朱元璋杀功臣甚至不辩亲疏,连其亲侄子朱文正也不能幸免,而其外甥李文忠的死,据说也和朱元璋有关。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在诸多功臣中,有一个人却躲过了朱元

  • 道光皇帝那么节省,为什么最后还是丧权辱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道光

    道光皇帝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在历史上绝找不出第二人。可有人会说,作为一个皇帝,富有四海,即便国家经济再不好,宫廷的基本花销还是有的,况且,道光帝的节俭有些过了,似有“作秀”之嫌疑。衣服打补丁,一顿只吃四个菜,甚至嫌鸡蛋太贵也不舍得吃,这是很多人对道光帝节俭最直接的印象。其实,道光皇帝不仅在吃穿上面非常

  • 此人的能力不在五子良将之下,却遭曹操猜忌,被夺去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手下有五员大将,他们分别是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和徐晃。陈寿在作《三国志》的时候特意将这五人并列为一传,并且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便是五子良将的由来。然而仔细阅读五子良将的传记我们会发现,在这面其实还特意提到了另一个人,这个人虽然不是五子良将的成员但在最后被陈寿所提及

  • 一对六旬老夫妇竟生下三个孩子,他们的后代灭亡了辽国和北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金

    “打东边来了个白胡子老头,能说会道消灾解愁。”这个顺口溜是我瞎编的,但是在南北朝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女真各部落真迎来了一位老头。老头六十多岁了,名叫函普,从东边的高丽施施然而来,并且最终成了一代部落首领。女真在周朝时称为肃慎,汉晋时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称为靺鞨,辽朝时才称为女真。函普